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肾功能的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赵存焕,张丽叶 董林君

云南昆钢医院?云南 安宁650302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肾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B组的降低幅度大于A组(P<0.05);B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后48周B组CR和eGFR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关键词 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肾功能

免疫抑制治疗和抗病毒是治疗CHB的主要方法,长期抑制乙肝病毒(HBV)的发作,阻止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逐步改善恢复肝功能是治疗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抗病毒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但是部分药物可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因而长期使用抗病毒类药物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1]。本次研究着重探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对患者肾功能所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5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8.1±1.2)岁。B组5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38.5±1.6)岁。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ADV),10mg/次;B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ETV),0.5mg/次。两组均口服1次/d,连续治疗48周。

1.3观察指标[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V-DNA水平及治疗后的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复常率;血清肌酐(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HBV-D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B组的降低幅度大于A组(P<0.05)。治疗后B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统计结果见表1。

3讨论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是目前临床采用的主要方法,常见核苷酸类抗病毒包括拉夫米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需要长期服用以达到控制乙肝病毒的疗效,而部分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有一定的肾毒性,长期使用可造成剂量依赖型近曲小管的线粒体损伤,影响到碘吸收,引起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导致肾功能损伤[3]。HBV-DNA水平及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复常率是临床检测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而血清肌酐(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是判定肾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HBV-DNA水降低幅度及HBV-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后48周后B组的CR和eGFR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同为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与阿德福韦酯相比较,恩替卡韦对HBV-DNA的抑制作用更强,改善肝功能的效果更为显著,对肾功能的损害程度更低,在满足抗病毒治疗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更为有效的保护肾脏安全,应当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优先选择药品。

参考文献

[1]冯霞,刘贵章,赵登蕴,等. 核苷酸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对肾功能的影响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4):4636-4638.

[2]余晓阳,赵守松.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经治慢性乙肝患者肾功能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11):968-972.

[3]翟学敏.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两种抗病毒方案的疗效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J]. 慢性病学杂志,2016,17(7):809-810+813.

[4]陈雪霞. 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15,30(6):725-728.

论文作者:赵存焕,张丽叶 董林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肾功能的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赵存焕,张丽叶 董林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