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设计分析论文_丁龙华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设计分析论文_丁龙华

(阿坝州金川县高级中学,四川省 阿坝州 624100)

摘要: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作出概述,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具体策略,首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把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要合理设计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还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数学是高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在高考中占据较高的分值。在新课程标准逐步实施的背景下,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还需要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与逻辑思维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课堂教学设计作出合理的优化与创新,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更好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向学生情感、能力、素质以及价值观培养的转变[1]。在这一要求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水平对于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结合最新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应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案例与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观察,解决数学问题,并充分掌握概念,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现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策略

(一)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在开展教学设计之前,需要深入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同时要合理把握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认知能力。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学业质量水平一是高中毕业要求,水平二为高考要求,水平三为自主招生要求,上述要求为教学设计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新的教学内容可以参考水平一,在进行复习时主要参考水平二,水平三则主要针对于准备参加自主招生学生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时只有合理把握上述要求,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这一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的初级目标应制定为“使学生准确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方法,并把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对系数均为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进行归纳总结。

(二)合理设计问题

问题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提出某些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这一教学方式时,问题的设计十分关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也必须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目标。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要注重问题的逻辑性,所设计的问题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关系,并能让学生对问题中的逻辑关系作出准确把握,从而锻炼学生的的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函数的零点”教学中,可以按照顺序分别设计以下问题:首先让学生观察以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以及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x2-2x-3=0与y=x2-2x-3;x2-2x+1=0与y=x2-2x+1;x2-2x+3=0与y=x2-2x+3。而后提出问题“f(x)=x3+x2+1在区间(-2,1)上是否存在零点”以及“如函数f(x)符合f(a)·f(b)<0,那么y=f(x)是否只存在1个零点”。上述问题的逻辑关系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相符。第二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使问题逐步深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二面角定义”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分别设计以下问题:“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度量方法,并转换成平面角”、“线面直线所成角的度量方法,并转换成平面角”、“二面角的度量方法并转换成平面角”,让学生从多角度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三)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情境具体包括现实情境与数学情境等。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一种相对直观和具体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充分把握所学知识点。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首先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并能够体现出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当中,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情境:“某处建设工地中堆放有一堆钢管,最上层的钢管有4根,从上往下每层多一根,钢管总共有6层,求出钢管的总数。”这一情境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看到过这种情况,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引发思考。而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就能够发现问题的实质是求出4+5+6+7+8+9=39。此后通过引入“梯形倒置”与“首尾配对”的方法,最终推导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n(a1+an)/2[2]。

(四)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的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以外,还包括导学案和多媒体资源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综合利用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

1.有效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可以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重点知识讲解与课后复习等许多教学环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需要合理制定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制定上,首先要保证教学目标明确,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具有较强的层次性,需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行设计,与学生思考问题的规律相一致。还要在导学案中设计总结基础知识点的部分,具体可以采用填空和选择等形式,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2.充分利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也逐渐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制作课件与教学视频,提升教学质量。进行课件与视频制作时,要在准确把握教材要点的同时参考多方面的资料,比如可以从网上下载符合教学安排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结论:

新课程背景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满足新课程要求,就要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制定有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与情境的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与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彩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J].才智,2019(27):92-93.

[2]王志灵.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74-75.

作者简介:丁龙华(1984.07-),男,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人,民族:回族,职称:中教二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论文作者:丁龙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设计分析论文_丁龙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