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生活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私家车的购买量也随之不断的加大,大型车辆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多。这对于公路和桥梁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因此公路桥梁出现病害的频率也在不断增长。现在国内大多数桥梁的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如果结构出现病害,会使道路桥梁安全度降低,从而导致桥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应该及时地处理桥梁出现的病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病害;对策
引言
病害问题是路桥施工过程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和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性地探讨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问题,然后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有效避免病害的发生。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路桥施工常见的病害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路桥施工常见病害分析
1、桥面混凝土裂缝。桥面混凝土裂缝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是导致桥面铺装过程中,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①因温度变化导致的裂缝。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外部温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变化,就会导致混凝土变形情况的发生。如果变形得不到及时的舒展,就会在结构内部造成比较大的应力,一旦该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便会直接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②地基变形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如果地基不够稳定,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就会导致桥梁结构出现约束变形的现象,内部应力分布更加不均匀,甚至出现了应力集中的现象,一旦应力大小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极限,结构的薄弱部位就会产生裂缝。
2、路基沉降问题。在各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沉降缺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质量缺陷。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种管道往往会直接在路面下方进行铺设,由此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对管道槽沟的回填工作没有做好,就容易导致路基失稳现象的发生。管道沟槽中回填土过厚,填土的均匀程度不够,甚至出现恶劣倾斜碾压的问题,在长期车辆载荷的作用下,就会导致管道承受的外力过大,甚至出现管道破裂的情况。另外,对回填土的压实工作没有做好,容易导致回填土中出现过多的块状物体,在外力的不断作用下,原本土层中的缝隙会不断缩小,甚至出现块状物被压碎的情况,最终导致路基沉陷问题的发生。
3、钢筋锈化和混凝土碳化。在当前路桥建设项目中,主要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锈化。钢筋和混凝土是路桥建设项目的主要材料,一旦两种建设材料出现问题,势必会对整个路桥质量产生影响。钢筋一旦发生锈蚀,就会造成钢筋整体膨胀,如果受到拉力的作用,就十分容易出现开裂,最终导致路桥使用年限缩短。
二、公路桥梁工程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1、裂缝的处理技术。在路桥裂缝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对裂缝的宽度进行准确测量,综合评估路桥的实际状况并考量各种处理方法的可行性,选择最佳的处理技术,是降低裂缝引起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如针对较小的裂缝,可采用表面涂抹以及表面贴补等技术进行处理,但此类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小,对裂缝的延伸基本无防治作用。填充法是直接使用修补材料填充裂缝的一种技术,常用于宽度约为0.3mm的裂缝修补中。结构补强法、预应力法以及锚固补强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强度发生改变等情况,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2、对于沉降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道路桥梁地基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道路在受压之下,就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这时就可以采用桥梁加固增强的方法。在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采用的手段有增加截面面积、外部粘贴覆盖、改变结构体系等。为了增加截面的面积,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钢筋的比例,另外一种是对加固方式重新进行选择。通过增加截面的面积,能够有效增加桥面的整体横截面积,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外部粘贴覆盖通常是利用环氧树脂使桥梁内部材料和外部结构紧密相连,从而有效保证桥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3、钢筋锈蚀的处理技术。钢筋锈蚀问题的出现将引起一系列路桥质量问题,在施工阶段,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如在钢筋的表面涂抹防护层,或者采用电化学防护策略,对钢筋锈蚀问题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加强路桥工程中混凝土钢筋锈蚀检测,及时对存在锈蚀风险的混凝土进行防锈蚀处理,在清理锈蚀区域内部混凝土的基础上,使用喷砂法去除钢筋锈迹,能够有效确保钢筋的性能。
三、路桥施工常见病害的解决对策
1、强化路桥施工质量管控。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路桥施工质量的管控,针对可能出现的病害,做具体的预防和管理,不但要优化技术应用,也需要强化材料的管理过程中,同时,也要合理评估天气变化等因素造成的侵害,相应地制定制度来规范施工,有效约束施工行为,形成良好的施工体系,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针对出现的桥面铺装病害,要合理控制梁体施工,降低拱度误差,同时施工前有效处理好梁体顶面、泄水管以及伸缩缝等位置,从而有效降低施工出现病害的几率。而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问题,要做全方面的管控,有效检查梁体底模以及支架体系下伏地基,合理控制下沉和变形等问题,同时,要对混凝土施工对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等多个环节进行养护,合理控制砂、石料的含水量,有效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提升施工的有效性。
2、重视结构措施。在施工的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让新加入的材料和以前的桥梁进行很好的融合。只有材料更好的结合共同受力,才是加固成功。所以,我们需要对以前的桥梁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我们需要去认真处理的工作还有表面打磨,这样才能够保证新的材料和以前的材料更好的融合。如果选择粘贴钢板和纤维的方法,也是需要对以前的混凝土进行打磨,这样才能够保证加固的效果更好,总之,为了保证加固之后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可靠,就需要保证新的材料和以前的材料能够更好的融合,不然加固工作就没有办法更好的进行。
3、建立系统化养护体系。保证公路桥梁养护质量,就要秉持科学养护原则,一定要定时定点对公路桥梁进行养护。因此,一定要建立系统化养护体系。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需要有机地结合预防管理和养护方式并行。同时设置路况监控系统,路况探测系统和应急响应体系,制定高效的养护计划。大力引进多样化的养护模式,并引进相关的先进养护施工设备,提高养护施工的质量和养护效率,减轻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使公路桥梁满足运行标准要求。公路、桥梁养护要求较高时,应采用较好的养护设备。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梁的养护效率,可以使用电子设备。新型公路桥梁养护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应积极推广使用,有效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养护部门还需要制定科学的决策,设定统一的养护规范,完善更新养护设备,充分利用好养护资金和设备,并教导养护机械操作知识,让每个养护工作人员都可以熟练地掌握养护设备的使用,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加强公路桥梁的养护质量,充分发挥养护设备的优势,高效、迅速地清楚公路桥梁中的养护问题,高标准地完成养护工作。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道路桥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部门应该对当前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李丽,张继石.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全面腐蚀控制,2018,32(1):46-48.
论文作者:任长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病害论文; 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钢筋论文; 锈蚀论文; 公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