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护理干预及研究现状论文_石纠纠,汪屏,陈敏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护理干预及研究现状论文_石纠纠,汪屏,陈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九中心医院心内科 湖南衡阳 421001)

【关键词】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用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02-02

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在未服用任何药物前,收缩压>139mmHg以上,收缩压>89mmHg以上的称为高血压病;它的病因多而复杂,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上升,而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70%的人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存在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普遍现象[1],因此积极防治老年高血压,已成为提高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和降低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任务[2]。

1.降压药物的种类

1.1 利尿剂

利尿剂是最有价值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它是从排钠和减低血容量着手,其副作用如低钾、糖耐量降低、室性早搏和阳萎多见于大剂量(每天50~100mg双氢克尿噻和氯噻酮),所以应小剂量使用:每日剂量<25mg,以减少不良反应而仍然保持疗效,特别是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如: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速尿等。

1.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安全、廉价、有效,可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或与利尿剂、二氯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α阻滞剂联合应用;它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使用于老年高血压病同时有冠心病心绞痛且心率偏快、心衰等,但它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周围血管病、心脏传导阻滞者不宜常规使用[3];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

1.3 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延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蛋白尿患者肾脏病变的进程。但是它主要不良反应:干咳,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极为罕见但可能致死的血管性水肿;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西拉普利,雷米普利。

1.4 钙拮抗剂

它有效降低血压,且耐受性好。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有预防中风的效益。最好使用长效钙拮抗剂而避免使用短效制剂。特别推荐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它的副作用是:心动过速、潮红、踝部水肿和便秘(维拉帕米);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索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1.5 血管紧张素Ⅱ(ATII)受体拮抗剂

它是最新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与ACE抑制剂相同的特点,几乎没有副作用,与ACE抑制剂相比的最大优点:无咳嗽;如:氯沙坦50~100mg,每天1次;缬沙坦:80~160mg,每天1次;伊贝沙坦:150~300mg,每天1次。

1.6 α阻滞剂

α阻滞剂安全、有效的降低血压。对伴有血脂异常或糖耐量异常者较为适宜,它主要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老年患者,故必须测量立位血压;迄今尚无关于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影响的资料;如: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2.用药护理

2.1 初次服药

患者第一次服用某种降压药或更换新药时,于机体的一时不适,可能会产生心慌、头晕等不适,故应服药后卧床休息,症状持续未减轻者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2 间断用药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忘服、漏服、少服、多服”,故护士应监督患者服药,定时发配或提醒方式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4],还可为老年人制定一个服药记录本,记录服药名称、时间,避免漏服和重服[5]。

2.3 服药的最佳时间

人体血压有一定的节律性,一天中血压在夜间(凌晨2时)最低.上午6~10时,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故降压药宜在晨起定时服用[1];有研究显示与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物相比,夜间服药在不降低降压疗效的同时,可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6]。

2.4 服药的依从性

因高血压是终生性疾病,一般老年患者缺乏健康保健意识,病情症状稍有好转或怕麻烦,从而不能坚持长期服药或擅自停药[7],或者是因记忆力减退,导致漏服或忘服现象,因此在治疗时,一定要坚持有效的原则,才能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8];还有一部分老年患者因药物价格昂贵,而老年患者的经济收入较低,在需服用价格高的药品时,患者不能承受,特别是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达标率离期望值很远[9],从而无法按医嘱用药;因此护士一定做好患者的宣教,强调服药的重要性,并建议医生竟可能使用经济、实惠、降压疗效好的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服药的注意事项

3.1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1)老年患者食用降压药物后,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患者要做到四步起床法,防止低血压的发生:第一步先平卧30s,第二步缓慢坐起30s,第三步双脚下垂床边坐30s,第四步缓慢行走;(2)使用温度过高的水进行洗脸、漱口、冲凉,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因此要告知患者水温不能超过60°,为防止老年患者出现缺氧等情况发生,洗浴时间超过30min;(3)患者因年龄大、血压高且又服用降压药,应缓排便,取坐姿,勿过于用力,大便完毕后站起时动作要缓慢以防止血压及脑供血的改变;(4)告知患者及家属生活起居应注意:①定时就寝,保证充足的睡眠;②注意保暖,冬季室温最好维持在15℃左右;③穿着要宽松;④居住环境应安静,尽量避免噪声和干扰[10]。

3.2 清淡饮食

饮食与老年人及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老年患者不管是否服用降压药,都应食用低盐低脂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进食缓慢,不暴饮暴食;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动物性蛋白,多吃含钾、钙高的食物;如:植物性蛋白(豆类及豆制品)、蔬菜、水果类;忌饮料、浓茶同降压药一起服用,如可乐含有的咖啡因可在一段时间内使血压升高[11];但可多饮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辅助药物降低血压,如果患有心衰的病人应减少水的摄入。

3.3 戒烟限酒

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应戒烟限酒,烟酒可引起大动脉病变,加速大动脉硬化,被列为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2]。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它可以使人的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刺激心脏,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的负担;还可以使血液中脂肪类物质增加,而更加促进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发展[13]。长期及过量饮酒会损伤动脉壁,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压升高,难以控制,但可少量的饮用低度的啤酒和葡萄酒,它可扩大血管,活血通络。

3.3 观察血压的变化

老年患者确诊为高血压病后在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应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者进行白昼和夜昼各时间段血压的测定,它需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实施并作记录,测量频次为每30min/一次,要求患者右臂佩戴,在测量过程中上肢保持静止和放松,不可随意移动袖带[14]。患者家中也应备好血压计(以水银柱血压计为宜,既便宜测量又准确),教会患者及家属血压的测量,可方便随时观察用药后患者血压的情况。

3.4 休息与活动

有部分患者认为在服降压药物期间,不应运动以免不能达到降压的效果,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老年患者在服用降压的情况下是可适当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如行走、跑步、游泳、气功、太极拳、跳舞等,但运动量要适度,不要在短时间内大运动量地锻炼.以免发生意外[15]。也应限制娱乐,如下棋、打牌要限时,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激动;患者如出现头痛、头昏、耳鸣等情况或血压明显升高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待血压平稳、症状消失后方可下床活动。

3.5 确保睡眠质量

在使用药物的前提下,我们还应改善病房环境,光线不宜过强,病房温度和湿度适宜,病房保持安静,所有治疗集中到一起,避免打扰患者休息,老年患者本身睡眠质量比年轻人差,因此夜间护士巡视病房应放轻脚步,以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如睡前不宜过度运动、长时间看电视等[16],可告知患者睡前喝温牛奶、听轻音乐、泡脚等帮助患者入睡;有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潜伏期显著减少,睡眠时间显著增加。因此,通过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睡眠质量,进而达到降压和稳定血压的效果[17]。

3.6 保持情绪稳定

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会存在对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因此需增强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积极鼓励患者的家属以及亲友给予其情感上的关爱与安慰,在住院期间给予悉心照料,同时经济上给予一定扶持[18],从而减轻患者的不良负担;大多数老年高血压病人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首先部分病人有焦虑、恐惧心理的存在, 相当一部分病人还会出现高度精神紧张,护士因针对患者的负面心理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恐惧,遇事要冷静、沉着,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向家人、朋友或者医务人员倾诉[19]。

综上所述,虽然高血压是终生疾病,但通过护理干预,使老年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血压波动,使血压达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最终降低总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立春.门诊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指导[J].中外医疗,2011,02(6):83.

[2]孙萍.谈高血压病及药物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8):146-147.

[3]杨敏,范茂丹,周磊.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及用药指导[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8):749-750.

[4]王爱贞.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101-102.

[5]张小林.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616-618.

[6]韩俊平,郭艺芳,薛春光,白晓谊,张保敏,刘坤申.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用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68-69.

[7]张红群.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贵州医药,2011,35(10):955.

[8]刘滨娜.谈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43.

[9]鲍艳江,郭雪微,刘东云,刘素珀,任骏,张连波,宋志鑫,张彩红,高永莉,马丽娟,郭茂林,鲍双.北京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血压控制情况调查[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1):54-56.

[10]陈希萍,潘杰,李子萍,杜妙清,黄婷婷.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5):1223-1225.

[11]何娟.调整饮食结构防治高血压的探讨[J].健康之路,2014,13(5):208-209.

[12]胡丽娟,韩丽蓉,成少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1):115-116.

[13]王建琴.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227-228.

[14]周心燕.提高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1918-1919.

[15]何连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07-108.

[16]王淑文.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66-67.

[17]祝亚玲.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与护理方法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9):1978.

[18]彭俊秋,耿东霞.术前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687-689.

[19]王柳英.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496-3497.

论文作者:石纠纠,汪屏,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护理干预及研究现状论文_石纠纠,汪屏,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