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南的绿色发展战略_海南岛论文

论海南的绿色发展战略_海南岛论文

试论海南的绿色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论文,发展战略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近300年来,以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已接近于把人类逼入绝境,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二次大战后,人类开始猛醒。走绿色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环境保护运动在局部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展。但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巨大惯性却难以扭转,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发达国家贪得无厌的生活方式使上述矛盾进一步加深。在能否走通绿色发展道路和怎样走通这条道路的问题上,大多数人疑虑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有某个地区成功地实现了绿色发展的理想,那将是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认为,只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并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海南就有可能在一个省级区域的范围内率先走通这样一条发展道路,成为实现这个绿色理想的典范。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南的工业化进程被耽误了,致使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还有相当多的人处于贫困状态。这是海南目前要努力解决的迫切问题。但是,海南的开发滞后却又是一件好事。因为历史老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给海南人民也给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保留了一个基本上未被污染的绿色宝岛。3.4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四季长青, 布满奇花异木和多姿多彩的热带植物。蔚蓝的天空和深蓝的海水是人们休养生息的生态佳境。在300 年来传统工业化进程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情况下,在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追求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的情况下,这一方净土的价值就显得特别的珍贵,而且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必将与日俱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21世纪及其后的年代里,绿色将会比金子还要宝贵。海南的绿色生态资源的确是未来世界的无价之宝。

正因为如此,朱镕基总理于1998年12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在海南,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大力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平衡。一定要把海南建设成椰林茂密,遍地葱绿,鲜花盛开,环境优美,交通发达,电讯畅通,文明法治的宝岛。在这次考察中,朱总理不仅强调指出了海南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致富的巨大潜力,同时又对海南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们提出海南的绿色发展战略,其宗旨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从各个方面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论证海南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改善的可行性和极端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一系列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落实朱总理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决策,将这种可行性变成现实性,实现海南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考察

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考古学材料和历史地理学资料,可以对海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作一番粗略的考察。这种考察有助于我们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使海南的绿色发展战略建立在海南岛情研究的科学基础上。

从海南岛上出现人类的活动起,到公元前一一一年海南岛开始设郡,海南保持着一种基本上未受到人类活动破坏的原始状态,90%以上的陆地为原始森林所覆盖。其后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两千多年的农业开发,从沿海到中部山区作圈层式推进,使这里的土壤地貌和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始森林面积减少40%左右,但基本上仍保持着海阔天高、丛林密布、花香岛语、景色奇绝的自然风貌。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这种生态环境称之为蛮荒之绿。此时人们缺少的是富裕的物质文明,拥有的是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

30年代以来,海南开始低水平、粗放型的工业化,曾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以及各种无序开发所造成的灾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开发,使海南的经济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也付出了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沉重代价。其中尤以原始森林所受的破坏最为严重,在1938年日本人入侵海南岛以前,原始森林覆盖率为46%,到1994年就下降到1.89%,至今仍然停留在这个水平,竟比1938年减少了24倍多!!这种情况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劫难之绿。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在海南省经济建设取得超常规发展的同时,资源浩劫、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趋势仍在继续。只是由于海南工业发展滞后,这种破坏才没有来得及达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对全国而言,尚可称之为一片净土。为了保住这块价值无穷的圣地,使她的经济、社会、生态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海南必须抛弃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开辟一条绿色的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可以把这种理想的状态形象地称之为再生之绿。这里所说的“再生”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恢复与改善生态环境。这包括两重含义,既表示要恢复以往被破坏之绿,使之再生过来;又表示未来之绿是一种具有永续能力或再生能力之绿。从蛮荒之绿到劫难之绿再到再生之绿,这就是伴随着海南经济发展而来的带有某种必然性的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行程。但是,再生之绿并不会自动地实现,它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目标能否实现?通过一个怎样的发展战略去实现?

三、绿色开发与跨越式发展战略模式

我们认为,在海南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再生之绿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们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思路之一。它是以海南省省情和海南岛岛情为依据提出来的。

海南省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而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 其海域宽达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则孤悬海中,是一个独立性相当强的地理单元。其土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形状恰似一个雪梨的平面投影。现有人口700余万,不算少也不算太多。她的热带季风气候资源、土壤资源、 热作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她的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是较为优越的,并具有如下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其脆弱性。海南岛位于北半球热带的边缘,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荒漠线上。与其纬度大体相近的中亚和北非由于大片热带森林被毁而伦为荒漠,可以引为前车之鉴。加之海南岛地域相对狭小,缺少广阔的内陆腹地,经不起长期巨大的破坏,而且许多被破坏了的环境状况根本无法恢复。由此决定了海南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其可塑性。正因为她的地域不太大,在受到一定的破坏之后恢复绿色、再造生态环境比较容易。海南岛又有大海的环抱,大海有巨大的自然净化能力。海南至今没有建成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而仍然保持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自然纳污能力。加之海南特殊的生态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以及海外友人所认识。这些积极因素决定了海南走通绿色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我们相信,只要目标正确、措施有力,就完全有可能使海南率先走上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生态示范省乃至世界的生态示范区。

据此,我们满怀信心地提出海南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并且进一步提出海南的绿色开发与跨越式发展战略模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战略模式同战略目标是有重要区别的。战略模式不仅要解决目标问题,而且要解决实现目标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道路方法的问题。以往提出过的海南发展战略多是目标性的,我们这次提出的海南绿色发展战略则是模式性的。它包括绿色开发与跨越式发展两大部分。

所谓绿色开发,我们认为至少包括以下三重含义:(1 )指对绿色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它的深度开发。海南有丰富的绿色资源,主要是热带农业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可以而且应当对它们作全面的、多层次的、高附加值的开发。这里我们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也列入进来,因为绿色是生命力的象征。以蓝色为象征的海洋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海洋资源属于绿色资源。对于海南来说,绿色资源的确是最大的优势;对于海南人民来说,绿色资源是当之无愧的“金饭碗”。破坏了海南优美的环境,也就等于砸了海南人民的“金饭碗”。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海南完全不开发地下矿藏、不砍伐原始森林、不发展重化工业,单凭绿色资源的深度开发,海南也可以做到富甲天下。何况海南可以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矿业、森林工业和石化工业,做到富上加富。(2 )指这种开发是保持自然资源再生能力的开发。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有两种,一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和基因库,在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保持它们一代一代之间的遗传能力和繁殖能力;二是土壤、淡水、气候等生物生存条件资源,在利用这些资源时,要保持它们的重复利用能力。那种断子绝孙式的开发或毁灭式的开发决不是绿色的开发。(3 )指这种开发必须是绿色式的开发,“可持续发展式”的开发。尤其是对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更必须是绿色式的。矿产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可重复使用的物质和能源,如许多金属、非金属物体和太阳能、地热能等,要在使用中尽可能延长它们的重复使用寿命;一种是不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或能源,如放射性物质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要在使用中尽可能地节省。

一句话,所谓绿色开发就是要以绿色的方式充分开发绿色资源和其它资源。对于海南来说,主要是以绿色的方式充分开发绿色资源。

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在绿色开发前提下的超越常规的发展,它包括如下三重含义:(1)在经济发展上, 不是重复工业化国家已经走过的老路,按部就班地、补课式地进行追赶,而是发挥后发优势,选择某些领域,直接站在高起点上,采用世界先进的知识、技术、工艺、管理和机制。不但热带农业、旅游业要采用跨越模式,新兴工业尤其要采用这种模式。(2)在环境问题上, 不是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一条边生产边治理的新路,尽量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既要找到一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之路,又要找到一条不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环境保护之路。(3)在竞争方式与态势上,不是亦步亦趋地追赶先进, 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特有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打出自己的名牌、特色,出奇制胜,超越竞争对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方面实现后来居上、后发先至。这是完全可能的。在人类发展史上,后来者利用后发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后来居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何况海南有着潜在的巨大优势特别是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优势呢!

根据海南的省情和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我们认为应把海南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热带原始森林的保护与恢复、热带生物资源的集约式开发和热带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上,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努力相配合,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

四、战略重点之一:热带原始森林的保护与恢复

海南岛中部山区是热带原始森林分布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目前,在这些地区内已经建立了若干个热带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我们一方面要建设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使之逐步达标联片;另一方面要在其外围逐步恢复一些已遭到破坏的热带天然林。

鉴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海南岛上的热带森林受到严重的破坏,除数量锐减以外,森林的结构和质量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现在,原始森林的砍伐虽然基本被遏制了,但天然林破坏的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原始森林的破坏,导致森林功能的下降:(1)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 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目前,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219平方公里, 荒漠化面积1059平方公里;(2)生物多样性损失惨重。黑冠长臂猿已近绝迹, 50年代有调查记录的344种鸟类,现仅能见到70多种, 各种蛇类差不多被吃光了!

因此,除了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以外,我们还应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出适当的区域,进行封山育林,恢复大部分已被破坏的原始森林。根据目前海南自然保护区的状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恢复原始森林的工作:(1)重新划定相当面积的原始森林恢复区, 下决心把那些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的橡胶林,坡度在15度以上的低产农田“退胶”、“退田”还“原”,尽量扩大原始森林恢复区的面积;(2 )根据森林生态学的科学原理,选择海南原有的最佳原始森林群落,以最快的速度培育新的适应性强、结构合理、物种丰富、稳定性好、经济价值高的森林生态系统;(3)依照上述原则, 有计划地改造原有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4)对于用材林,应选择速生优良树种, 并保持合适的砍伐强度,以确保森林自身的再生能力;(5 )在通过修建生态走廊使自然保护区联成一片的同时,也使新增和恢复的原始森林与之连成一片;(6)在沿海则要大力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和青皮林。

五、战略重点之二:热带农业资源的集约式开发与保护

海南省拥有极为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包括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农业生产条件资源。前者又包括各种可供农业开发的热带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后者又包括各种农业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资源,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这些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在于:(1)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就一定地区而言,各类自然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它们可以周期性地繁殖或更新,不断地重复利用。就农产品的加工而言,可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产生越来越多的附加值;(2)时空的差异性。 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品种和分布情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稀缺程度和价格差别。如海南的反季节瓜菜在大陆市场上走俏就得益于这种差异性;(3)可再生性。 生物资源可以按照其生长发育规律,一代一代地繁殖,土地、水、气候等资源可以重复利用。因此,农业的可持续问题归根到底是保持这两类农业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的问题。

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使海南岛及其附近海域生长着极其丰富多样的农业生物资源。这些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相对于全国各地的稀缺性和相对于海南自身的丰富性。它们的人均拥有量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使得海南成为中国极为宝贵的热带农业基地。

然而,海南热带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很不理想。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就是农业资源利用效益不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前者主要表现在种养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以及农产品加工业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海南与台湾的农业生产条件资源是相似的,从总体上看,海南还略胜于台湾。但是,海南目前的农业经济水平仅相对于台湾50~60年代的水平。海南是中国的海洋大省, 其海域面积占全国的2/3, 然而,海南省的水产业却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在沿海省区中尤为落后。例如,1996年中国南海区海洋捕捞产量为279万吨, 其中广东为172万吨, 广西为70万吨,海南仅为37万吨。至于农产品的加工业就更为落后了。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都在3比1以上,而我们海南仅为0.5比1。与此同时,海南的农业生态环境却遭到相当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港口淤塞、热带雨林破坏等现象,尚未从总体上得到扭转。

事实表明,海南的农业资源开发必须走集约化的道路,同时要大力保护好农业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

六、战略重点之三:热带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目前,旅游业在全球经济中已处于首位:雇员2.04亿人,占全球劳动力的10.6%;经济产出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2%;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额的10.9%;税收6500亿美元,占政府财政收入的6.9%。 所以,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最大产业。根据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估计,21世纪全世界的旅游市场上将涌现亚洲旅行者的巨浪,同时,亚洲国家也将成为观光者的热点。他问道,世界上有什么地方能提供比中国更富吸引力的旅游呢?世界旅游组织也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

海南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中国具有独特性,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前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萨维尼亚克将海南誉为“一颗让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赏心悦目的明珠”。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配套成龙的旅游接待体系。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其他省市相比位居前列。随着美兰国际机场和粤海通道的建成,海南的旅游交通条件将得到根本改观,到海南来旅游的交通费用将大大降低,使外国人、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以及国内广大的工薪阶层都可以到海南来旅游。海南旅游业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正在迅速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本来具有的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将更为密切。海南一方面以其绝色天香的自然美吸引普天之下的旅游者,另一方面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又会给优美的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发展旅游业和改善生态环境,二者必须兼顾,否则盲目发展的旅游业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就断送了它本身。同时,我们也要乐观地看到,旅游业毕竟属于无烟工业,相对于农业特别是工业而言,在产生同样的经济效益时,它对环境的破坏要小得多。只要我们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加强对旅游业和旅游环境的管理,就完全可以做到使二者互相促进:以优美的环境吸引旅游者,以旅游业的丰厚经济收益中的一部分反过来投入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形成发展旅游与改善环境的良性循环。

七、建立各种形式的复合生态经济区

在自然保护区和原始森林恢复区的外围,其它地区都应建设成为各种形式的复合生态经济区。所有这些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恢复区和复合生态经济区的总和,就构成了海南的生态大系统。

海南省的复合生态经济区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热带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各业复合生态经济区。

2.以旅游业为主的各业复合生态经济区。

3.以高科技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各业复合生态经济区。海南的工业要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和市场前景好的新兴工业为主。不能再上“补课型”的一般性工业项目,而要走“跨越式”的高科技工业发展的道路。绝不能上那些污染环境、破坏资源、重复建设的工业项目。工业布局要相对集中,不要遍地开花。要解决工业发展与其它各业发展形成生态协调关系的问题。

4.以渔业为主的各业复合生态经济区。海南是中国的海洋大省,目前海南已拉开建设海洋强省的序幕,应从加强渔业科技与资金投入、促进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等方面,加快渔业的发展。

5.以牧业和热带农业为主的各业复合生态经济区。在这类地区应大力培育速生饲料林,发展草木饲料加工业,发展以食草动物牛、羊、鹿为主的畜牧业,并以此带动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形成以畜牧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其中每个环节都可以通向市场。在重点发展畜牧业和热带农业的同时,高效、协调地发展其它各业。

6.以中、南部山区立体经济为主的各业复合生态经济区。

此外,还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其它类型的复合生态经济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能够在该地区最大限度地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并且使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和优化。换句话说,就是要以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来促成全海南的生态环境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统筹规划,配套地搞好城市建设、居民小区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污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等工作。

八、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目前,海南省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恶化的形势仍然严重。从整体上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有些区域和部门的污染还在加重,并有蔓延扩大之势。据1997年11月海南省环境资源厅公布的材料,海南几项主要的环境污染情况如下:(1)水环境质量面临严重的挑战。 海南省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仅达到58.4%,实际排放达标率仅55.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出去,造成周围环境和水质相当严重的污染;(2)大气污染加重的趋势不容忽视。 虽然海南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主要城市和工业集中地区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过国家一级标准。机动车尾气排放仍是城市主要污染源;(3)噪声污染比较严重;(4)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污染急待解决;(5 )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6)地质环境问题突出;(7)土地退化比较严重;(8 )海岸带和近海资源屡遭破坏;(9)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 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上述问题更加突出,海南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承受日益增长的发展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海南省政府于1997年底制定了《海南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两个副件(即《“九五”期间海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海南省绿色工程计划》。这个《海南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总体框架,是建立与生产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功能规划布局,有效地防治工业污染,改善城市环保设施和环境质量,保护水源和海洋,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强化环境管理,提出2000年和2010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应当说,这个《海南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既考虑到了海南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考虑到了海南省的经济实力和可行性,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现在的关键是落实。两个附件也在于落实《海南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主件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并使之具体化。附件一《“九五”期间海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提出,把有限的污染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并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在总量控制的框架下,为了上马经济效益高的新项目,就必须削减相当数量的老污染源,腾出环境容量来;附件二《海南省绿色工程规划》是为了实施《海南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规定的那些有项目、有资金、有负责实施单位的具体工程计划,其目的是组织海南省有关部门针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和重大环境问题以及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实施一系列工程。合计有项目140个,总投资54.91亿元。在目前海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这个规划够得上是雄心勃勃的了。我们希望海南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个规划,保证《海南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兑现。看来,在“九五”期间,从整体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担心的是已经定下来的东西能不能落实和如何将它们更加有效地变为现实。

九、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海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可持续发展是指这一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而这是要靠一定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容量来支撑的。海南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福利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和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把海南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示范省,就是要对其资源和环境进行合理的、有节制和有远见的管理,使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系统的和谐稳定,防止发展的停滞和倒退甚至崩溃。

为此,我们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议论上,而是要力求将资源基础、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定量地表达出来,建立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这一领域探索较多的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现有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多是在过去的社会发展评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社会现象的偶然性、随机性、复杂性和主体性,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远没有达到自然科学方法那样精确的程度。因此,目前已有的评价模式大多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较多困难。我们拟在已有较实用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实际,建立海南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得出的结果,提出海南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人口政策以及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政策建议。

十、创造第一流的生活质量

实施绿色战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为海南人民能够过上最美好的生活,为了海南能够对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作出最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以可度量的生活质量指标来衡量绿色战略的实施效果。

生活质量是全面反映居民生活需要实现程度的概念。几年前,海南学者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包含16个指标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有19个单项指标的指标体系,用来定量地评价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16项与国家标准大体一致,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用电量、每万人拥有机动车数、每万人拥有电话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等等。所有这些单项标准都直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还提出了3 个取决于生活环境质量的指标,即环境质量指数、森林覆盖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用这个指标体系来评价,海南省1995年的生活质量位居全国第11位,即海南省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已在很短时期内跃居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不可否认,对于衡量生活质量而言,人均GDP 仍然是最具决定性的指标,所以我们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但是,涉及环境质量的三项指标对于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终于被人们认识到了,而且初步找到了它们的定量表述形式。我们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海南人如何以较少的经济支出和物质消耗换取较大的生活享受。这一点一但成为现实,海南绿色道路对于全国全世界的示范意义就会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标签:;  ;  ;  ;  ;  ;  ;  ;  ;  ;  ;  

论海南的绿色发展战略_海南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