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着重就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关键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提出了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混合料;摊铺;压实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车辆不断增多,城市道路的负荷量不断增大,由于过往车辆长期反复碾压,加上天气因素的影响,给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加强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文以城市主干路为例,就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关键点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城市主干路,路宽36米,设计车速为40km/h,道路起点位于珠海大道交叉口,起点桩号BK0-313.276,终点桩号BK0+913.808,路线全长1303.716m。主干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67cm,分为5层。稳定基层厚度54cm,分成底基层和基层两部分,其中基层36cm,底基层18cm。1cm沥青表处式下封层;沥青面层有2层,分别是普通沥青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20C厚8cm和SBS细粒式改性沥青砼厚4cm。
2 施工顺序
根据本工程实际做法,采取半幅倒边施工法,实施本工程路面基层和面层,路面基层和面层的总体施工顺序如下:沥青现状道路,半幅通行,半幅拓宽人行道,进行改造;施工两层水稳层,并压实,两侧沥青层交替倒边施工。
3 施工中关键点分析
3.1 沥青混凝土配料
(1)粗集料。集料应为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全部材料必须干净,不得含有泥土、有机物和其它有害杂质,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扁平细长颗粒含量不大于15%。
(2)细集料细集料应为干净、坚韧、表面粗糙而棱角的颗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其石料质量应满足粗集料要求。如果使用天然砂时,其颗粒应坚固、干燥和耐久,并不得含有有机物和其它杂质。
(3)矿粉。沥青路面用矿粉宜采用石灰岩货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
3.2 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集料场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集料进场宜在料堆顶部平台卸料,经推土机推平后,铲运机从底部按顺序竖直装料,减小集料离析。
沥青混合料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1%。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72h;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
3.3 混合料的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
3.4 混合料的摊铺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一台摊铺机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双车道),通常宜采用两台或更多台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宜放慢至1~3m/min。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JTG F40-2004总则1.0.4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在雨季铺筑沥青路面时,已摊铺的沥青层因遇雨未行压实的应予铲除。
3.5 沥青路面的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在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乃至返工。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且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应尽量缩短,通常不超过60~80m。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使每一个轮胎的压力不小于15kN。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宽度,并不应少于200mm。对路面边缘、加宽中央开口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作补充碾压。
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车辆,不得散落矿料等杂物。
如沥青摊铺机已有夯实装置,亦可省去初压工序,各种压路机碾压速度见下表:
3.6 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在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相邻两台摊铺机宜前后相距10~20m作业,且不得造成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冷却。接缝应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宜留在车道区画线位置上。横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4 结论
随着我国市政道路的不断扩大,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对行车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市政道路混凝土地沥青路面施工时,应加强施工阶段的各个工序控制,并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检查沥青施工材料,在碾压过程需要按照初压、二次碾压和终压的顺序进行施工,以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荣发.徐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2]许世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控[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
论文作者:何锦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沥青论文; 压路机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摊铺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