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论文_许改玲

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论文_许改玲

新疆哈密市第四中学 839000

一、调查原因和结果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时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本校初二年级305个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57人,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普遍的学生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习压力的占59.7%;与家长有代沟的占28.2%;偶尔沟通的占32.8%;父母基本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的占48.2%;不了解的占39.3%;心里话一般向朋友诉说的占95.6%;想与老师面对面沟通的占39.3%;在最能有效地减少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做法时,26.6%的女生认为培养心理承受能力,说明初中女生在心理压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比男生更突出。同时,针对我校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走访了一些班主任、家长。综合以上调查分析表明,我校中学生心理异常者高达36.7%。由此可见,在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引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便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倡导下,中学生缺少必要的精神价值;而在日益迅猛发展的信息传媒时代,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所宣扬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渲染的暴力、凶杀,对缺乏抗拒诱惑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是更容易接受的事情。可以说,网络传媒的存在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2.个体原因。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给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以分数为判断标准的前提下,难免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大多数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在遇到不顺利时,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沮丧情绪,甚至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不能客观地分析现实条件和自我状况,使挫折的不利方面在其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致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多数独生子女由于缺乏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任性、嫉妒、自卑、感情易冲动等不良特征。他们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怀和忍让,很少用心体谅别人的感受。

3.家庭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家长总是把孩子摆在不平等的位置,对独生子女高期待、严要求,总是按照大人的理想去设计孩子、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有的家长因为生计问题只为孩子提供物质而很少有精神交流,有的甚至一年与孩子也见不了几面,有的把孩子寄托在亲戚朋友家。这些缺少交流、沟通和“爱”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问题”也就难免。

4.学校原因。由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和正确的引导,因而使学生处于焦虑当中。

三、对应措施

在充分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而又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

1.净化社会环境,减少诱发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成年人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因为未成年时期的认知能力、自身的行为控制能力和抵御外来诱惑能力均很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故很容易被社会不良习性、风气影响和诱惑。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取向、精神信仰都会不同程度地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极大的诱惑。故我认为,整顿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是当前预防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重要环节,不但要抓紧而且要紧抓。

2.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心理健康。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当建立家校联系的平台,给家长提供一些好的教育子女的经验,使家长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从未成年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看出,当前在家庭教育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家长要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关心教育子女,增强爱的目的性,做到爱与教相结合,爱而有度,不能百般溺爱,而宽严得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把转化作为教育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较大力量,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家长对自己的心。要转变家教观念,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开辟一方乐土。

3.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要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

(2)学校要真正地把基础教育作为塑造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启蒙教育”。

(3)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咨询,进行个别指导,以增强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排解、自我调节的能力;帮助其克服和纠正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培养其自信自强、热爱生活、乐观处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中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每天不定时地向全体学生开放,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以寻求解答。

论文作者:许改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论文_许改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