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泪液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干眼的疗效分析论文_杨璐舟(通讯作者),王刚,雷武龙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眼科 四川 巴中 636000)

【摘要】目的: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术后6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为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期为28天。对术后第1天和第28天时BUT和Schirmer’s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60名术后干眼患者在经过治疗28天后,治疗组BUT和Schirmer’s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人工泪液联合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

【关键词】人工泪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干眼;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66-02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8月在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后被检查出有干眼的患者60例,男29人,女31人,共60眼,根据术后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眼,术后按期随访。研究中,所有对象均无斜视、弱视、眼底疾病及全身系统性疾病。所有患者无角膜手术外伤史,无角膜变性,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和胶原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均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术后当日无菌敷料包眼,无需特殊用药。术后第一天开始用药,除常规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之外,治疗组使用玻璃酸钠+普拉洛芬,4次/d;对照组单纯使用玻璃酸钠眼液,4次/d。术后第1天和第28天测量BUT和Schirmer’s试验根据实际数据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内不同时间段之间Schirmer’s试验和BUT结果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在同一时期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结果

2.2 Schirmer’s试验结果比较

2.2.1组间比较

术后第1天Schirmer’s试验组结果均值为9.00±4.56(mm),对照组为9.07±3.81(m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1,P=0.951)。

治疗组术后28天Schirmer’s试验结果均值为9.03±3.17 (mm),对照组为9.27±2.02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40,P=0.735)。

2.2.2组内比较

治疗组:术后28天与术后1周复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254,P=0.800)

对照组:术后28天与术后1周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4,P=0.949)

2.3 BUT比较

2.3.1组间比较

治疗组术后1天BUT均值为4.40±1.22(s),对照组为4.10±1.21(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344)。

治疗组术后28天BUT均值为6.60±2.25s,对照组为4.63±1.30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2,P=0.000)。

2.3.2组内比较

治疗组:术后28天与术后1天复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51, P=0.000)

对照组:术后28天与术后1天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7,P=0.476)

3.讨论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白内障术后可以继发不同程度的干眼,主要由于手术改变了术前角膜表面曲率,眼表光滑程度下降,泪膜稳定性下降;同时,手术切口损伤部分角膜干细胞和结膜杯状细胞,粘蛋白的分泌减少,以及术后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减弱粘蛋白对眼表上皮的粘附能力[2-4]。

本研究中30名患者均存在术后的BUT减少,在术后第1天的测量中均低于正常。此后一个月内分别给予普拉洛芬+玻璃酸钠联合药物和单纯玻璃酸钠治疗,第28天复查,Schirmer’s试验结果在组间和组内均无明显差异,因此白内障手术没有明显影响泪液分泌,考虑微创手术对神经损伤较小,没有对反射性泪液分泌造成影响。BUT试验中,两组术后第1天均有明显的BUT低于正常,持续用药28天后,组间出现了显著差异,使用普拉洛芬+玻璃酸钠组眼表恢复较快,且该组内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原因为非甾体类药物的抗炎作用,能有效改善眼表微环境,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

近期有研究证实,白内障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取得较好效果[5],但由于激素对升眼压的作用明确,我们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同样可以获得治疗效果,且有效减少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减少眼压升高的风险,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4.结论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人工泪液联合能够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的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相比单纯使用人工泪液组具有优越性,可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73-75.

[2]刘祖国,罗丽辉,张振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74-277.

[3]王文玲.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临床研究.2007,15:456-57.

[4]李颖,王从毅,吴利安,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早起临床研究[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5,5(4):677-680.

[5]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with preservative-free versus preserved sodium hyaluronate 0.1% and fluorometholone 0.1% eyedrop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preexisting dry-eye syndrome.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5;41(4):756-763.

论文作者:杨璐舟(通讯作者),王刚,雷武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  ;  ;  ;  ;  ;  ;  ;  

人工泪液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干眼的疗效分析论文_杨璐舟(通讯作者),王刚,雷武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