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宁市民宿经济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论文_白秀峰

浅谈南宁市民宿经济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论文_白秀峰

南宁市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近年来,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准住宿业态,站在了旅游业创新升级发展的风口,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民宿;乡村旅游

近年来,在休闲旅游热潮的带动下,南宁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随着自由行消费者的需求高度个性化,体验目的地文化、当地社交需求的日益增长,催热了南宁市民宿旅游,助推了乡村旅游快步发展。

一、南宁市民宿旅游发展现状

南宁市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底蕴、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的原则,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南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及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紧紧与城乡统筹、新农村示范、现代农业以及“美丽乡村”等工作相结合,全市乡村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旅游民宿产业作为旅游业的附属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蓬勃发展。但是能够提供餐特色饮及住宿服务的民宿业为数不多,品质参差不齐。

以上林县下水源旅游民宿为例:下水源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天然“绿色大氧吧”、广西“绿肺”,素有“避暑山庄”的美称。房屋依山而建,栉比鳞次、错落有致,远看神似西藏的布达拉宫,因而又得名“小布达拉宫”的美誉,具有较好地旅游业发展前景。目前,下水源民宿规模不断壮大,现已办有可接待民宿24家,床位数500多个。

以武鸣区为例,其辖区范围内有生力军生态农庄、伏塘山庄、石头寨、桃花源旅游度假村、康佳龙生态农庄、大明山蓝江休闲山庄等旅游特色民宿,目前正在全力精心打造伊岭壮乡文化生态旅游综合示范区,通过项目建设、区域规划、重点宣传推介等形式,推动区域内特色民宿产业的发展。

二、南宁市民宿发展存在问题

(一)发展无序。南宁市各县区尚未就民宿发展出台相关规划,没有对民宿以及民宿相关旅游配套产品、设施等进行统筹谋划,民宿经济处于自我发展状态,基本上属于村民利用自己的空房自发经营、有经济实力的人看中一个地方投资办民宿或村与企业合作投资经营民宿等三种形式。无序状态下建起来的民宿,多数不符合区域科学布局和合理适度发展的要求。就马山县的旅游民宿产业而言,如新景农家乐、四季花果生态农庄、古朗瑶寨人家农家乐等民宿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硬件设施不够好等诸多因素,这其中既有民宿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乡村旅游区里已建好的一些民宿监管措施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大、舆论宣传不够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

(二)合力不够。民宿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公安、消防、旅游、环保、市场监督、卫生等多个部门。目前,南宁市 没有出台扶持民宿发展与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未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制约了民宿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项目开发的快速推进。以武鸣的康佳龙生态农庄、石头寨等而言,目前面临交通不够完善(从武鸣城区到农庄公交没开通)、交通指示路牌不醒目且不完整、资金压力较大等问题。

(三)营销松散。南宁市 民宿品牌知名度不高,民宿经营者宣传营销的手段比较单一,尚未形成专业的组织和协会,缺少民宿行业的整体宣传效果,出现“节假日人满为患,平时关门打烊”的极端现象。以武鸣区的石头寨而言,面临着市场波动大的而营销又跟不上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五一、中秋、春节及周末等小长假时间段以外的工作日,基本为石头寨营业的“空窗期”,盈利难、成本高、人员工作强度波动大的背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四)创新不足。南宁市民宿的市场定位模糊,多数民宿重模仿轻创意,主题不突出,缺乏地方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精品民宿的缺失。这是各县区民宿存在的普遍问题,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包装宣传,再加上自身受资金限制难以实现项目的升级改造及创新。

(五)阻力众多。南宁市民宿经营者、从业者多为农民转型,面临着专业知识培训不够,服务技能不足;民房改建的民宿遇到办证难(消防、公安),新建民宿用地难、报建难;建设和宣传资金不足;交通不便利,可达性差等问题。就上林县而言,如大明山上的别墅酒店,在未能取得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书的情况下,就开始经营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旅游项目实际的用途与项目立项用途不一致或旅游项目没有立项,导致旅游企业先经营,消防部门难以核发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书。

三、对南宁市民宿发展的建议

(一)注重规划引领。建议各县区研究制定本辖区民宿发展的布局规划,出台相应的民宿发展规划,以民宿村标准进行整片规划建设;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形成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的民宿发展规划;引入民间资本,开发独创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示范项目,打造精品民宿;多样化开发民宿市场,分区域打造自然生态型、文化体验型、休闲愉悦型、美食体验型、健身养老型等特色各异的主题民宿,实现错位发展。

(二)落实联动制度。建议成立民宿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处理民宿经济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坚持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因地制宜制订民宿消防、治安安全和卫生、环保标准,推进民宿规范化发展;相关部门加大对民宿发展区域的旅游交通、便民设施、生活设施等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加大对民宿村生活污水处理、道路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的整理力度。

(三)加强整体宣传。强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民宿经营者的三方联合互动,对民宿进行统一规划包装,各县区整体设计民宿形象,合力打造民宿品牌;借助旅游网、微博、微信等网络营销平台,创建民宿专题网站,进行集中展示推介,让每一家民宿都有页面进行民宿介绍、旅游产品发布及民宿预订等;要加强与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宣传,进一步提升南宁市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开拓发展思路。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营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并结合实际摸索出适合自身的民宿发展新模式。如引入民宿经营的保险机制,为民宿经营者减轻风险负担;引入专业化服务模式,实现精美的菜单设计、优美的用餐环境和周到的服务礼仪;结合乡村民宿自产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将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和民俗文化旅游区更紧密地融合,大力整合休闲产业资源等。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将民宿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开发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推进。

(五)规范民宿管理。加强指导和服务,强化治安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联合旅游、公安、消防、工商、环保等部门加强对民宿的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的监管,形成“经常性检查+节假日突击检查”的工作机制,确保有序发展,实现规范经营;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加强民宿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在经营管理、服务礼仪、营销策划、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民宿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推动星级酒店与民宿结对互助,酒店对民宿开展专业指导,民宿服务人员到酒店轮岗锻炼,进一步提高南宁市民宿的整体服务水平。

(六)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投资、农民参与”的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市场,抓紧制定落实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政策,增加中高端民宿的用地,在土地政策方面,由县区政府调规,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旅游项目,同时加大在民宿报批报建、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论文作者:白秀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浅谈南宁市民宿经济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论文_白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