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合水建筑工程公司 5285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解决了普通住宅施工中存在的扰民、噪声污染、装修材料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装配式建筑逐渐发展成为当前市场主流。但是,装配式施工也存在着个性化设计、装配式工厂化生产不成熟、社会体系和相关政策、技术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装配式施工技术,加强其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对预制构件控制管理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住宅工程;应用研究
与传统现浇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方便,加工精度高,高质量等优势,因此,这几年被广泛的在建筑业中进行应用和推广。但是在实际工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问题较多,影响其应用效果。本文主要根据装配式工程为案例进行装配式工程特点的说明,并对其施工工序和内外墙板的吊装顺序进行阐述,对预制叠合楼板的工艺流程进行剖析。
1.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工厂对建筑的部分或全部的构件进行预制完成,完工后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将构建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建筑,被称之为预制装配式建筑。通常,由工厂将大部分的构建进行组装完成,然后,利用专业的运输工具,运送到施工的现场进行安装。施工现场要提前预留出钢筋和孔的位置,方便将预制好的构建进行组装,然后用混凝土进行浇灌就可以了。最后组合单独的构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装配式的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使建筑的施工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使整个建筑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使建筑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点
2.1节约资源
我国建筑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钢材和水泥比许多发达国家要多,尤其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硅酸盐材料的消耗。此外,在气体排放方面,建筑所产生的气体占全国气体排放量的25%,给环境带来严重不利影响。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变高能耗建筑的现状。比如,在装配式住宅建筑中采用预制外墙板,减少外墙钢模板用量;采用预制叠合板阳台可以减少阳台模板和脚手架用量。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采用预制构件可以减少现浇作业和外墙保温、抹面作业等。
2.2工期缩短
传统住宅工程建筑施工在进行窗洞处理、防水处理和副框收口作业时一般至少需要花费1~2个月的时间,而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因为在预制外墙板时预留了防腐木砖,在主体结构封顶时可以立即进行外围封闭,所以所需要的时间很短,而且还为提前插入室内砌筑和建筑装饰工程创造条件。传统建筑施工时对外墙装修、抗裂处理等需要花费2~3个月的时间,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可以同时预制保温层和装饰层,所以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此外,装配式建筑楼梯构件施工,提前预留孔洞和安装栏杆埋件,所以可减少施工中有关开洞、埋件安装等工作。
2.3产品质量有保证,渗漏、裂缝等质量通病得到根治
预制装配式住宅楼外墙面板在工厂预制过程中,外墙窗框是在浇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之前就安装在钢模中,浇捣混凝土时框和混凝土很好地啮合在一起,避免渗水缝隙,渗水概率仅为万分之一。此外,由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与板之间留有20~50mm宽的缝隙,能及时释放应力,从而避免由于热胀冷缩、地震、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外墙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已经竣工住宅楼情况来看,预制装配式全装修房创造了集中交付质量缺陷率新低。
3.装配式住宅工程的施工技术
3.1外墙的施工技术
对于装配式住宅的PC外墙的施工而言,施工时必须要严格的依照施工标准进行。设计方案时,已经对水准的标高和水平的标高参数做了统一的规定。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要依据水平标高线,在住宅楼的楼面上粘贴PE棒或是密封条,测量人员利用专业的水平仪,测量PC板的水平线,达到施工标准后,由施工人员慢慢将PC板放下,保持PC板的稳定性,借助经纬仪进行辅助支撑,保证PC板的垂直度,最后固定其他的配件。PC板安装一段时间后,施工人员要将PC板间的缝隙利用PE棒或是密封条进行密封,进行第二层的封堵。采用干性无收缩的防水砂浆对室内部分进行封堵,室外则是用硅酮密封胶进行施工。
3.2外墙节点的防水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技术一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防水效果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寿命及建筑的使用性能。传统的建筑防水是将外部的水流堵在建筑物的外边,使水不流进建筑物内,也就是单纯的堵水。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存在拼接的接缝,这些节点缝很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不能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防水。因此,就防水的方法就应该采用倒水、排水的方法。在设计住宅计时就应该将流入住宅内的水经过排水系统,将水流排除住宅外,避免水流渗透到住宅的内部。在整个住宅建筑的施工中,PC外墙的接缝最为的重要,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材料干缩变形。PC板缝在施工处理前,要进行试验测试。预制装配式的建筑的墙面接缝的密封都要运用高分子密封材料进行施工,采用PE棒进行填充,避免住宅外部的水流进入住宅的内部。在两个墙体间拐角的地方要运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运用干性无收缩的水泥浆对墙体的现浇结构间的缝隙进行封堵,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水流进入住宅的内部。
3.3接缝技术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逐渐的完善下,已经形成一套可靠的技术体系,装配式结构节点部位的施工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其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装配式结构在节点位置的连接技术可以分为干式连接和湿式连接两种。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接缝技术,在选择干式连接技术的时候,需要获取足够的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参数,确保现浇箱梁结构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的是,连接结构所测定的延展性和恢复性,很难满足与混凝土预制框架之间的一致性。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4.1构件质量控制
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要求在进行现场施工之前先预定制作相关构件,在预定制造生产阶段需要对这些工程构件质量、型号以及相关性能指标等进行严格控制。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需要的预制构件,一般要保证能够满足弹性工作状态。因为预制装配的工程构件是组合连接式构件,所以连接部位不能产生较大缝隙,否则将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而导致抗渗性能下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此外,预制装配式构建在施工安装过之后需要有一定抗震能力,构件之间连接处所浇筑的混凝土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绝对不能产生严重裂缝,否则会引起构件抗震能力不足。
4.2吊装施工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关于预制构件吊装施工主要包括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操作,其中,湿式系统预制构件吊装环节包括施工放样,预制柱、梁和楼板吊装等,另外,也包括对外墙、阳台楼梯等吊装。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构件吊装中还需要完成现浇连接工作,主要步骤包括先在墙板上预留出锚筋,然后插入叠合现浇层,将墙板上部和结构体采用现浇方式进行连接,使用铁件和墙板完成墙板上部和结构体的连接,同时,留出滑动空间避免发生突发状况时出现墙板和楼板晃动。干式系统的预制构件吊装流程基本和湿式系统一样,也包括施工放样和预制梁、楼板与阳台板等吊装与现浇程序,此外后期还要进行机电配置、楼板灌浆和结构体施工。
结论
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过程既环保,又节能,不仅设计美观,施工效率也很高效,是现代住宅产业的新型产物,近几年被大家逐渐的认可和推广,因此被运用与建筑业的各个领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缺陷,提高了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因此,政府和有关的部门要加强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研究,鼓励装配式住宅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迎迎,刘子赓,李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研究[J].住宅产业,2017,(5).
[2]何国俊,杨小荣.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7,48(16):106.
[3]廖绮玲.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07.
论文作者:叶一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建筑论文; 住宅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外墙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