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论文_孙嘉宝1,刘艳艳2,孙惠斌2

电力生产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论文_孙嘉宝1,刘艳艳2,孙惠斌2

1.安徽理工大学电气19-2;2.国网临泉县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电力生产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应用于保持电厂稳定、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力生产起到控制、优化、发展的作用,是代表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技术力量与重要产物。本文就电力生产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

引言

电力是当今的主要供给能源之一,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与前提。电气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建立在安全、稳定、高效率运行的基础之上对于电力生产进一步的控制、优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产物。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对整体的设备状态情况进行分析,按照监视状态下的数据与情况按照预先输入的程序进行调整或者优化,让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一直保持高效率,安全、稳定的状态。

1电力生产的概念及要求

1.1电力生产的概念

电力科学是属于物理学科的科学,因此电力对于我们而言是比较抽象比较难以捕捉的,电力的产生和运载以及运用都是以能量的形态出现的,同时电力生产的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同时进行的过程,也就是如果电力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电力对于我国甚至全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其发展和运用的研究,以满足我国巨大的用电需求。

1.2电力生产与电力安全

电力生产是一种系统化的、综合化的过程,促使电力生产、传输、分配、使用与转换都处于同一能量之下完成的,也可以说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因此一旦其中任何一个步骤中断或者出现问题,就必然会打断生产的全过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指的是将通过收集与整理电力生产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并对投入电力生产的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并且依据监视的状态的情况与测量的数据根据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促使电力生产的全过程都能获得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行。电力安全作为电力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同样作为电力企业一直以来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旦在电力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大面积的、大范围的伤害。对于电力生产的设备也有非常严重的损坏。不仅会导致电力生产所有设备遭受破坏,部分用户与企业出现停电事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就会致使整个电力的生产被迫叫停,从而影响到一片区域内的供电障碍,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国民经济来说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常说电力安全是保障电力生产的基础与前提,是提高电力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防范手段。

1.3能源符合标准

电力能源有三项基本标准:频率、电压、波形。电力生产产品与其他任何产品都是一样的,必须要符合基本的质量标准。频率是三项基本标准中要求最严格的一项,频率的允许波动范围是50±0.2Hz,且必须时时刻刻都保持平稳。负荷是随时在进行变化的,需要电力的供给随时根据其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电压是保证电气正常运行的基本标准之一,其允许变动的范围一般都是额定电压的15%左右,电压稳定的关键部位在于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供需平衡。发电机发出的波形一般都是正弦波,因为各种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在设计的时候都是按照正弦波的标准来进行设计的,在一般情况下,用户接收到的电压波形也是正弦波,假如用户接收到的波形不是正弦波,那么对于电器的使用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降低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定义、优势现状

2.1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定义

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产物,该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目前该技术被应用于各种领域,该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来达到对电力生产数据更加精确细致以及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该技术会对生产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自动的进行分析,与以往的电力生产过程相比,此技术减少了人工处理,实现了对劳务资源的大幅度节约,让整个电力系统保持持续高效的运作状态,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2.2电力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2.1集中式的处理方式易于管理

自动化技术是将整个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管理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前进行操作即可,不需要再在运行设备处分别处理,减少处理时间,同时,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系统反应的数据来进行合理设定相关运行设备,达到一定的优化目的。集中式的技术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转化强电信号与弱电信号,在空接点与直流信号下,模拟电气量与开关量在硬接线缆下,与DSC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相连接,由此来发挥DCS系统监控电气设备的功能。

2.2.2分层式技术

分层式技术主要应用于3层:通信层、站级监控层与间隔层。其中站级的监控层是构成通信技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对间隔层的数据管理与信息交换功能。分层技术在电子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通过在间隔层上安装控终端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对电厂的综合管理水平。分层技术由于占地面积小,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电力系统装置的独立性、灵敏性与可靠性,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且分层管理还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的优点,使得计算机收集与处理数据时能提高其精准度。

2.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2.3.1实现多机一控

从自动化技术开始在电力生产这里行业运用,其先后经历了机组的更换、技术的更换,从开始的一机一控制,到现在的两机一控,甚至近些年来发展为三机一控、四机一控,这些都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近阶段正在尝试更多的机组采用一台计算机进行控制。

2.3.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才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足与缺点,但是从最开始的零星小系统,到现在的整个辅助车间系统,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与发展。

3对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提出的建议

智能化技术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它可以使劳动力得到极大的解脱,同时可以起到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近年来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二者的结合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对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可以更加的完善电力系统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加大二者结合的技术创新与研究,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一个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与集中化为一体的时代,高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是其最鲜明的特点。电气生产也逐渐趋向于现代化、智能化与自动化,为推动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177-178.

[2]简国伟.试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6(10):39.

[3]林建勋.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258.

[4]李青山.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分析[J].科技风,2017(12):113.

论文作者:孙嘉宝1,刘艳艳2,孙惠斌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电力生产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论文_孙嘉宝1,刘艳艳2,孙惠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