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论文_高长凡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003

【摘 要】目的: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风险分级管理策略和方法,分析风险分级管理在开放病房老年患者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老年患者共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跌倒风险分级管理措施,对照组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调查和分析,取得非常理想的实践效果,实施跌倒风险管理患者人数明显下降,实施前跌倒人数为67例,实施后为5例,降低了62.00%;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后HAMD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42.52±3.18)明显高于对照组(35.90±3.60),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住院管理中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达到非常积极的效果,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值得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管理;老年患者;作用

内科是医院中一个常见的科室,每天开放病房老年患者人数不计其数,医护工作者的工作任务繁重,对患者的顾及和照顾不可能面面俱到[1-2]。老年患者在开放病房期间可能存在跌倒风险,一旦发生跌倒将对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和疾病恢复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3-4]。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跌到风险分级管理策略和方法,分析跌到风险分级管理在内科开放病房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作用,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内科老年患者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内科老年患者共200例,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10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老年患者58例,女性老年患者42例,老年患者年龄为65-76岁,平均年龄为(72.5±3.2)岁,病程为0.2-3.5年,平均病程为(2.0±1.5)年;对照组老年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老年患者44例,老年患者年龄为64-74岁,平均年龄为(69.0±4.0)岁,病程为1-3.6年,平均病程为(3.0±01.5)年。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老年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一般临床表现上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5] ①需要进行超声诊断,且存在明显心、肝脏等器官异常现象;②存在难以纠正的血压紊乱,电解质失衡等疾病现象;③老年患者心率失常;④排除老年患者具有精神疾病等。

1.3 一般方法 建立内科开放病房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预防措施表、跌倒事件分析表以及预防跌倒宣传教育单等项目,同时,注重其专科化,对临床护理单元的老年患者给予应用。对照组老年患者不给予任何的风险管理措施,老年患者开放病房期间,基本给予常规的照顾;观察组老年患者在开放病房期间,医护工作者跟踪式监督和保护老年患者,下床活动都需要护理人员监督和陪伴,观察其应用效果。

1.4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分析在实施跌倒风险管理前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判断跌倒风险的发生概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²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对比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2.2 两组老年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比较

从老年患者入院到入院后两个月,观察组老年患者中发生跌倒的老年患者人数为67例,对照组中跌倒人数为70例,跌倒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入院两个月到六个月期间,观察组老年患者实施积极的跌倒风险管理措施,其中跌倒人数下降到5例,跌倒率下降率为62.00%,对照组中跌倒人数为45例,跌倒下降率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2.2 两组管理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两组管理后HAMD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42.52±3.18)明显高于对照组(35.90±3.60),P<0.05。见表2。

注:与管理前比较,Comparing with the management *P<0.05;与对照组比较,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3 讨论

跌倒是老年患者的常见住院期间的意外,一旦发生,会直接导致老年患者及老年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严重者还会导致出现骨折、脑损伤和脑出血等,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造成医疗纠纷的出现。由于以往老年患者的患病程度,认知病情等情况不同我们在对这些高危人群个体化的防护措施的健康宣教的同时,注意对老年患者家属的同步宣教。对老年患者家属采用有针对性的实际恰当的持续的综合干预措施。使老年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渐提高,使老年患者及家属的顺应性逐步提高,这是保证预防跌倒的前提,临床上结合实际的干预措施又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预防跌倒意识。这是一个预防跌打良性循环的好方法。提高老年人的预防跌倒意识可以促进其预防跌倒的行为,意识越好预防跌倒的行为就越好。护士是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健康宣教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同样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分级管理策略和建议:①为了能及时反馈老年患者开放病房期间的跌倒信息,应该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满足老年患者需求,固定好床位,轮椅等基础设施,帮助老年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工具和方式;②加强对老年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及家属对跌倒风险控制和预防的意识,降低跌倒发生率;③结合内科特点,给予老年患者积极的管理措施,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老年患者情况,注意老年患者药物服用,监督老年患者情况,避免发生意外情况,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100例老年患者在接受上述跌倒风险分级管理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观察组100例老年患者在实施管理措施之前,跌倒事故发生67例,发生率为67.00%,对照组跌倒人数为70例,跌倒率为70.00%,实施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后,观察组中跌倒发生率为5.00%,下降了62.00%;对照组跌倒为45.00%,观察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表明,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内科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次研究与F o l e y R N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在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达到非常积极的效果,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值得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鲍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精神科老年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1:1958-1959.

[2]兰艳梅,韦冬雷,韦冬玲.细节管理在预防呼吸内科开放病房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4,01:72-73.

[3]朱秋玲.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4]邓菲菲.开放病房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

[5]邓菲菲,甘秀妮,唐玮.防范开放病房老年患者跌倒的管理策略研究及其实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11,07:794-796.

论文作者:高长凡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论文_高长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