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贾永美

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贾永美

摘要:本文根据临床工作实际经验积累,谈及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过程中,应用心电图时应注意的多个问题,以提高诊断结果及时性及准确性。具体如下: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诊断;问题

1 超极性损伤期

一般情况之下,在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之后的12~24个小时之内,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过程。该过程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超极性损伤期,第二是充分发展期,第三是慢性稳定期。而在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之前存在的时期即为超级性损伤期,对于这一时期的改变,临床上已经得以充分认识。我医院自从2002年到2019年期间一共收治了83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100例在超级性损伤期出现了漏诊现象,比例大约为30%,而这一结果证明了在超级性损伤期间进行临床诊断时容易出现误诊甚至漏诊等现象,而在这一时期中,心电图主要表示如下:

1.1 ST-T改变

在超极性损伤期内,T波出现高耸现象,而高尖的T波往往出现于 ST段抬高之前, T波高耸现象往往在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之后一天时间内消失,在消失之后会出现多种具有一定差异的急性心肌梗死图形。此时,ST段曲线先斜线升高,之后保持水平,斜线上升进入到T波,与T波融合,加大了T波的宽度。也可以同T波相结合,而形成一个具备更高峰值的T波,所形成的这一图形类似于高血压图形,却有着一定偏差。

1.2 超级性损伤期间异常心电图出现假性改善

在超级性损伤期间,之前状况异常的心电图突然转换正常心电图,同时原有的 ST段先压低之后消失,呈现出急性心肌梗死,之后过渡到Q波及T波倒置之前期间的图形[1]。并逐渐的演变到 ST段升到极限之前的时间段,如果假性改善现象出现于治疗过程中,那么医生及患者本身认为超级性损伤症状已经好转,因此在这一期间容易出现漏诊等问题,为了针对这一问题采取解决措施,对于一些有着冠心病史又患有急性心前区疼痛的患者,医生需要怀疑患者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如果在对患者首次进行检查之后,发现心电图不出现异常状况,或者是在 ST-T改变之后,心电图呈现短期正常现象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

2 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2.1 预激综合征掩盖心肌梗塞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该综合症,那么就会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起始部位,这就会直接的将急性心肌梗死的现象掩盖掉,同时掩盖掉下臂心肌梗死时所出现的异常突破导向。

2.2束支阻滞或分支阻塞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现象

一般情况之下,在右束支阻滞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呈现出来的波形并不存在有影响。此时,虽然说心电图中能够同时显示出这二者,但是有时所出现的右束支阻塞会直接的将后壁梗塞的存在遮掩掉[2]。因为其诊断主要依靠的高R波容易同右束支阻滞相互混淆,一旦出现左束支阻滞时,那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会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表现,而无法有效进行诊断。

如果存在左前分支阻滞时,那么在开始0.02秒之后所出现的向量,会直接的将患者的急性心肌梗塞所呈现出来的异常T波而掩盖掉或是直接改变。同时在出现这一现象后,患者会伴随发生继发性T波改变,所改变的T波的直立部分,会直接将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出现的T波倒置现象掩盖掉,而无法及时发现所出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现象[3]。如果左后分支阻滞间接发生时,那么因为该阻滞现象而呈现的Q波异常会消失,之后在左右分支阻滞现象消失之后,Q波异常现象会再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后壁所残留的心肌延缓激动呈现于心电图上而导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患者的心室之内同时存在两处心肌梗塞现象,如果这两个梗塞现象所处的部位位于正前壁及正后壁阻塞,同时其梗塞范围及深度相一致,那么就会由于这一特性,而导致其引发的初始向量之间的变化直接抵消,使得心电图上所呈现出来的图形接近于正常值,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深刻Q波变化,同时相应的 ST-T波的变化也无法被肉眼可识别。而如果这两处相对应的梗塞的深度及范围不尽相同,那么其心电图上所表现出来的深度及范围相比于实际范围而言较轻。

3 进行动态观察

虽然说在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诊断过程中,其中一项可靠依据在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但是这也并非是特殊的依据,作为一种临床的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如果患者所拍出来的心电图不出现明显的改变现象或是不具备典型性,也不能排除该患者患有心肌梗死症状的可能性。也因此,在使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必须对于患者的心肌梗死现象进行动态观察,多次进行心电图操作,不能够只凭借一次或者两次的结果而得出最终结论。比如说如文中的第一段,如果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极性损伤期中,如果心电图Q波、T波都不出现明显变化,只能够看出心电图的ST段出现倾斜上升或者是T波出现高耸、波长加宽等情况时,还必须对于其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防止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现象。

4 使用特殊心电图改变诊断心肌梗死

在手术室进行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过程中,室性早搏现象开始初始阶段,Q波不应该呈现于心电图中,如果Q波不出现于主波向上的导联中,那么不考虑Q波大小如何,都视为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现象[4]。室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象,必须同时具备有以下三个条件,第1诊断依据必须为面向心脏外膜面的导联,不能够使用面向心腔的导联进行诊断;第二需要伴随出现ST-T波演变情况,第三在实行早搏波形确定时,其主要必须为正向QRS波。

如果患者呈现出来的心电图检查显示T波出现高耸现象,那么此时期就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超级性损伤期的表现。如果心电图的P波出现宽度增大,或是切迹呈现W型或者是M型痕迹时,那么就应当质疑患者是心房梗塞。

一般情况下左冠脉主干病变或是左前降支病变呈现于心电图上多为U波倒置,该现象往往是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过程中,最早期心电图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多出现于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之前的10个小时之内。因此在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之后,心电图图形出现U波倒置现象之后,患者本人及医生需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现象的出现。

综合上文,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过程中,一种最为常用以及具备有现实意义的方式在于使用动态心电图。但是心电图诊断过程中,无论是诊断的及时性、敏感性以及最终结果的准确性等都会有一定限制。在实际临床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会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呈现出的心电图正常,而出现漏诊现象,加深患者病症。因此,本文通过上文分析,尽可能杜绝误诊或者漏诊问题的出现,以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早期诊断工作。

参考文献:

[1]翟晓华. Applic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uring the Super Acute Period%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7, 036(021):188-189,198.

[2]袁建.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3).

[3]杨秀明, 郭勇娟. 心电图aVR导联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 011(006):432-433.

[4]席宏锋. 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运用[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20):2604.

论文作者:贾永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贾永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