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经济思想与发展战略_新经济论文

韩国新经济思想与发展战略_新经济论文

韩国新经济思想及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思想论文,经济论文,韩国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急速变化,韩国过去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再能推动经济的继续增长。为了支持韩国的成长必须发掘新的动力。在新的环境中,私人经济机构的自愿加入和创新将成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1993年成为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政府领导政权下的发展机制向民主政权下的新机制转变。为适应这个重要的转变,需要在许多领域里进行机构改革,包括在行政、财政、金融领域的改革,目的在于减少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的控制。

一、韩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从1962年韩国开始实行经济发展计划直到1988年,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7%。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1989年韩国的GNP排在第15位,贸易额排在第12位,在亚洲所通称的“四小龙”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人均GNP从1961年的82美元上升至1988年的4127美元,工业结构方面的也取得显著改进。制造业部门在GDP中的比重从1962年的14.4%上升至1988年的32.5%,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也从1962年的28.6%上升至1988年的60.5%。到8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初期所出现的长期的高通货膨胀得到很大的控制。1986年,贸易从长期的逆差转为顺差,从1986年到1988年的3年中总计顺差达286亿美元。在过去30年中,韩国经济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大量优质劳动力和低成本的外资及技术的有效结合。

但是,从1989年开始,韩国经济开始显示出衰退的迹象。尽管在1989~1991年期间,增长率保持为8.2%,但1992年急剧下降至4.7%,这是1980年以来的最低点。1992年的下半年,增长率再次降低,只有3.0%。制造业部门的衰退更加严重,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也损失惨重。这一时期国内市场开始过热,建筑业和服务业尤为如此,而超前消费方式导致了1990~1991年间消费物价指数将近10%的增长。1990年贸易又出现逆差,1991年达到87亿美元。

尽管1992年通货膨胀率和贸易逆差有所下降,但韩国经济仍然面临一些重大问题:经济增长的严重不景气、出口制成品竞争力的低下和它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

导致上述困难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80年代后期政府推行的政治民主化带来了社会冲突,工资增长大大超过了生产率的增长。被压抑的需求爆发出来,用于满足社会各阶层增加福利的要求的财政支出增加。许多公共项目如核电厂的改进和高速公路的兴修等都受影响。韩国已成为发达国家这一错觉使企业家和工人放松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导致韩国经济困难的原因还有:

(1)对出口的高度依赖

众所周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起飞,依靠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韩国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韩国的高速增长是由“出口膨胀”引发,并由出口工业的快速增长来维持的。许多韩国工业是在“出口第一”的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而出口地区又过分依重美国。1989年美国取消了对“四小”的普惠制待遇,1992年又限制韩国家电、纺织品等13种商品的进口。加之9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普遍经济不景气,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都给韩国经济带来极大冲击。

(2)集中化的产业模式

韩国产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产业高度集中和大公司化。大公司的迅速成长使韩国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出口,但也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大、小企业间造成了一个大缺口,大公司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动力弱化,而小企业的发展机会却相应地受到压制。韩国工业的发展与其说是借助新生企业,不如说是通过现有企业的发展。这一模式已稳定地持续了30多年。韩国经济的增长可以说是建立在少数大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在短期内,这一现象难有改变。

(3)产业空心化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韩国经济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工业、制造业大量外移,中国等邻近的低工资发展中国家都为投资者的理想选择。国内的高工资、低经济增长、市场饱和等种种原因,使制造商深感无利可图,由此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投资海外的热潮。国内,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生产指数偏低,经济主要依赖建筑业支撑。出现建筑业独热,其他行业不景气的局面。与此同时,轻工业大量外移,致使国内生产指数大幅度下跌。就引进外资而言,数量下降,非制造业投资上升。1988~1992年工资平均增长17.8%,而劳动生产率同期年均增长仅10.7%;近年经济增长率再次下降,1991年、1992年外贸赤字分别为87亿、49亿美元;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8.6%、18.4%,导致国内投资下降,韩国对海外投资近年来迅速上升。国内投资引入不足和大量资本外移,使韩国产业资金贫乏,创新和升级乏力。

(4)工资成本的迅速上升削弱国际竞争力。

在韩国的经济高速度增长阶段,低劳动力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工资增长长期滞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1980年以来,工资增长较快。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韩国已不再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产品质量下降和技术发展的停滞。因此,韩国经济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并为重新活跃经济和加强它的竞争力,有进行必要的、大力度的改革。

二、韩国新经济的纲领与思想

1993年2月26日,金泳三当选为韩国第14届总统,建立了韩国第一个文官政府。金泳三在大选一开始就以“新韩国建设论”作为竞选纲领,当选总统之后又以此构想作为内外政策的总纲,主张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稳定物价、降低利率、发展科技、促进贸易、扶持中小企业和加强高科技领域的投资。1993年7月2日,韩国新政府发布了关于新经济的五年计划,新经济纲领有两个基本的目标:(1)提供强大的工作刺激;(2)更公平地分摊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和权益。新经济纲领旨在消除不必要的限制经济活力的条条框框,并给予民众公平的待遇;在财政金融领域以及行政法规上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保证公平竞争。

新经济纲领强调政府进一步放松控制和约束,给于私人革新和经济发展更多的自主权,未来韩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核心要素是:公众参与和个人创造。这反过来要求进行体制改革,消除财政、金融和管理上不必要的约束。为此,政府正致力于培育一个健全的、进步的,以及认识一致的韩国社会,提高公众对于进一步实现经济自由化的意识,具体措施是:

(1)财政体系、金融部门及管理机构的改革

韩国财政制度在政府开支的分配方面结构僵化,造成了公共投资短缺,公共服务不足,征税不公平倾向。所以,必须改革财政制度。

金融部门发展缓慢,制约了经济主要部门的增长。应当通过减少管制和推动竞争来提高金融部门的效率,金融改革将引起重视。

目前管理经济事务的改革重点在于减少政府干预,改进政府在提供信息和服务方面的作用。行政应权于地方政府和更低一级机构,同时分清各部的权力和责任,精简重复的机构,强调政府机构是人民公仆的形象。

(2)思维方式的改革

如果没有全社会成员相应的思维方式的改革,为新经济而进行的机构改革是不能完成的。改革,重要的是所有经济机构都遵守公平竞争和共同合作为基础的原则。推行有效的思维方式是一场在全国范围内的战役,它要以整个社会为目标,政府、金融部门、私人部门、农业部门和消费者都包括在内。

政府部门以公共服务为宗旨,在决策过程中加强自主性、持续性和透明性。自主原则就是通过将权力从政府到私人部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高一级到低一级的机构逐步下放来的办法来实现的;持续性是强调政府与各个政府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始终贯彻其基本宗旨;透明性原则要求政策必须通过正式的渠道、并在开放的合法的环境下实施。

在企业中,要恢复企业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企业需要民主方式的管理。民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个人自愿地参加。

三、“新经济”思想政策方向

以“新经济”思想为指导制定的五年计划提出了政策方向的蓝图和新政府的行动计划,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1年(1993年)

·重点在于恢复经济活力,力求建立一个积极的经济环境;

·改革经济部门的机构,放松对经济的管制;

·在政府官员进行思维方式的改革。预计将增强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信用度。

第2年(1994年)

·实施对外部门的机构改革。

·更加提高韩国的生活水平。

·极大地改善经济条件,经济增长率恢复到其潜在水准、价格保持稳定、贸易达到均衡。

第3年(1995年)

·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和促进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随着思维方式的改革深化,群体精神和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

第4年(1996年)

·将实施国内机构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加强韩国的国际地位。

·实施改善住房、环境、交通以及年老和农村居民状况的计划。

第5年(1997年)

·实施新经济目标。企业自主权将得到保障。

四、“新经济”思想的国际化政策

“新经济”思想的一个重点就是经济的国际化。新经济思想的对外经济政策朝两个方向发展。对外,进一步开放市场;对内,进一步使韩国经济结构和实践国际化。

这一新政策是为使韩国适应世界形势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范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已让位于商业竞争以及投资和技术竞争。企业都在跨国化,甚至全球化,把生产基地迁到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地区。于是,许多国家在争取外国投资和随之而来的先进技术和就业机会,这对于东道国自身经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韩国认识到自己已不再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吸引外资或增加工业产品的竞争力。简要地说,韩国已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它必须借助高科技和高层次的工业结构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它必须自我调整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国际新秩序。韩国已认识到这种需要,并努力改善外商投资和经营环境。通过努力,韩国有希望变为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地区。具体的步骤是强化国内金融自主性,继续扩大外商在韩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给予外国企业申请土地方面更大的自由度,并建立一个专供外国企业投资者使用的地区。同时,采取措施促进韩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五、新经济计划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

(1)采取倾斜政策,扶持中小企业走出低谷。韩国制定了对中小企业实行资金支援、调整资金分配结构、减少行政干预的实施细则。对机械、尖端技术开发等重要中小企业实行特别援助,对亏损严重的企业实行转产,资金不足而具有开发能力的企业实行资金扶持。

(2)注重科技投入及技术产业开发。韩国计划科研人员由目前的7万人增加到1996年的11.2万人,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全国教授级以上人员研究经费由一年3800万美元增加到6000万美元。全年的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基金由目前1.1亿美元增加到1.5亿美元。政府每年支援企业集团的科研费用由38万美元增加到75万美元。此外,大力兴建科技工业园,并对获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实施重奖。

(3)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并举。在引进外资上,放宽各项政策规定,简化手续。凡需审批项目,取消关于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规定,由外资审议委员会直接审批,努力使韩国变为“最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地区”。允许外商在汉城周围投资办厂,允许外国企业在航空、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在油料、水产、运输等行业中允许外商办独资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从1993年9月起实施新政策,鼓励有助于调整国内产业、促进出口的对外直接投资。

(4)海外市场多元化。积极鼓励具有开发新产品能力的企业出口创汇,力争出口市场多元化。逐渐改变对传统的美、日市场的依赖,转而寻求全方位的出口。政府对企业的技术改进、R&D研究进行资助,这一行动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有利于韩国经济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六、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的恢复与持续增长。

新经济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有力地刺激了韩国经济。1993年,新经济政策出台后已初见成效。1993年实际GNP增长率为5.6%,出口增长率达到7.6%,合824亿美元。重工业产品如客车、钢铁、机械等产品的出口增长迅速,进口增长率达到2.5%,贸易收支盈余20亿美元,经常项目盈余3亿美元,是1989年以来的第一次。

1994年的GNP增长率达到8%,尽管1994年的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使GNP的增幅达到8%,但政府方面已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只是从由于对扩张的基础建设增长进行控制而导致的萧条中恢复过来,绝不能重蹈覆辙。因此,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收紧,而进一步控制房产市场。韩国将从1995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行“不动产实名制”①,以制止不动产投机和其他不正当经济行为。预计,1995年的增长率将在7%左右。而且,1995年的出口仍具有两位数的增长率。随着全球贸易增长的预期复苏,韩国的出口将有更大增长。特别是,随着同中国签定的新的工业合作协议,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为韩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韩国经济的未来构想

由于“新经济改革”的胜利实施,新经济的特色将随着具有首创精神的韩国人民的主动参与而得以实现。在新经济五年计划期间,下列目标是可望实现的:

(1)维持每年7%的经济增长率;

(2)到1998年人均GNP达到14000美元;

(3)到1995年实现经常帐户的增加,而且,保证减少外债;

(4)保持经济稳定,每年消费物价指数稳定在3%的年增长水平上。

当经济开始展现出持续的增长时,韩国生活水平将会提高。随着全面生活条件的改善,韩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会提高。从而加强了统一的基础。全面经济的国际化和持续增长,将使韩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注释:

①不动产实名制:就是说房地产真名制,它意思是为了实现正常的不动产交易,在1995年7月1日以后借用他人名义进行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即所谓“名义信托”登记不再受到法律保护。它的目的是维持不动产价格的稳定,进而稳定物价。

标签:;  ;  ;  ;  ;  

韩国新经济思想与发展战略_新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