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旅游研究述评_旅游文化论文

1997年我国旅游研究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是中国旅游年,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游游业注入了活力,使旅游业的发展声势俱兴,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此宏观背景下,旅游研究也十分活跃,在产业地位、行业管理、市场开拓与企业经营管理、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均取得了新的成果。现将主要报刊中一些具典型性的文章加以综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1997年我国旅游研究的概况。

一、确立了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在关注行业管理机构改革的同时,建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旅游立法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

1.确定了旅游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旅游业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支持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既是一个旅游产业定位的问题,也是一个我们向大目标发展、还是朝中小目标发展的决策问题”(何光,《旅游业要努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调研》1997.4)。在“旅游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专家座谈会(注:1997年3月29日,北京。由国家计委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召开。来自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实施部门和宣传部门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作者)上,专家们指出,当前是旅游业发展的良机,应提高对旅游业地位的认识;旅游业具备新的经济增长点所要求的条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扩大就业,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因而它应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经济专家论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专家座谈会发言摘要》,《旅游调研》,1997.4)。此外,魏小安在《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旅游学刊》,1997.5)一文中提出,要使旅游业真正发挥出经济增长点的功能,重中之重就是要大力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这一观点,也是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它使旅游业新经济增长点战略有了坚实的立脚点。

2.关注旅游行业主管机构的建设,呼吁改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行业主导功能。1997年,上海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冯宗苏认为,新的管理体制值得重视,它提供了从组织上、制度上适应并促进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趋势的多方面启示。大多数关注者呼吁,我国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亟需健全自身组织机构,乃至提出多种思路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笔谈,1997.5,1997.6)。在重视体制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行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的呼声也十分强烈。在“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讨会”(注:1997年8月15日至21日,湖南常德。由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天津市旅游局、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和《旅游学刊》编辑部共同主办。10余省市有关专家学者80多人参会。《旅游学刊》1997年6期载有该次会议主要发言摘要。——作者)上,王洪滨、刘德谦等指出,我国虽已确立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但行业管理尚不完善,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着协调脱节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应加强政府在旅游市场治理、旅游开发、旅游促销、旅游市场调查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加强政府主导功能的观念在旅游行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均有所体现。如张广瑞(《旅游业行业管理:能否改“定点制”为推荐制》,《中国旅游报》,1997.4.22)、陈卫民(《“定点制度”与中国旅游业行业管理前景》,《旅游理论与实践》,1997.3)对现行的具封闭性的“定点管理制度”进行评说,提出应建立开放的行业管理体系,改“定点制”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推荐制”。韩健吾《试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7.4)提出景区应建立与商品生产经营相适合的企业化管理体制等。

3.分析现有的旅游市场的法律环境,提出应加快国家和地方旅游立法步伐;同时,运用已有法律来保障旅游企业经营和旅游消费者利益的研究有所加强。其一,赵林余对《旅游法》的起草工作表示关注,他认为《旅游法》起草的关键在于明确旅游法的调整对象(《旅游法调整对象研究》,《旅游科学》,1997.3)。更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市场法律环境的分析。王健《论中国旅游业的法律环境》(《南开经济研究》,1997.1)指出,中国旅游业法律环境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如基本法尚未公布、现行的旅游各法规中有相互冲突的规定并缺少横向法律关系等弊病。他提出需进行系统调研,制定一系列调整旅游业的新法律法规,以完善旅游市场法律环境。鉴于一些地方性旅游法规陆续颁布实施,高舜礼《对当前地方旅游立法问题的初步探讨》(《旅游调研》,1997.5)提出应加强对地方旅游立法的指导,使地方旅游立法立足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对一些尚未有旅游地方性法规的地区来说,呼吁建立和完善本地旅游市场法律体系就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巩富文(《发展陕西旅游业的立法对策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7.3)、莫伟(《试论旅游市场的法律规范》,《学术论坛》,1997.2)对陕西、广西旅游市场立法的探讨较具代表性。其二,目前旅游消费者日益成熟,在旅游活动中,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日益引起人们注意。鲁澎《企业承诺服务的法律性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5)指出,企业承诺服务是一种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上具有民事责任性质,所以,企业的承诺一定要实事求是。刘敢生《论旅行社侵权的民事责任》、武彬《略论包价旅游手册中法的规定性》(《旅游学刊》,1997.4,1997.6)皆立足于企业的角度,阐述了应如何运用法律的手段,改善经营策略,避免产生纠纷,显示了旅游活动中法律意识日趋强化的态势。此外,作为健全旅游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手段的其它论述也有不少,如王尔康撰文提出,我国旅游业需采取措施,把旅游交易纠纷的处理由行政裁决逐步过渡到交易合同制(《我国旅游业需要推广交易合同制》,《旅游学刊》,1997.3)

4.旅游标准化工作研究更贴近我国的国情,体现出务实的精神;规范旅游统计标准的建议也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的共识。其一,1997年2、3期《旅游学刊》先后刊载了一系列有关标准化主题的研究文章。彭德成《市场经济与旅游标准化工作》指出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他认为目前应加强基础性服务质量标准和重要管理标准的制定。王大悟《中国旅游服务标准化研究》指出顾客是服务质量体系的焦点,从整体上说,标准化建设是中国旅游业的当务之急;而从微观来说,一些确已建立完善规范标准的旅游企业则应积极探索如何为旅游市场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王坚等人的《ISO9000国际标准与涉外旅行社业务》从旅行社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论述了旅行社产品的国际标准生产过程以及它对提供产品质量所具有的重要性,建议我国旅行社应尽早与国际标准接轨。此外,肖洪根(《我国旅游中文化特有事物名称英译标准化、规范化设想》,《华侨大学学报》,1997.1)提出从翻译处理技巧和加强宏观管理着手对在旅游景点地名、中餐名等特有事物名称英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其二,在“‘旅游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专家座谈会”上,邱晓华、郭继严等人提出目前旅游统计体系还存在一些模糊问题,如如何界定产业范围、怎样计算投入产出、如何统计旅游业的影响程度等,这些都关系到旅游业的更快发展。在“提高我国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讨会”上,范家驹也提出现行的统计分组口径无法取得量化指标,他建议旅游部门与统计部门合作,以大旅游观念为指导,用系统工程方法,开展建立独立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以形成一个能反映和指导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的科学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同时他还介绍了上海市在这一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在“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郭来喜等专家认为,我国在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等基础理论上也还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的现象,造成资源调查和有效统计的困难,对此,需深入研究有关概念的科学界定。

二、旅游经济研究日趋深入,市场成为被关注的核心,分析市场动态,研究消费者需求,提出企业经营的策略,以求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分析国内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改进的对策并对旅游发展的态势作出预测。《从需求角度看现阶段国内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徐菊凤,《社会科学家》,1997.2)、《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国内旅游》(张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国内旅游管理再研究》(岳祚茀,《旅游学刊》,1997.3)等文章从剖析国内旅游在管理及食、行、住、娱等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提出发展国内旅游仍需采取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规范产品市场,转变观念,加强信息沟通,增加有形、无形供给并改善供给质量等策略。张文、刘菲(《“九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5)指出,未来几年内国内旅游业发展速度将放慢,增幅趋缓。刘德谦等人则预测,国内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只要认真解决症结所在,新一轮增长是可望实现的(《对当前国内旅游走势的试分析》,《旅游学刊》,1997.1)。

2.摒弃不正当竞争手段,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近两年,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已经到了需要刻不容缓地加以解决的时候。“第五届旅游科学理论与实践全国学术研讨会”(注:1997年11月25日至28日,北京。由《旅游学刊》编辑部、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研究室、北京旅游学会共同主持召开。13省市有关专家54人出席会议。《旅游学刊》1998年1期载有该次会议主要发言摘要。——作者)也将市场竞争作为主题(以下未注明出处的观点均源自该研讨会论文)。除了从理论的角度对旅游市场进行分析(韩玫丽,《论旅游市场竞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外,研究者们更多地探究了解决旅游业中不正当竞争应采取的方法、手段。申葆嘉等人指出在市场经济起源之初,不正当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应采取法制基础上的市场宏观调控手段加以解决。王永忠认为,除行政手段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在竞争中树立和培养起市场营销观念并能充分运用分析、计划、控制、管理等有效手段,提出了建立企业间的长期交易关系的策略(《论旅游企业间的长期交易关系》,《南开经济研究》,1997.6)。王大悟从宏观角度对不正当竞争进行反思,提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计划推动和市场诱惑的双重导向,造成了投资和经营行为的扭曲。黎明指出要摆脱削价竞争手段,就要加强内部管理,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拓新的目标市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摆脱削价竞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旅游报》,1997.7.24)。魏小安(《中国饭店业的竞争形势与经营对策》,《中国旅游报》,1997.11.24)、戴国庆等(《削价竞争对饭店业的影响及策略》,《旅游科学》,1997.4)从饭店业经营的角度,王正华、储九志(《旅行社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旅游科学》,1997.4)从旅行社的角度,皆对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3.对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研究更为细化,旅游新产品(线路)的开发、设计和旅游商品开发研究受到重视。其一,调查分析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把握市场动态。戴斌(《旅游供给:两个初步的模型》,《南开经济研究》,1997.2)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典型分析方法归纳了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特性,并在效用最大化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两个初步的模型,这一研究为更好地分析旅游者出游条件提供了新的手段。一些报刊采用调查的方法,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如《北京市民郊游调查》、《上海人旅游心态面面观》(《中国旅游报》,1997.1.30,1997.7.31)及《调查北京国内游客》(《中国青年报》,1997.3.1)等;而陆林的《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人文地理》,1997.1)、吴必虎等人《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地理学报》,1997.3)则是在更系统的分类角度上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的分析,这些调查和研究为旅游经营者把握旅游客源市场的运动特征,更好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规划和提高服务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其二,更新旅游消费观念。1997年4、5期《消费经济》发表了唐未兵(《论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翟辅东(《旅游消费问题浅议》)等人论述旅游消费的文章,指出应更新旅游消费观念,使旅游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有一个更大的提高,并要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素质,使旅游消费形式向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其三,改变单一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类型。面对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研究者设计、组合了多种新型旅游产品。比较典型的如裴泽生等对工业旅游的论述,刘振礼、卢云亭等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张广瑞、李英雄关于中国语言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及杨文棋对佛教专项旅游线路的设计等。其四,探讨旅游纪念品的出路。对目前旅游纪念品市场不振的状况,1997年11月26日《中国旅游报》组织讨论旅游纪念品路在何方,张融提出特义的、有品味的旅游纪念品应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及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温子吉指出创意流于平淡和流通环节中难形成规模生产、先期投入不足是旅游纪念品生产不振的主要原因。丁季华从上海实际出发指出,上海的都市旅游要发展,首先要让旅游商品跃上一个新台阶,上海应成为旅游商品的集散地。此类文章还有李明德、谭良方《对发展北京市旅游购物品的思考》(《旅游学刊》,1997.4)等。

4.对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重点体现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的研究,如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客源市场,争创优质名牌等。其一,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和行业管理机构对企业经营体系调整的引导,树立新的经营策略已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旅行社业应进行调整,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实现网络化的目标(杜江等,《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旅游学刊》,1997.4)。窦群等对旅行社集团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旅行社集团化的原则和组织形式应按照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来建立,实行股份制改造(《当前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探讨》,《旅游科学》,1997.3)。郑烘等人(《浅议旅行社企业制度改革的运行模式与方向》,《中国旅游报》,1997.5.15)及郭稆仁(《论国旅集团的发展战略》,《中国旅游报》1997.2.17)从企业运作的实际对经营目标调整进行了阐述。此类文章还有史国祥的《论旅游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与饭店业经营》(《旅游学刊》,1997.5)等。其二,将提高服务质量摆到重要位置。一些专家从改变服务质量观念(王文君,《论中国饭店业质量观念的更新》,《旅游学刊》,1997.1)、实施名牌战略(许卫华,《实施“锦江”品牌战略》,《旅游科学》,1997.1)、加强饭店软件系统的运用(马润洪,《饭店MIS开发的危机与突破》,《信息与电脑》,1997.3)、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石世珍,《接待型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旅游科学》,1997.3)等各个侧面对饭店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提出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三,分析客源市场,正确定位,并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积极促销,抢占市场。如钱炜《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定位与再定位问题》(《旅游学刊》,1997.5)、吕广言等的《旅游年话旅游广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徐菊凤等《国内客源:星级饭店竞争新热点》(《中国旅游报》,1997.11.27)、戴国庆等《从互代关系看上海旅游饭店的现状和发展》(《旅游科学》,1997.2)等文章都比较典型。

5.区域旅游研究体现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所具有的指导作用的特点。目前,各地对本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研究已深入到旅游领域的方方面面。仅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所载目录索引为例,就列有25省(市)有关该地旅游产业定位、市场与营销策略分析、资源开发、发展现状、市场培育、旅游产品、旅游文化资源等多方面的研究文章53篇。此方面研究中有两个特点比较突出:其一,区域旅游研究更注重于对区域旅游发展新思路的探讨,注重于对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分析,注重于对区域旅游产品的组合和共有客源市场的分析。如赵西萍等人提出,要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就要改善旅游业自身素质,提高旅游经济与当地经济的融合程度,加强旅游接待地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区域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旅游科学》,1997.1)。张慰冰(《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 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旅游学刊》,1997.4)、明庆忠等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旅游学刊》,1997.6)提出,发展区域旅游,需采取产品互补、整体设计、线路沟通、联合促销、营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和特色等措施。此外,翟辅东对编制区域旅游规划的方法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1)、马勇等对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的研究《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研究》(《旅游学刊》,1997.4)都为更深入地从事区域旅游实践活动提供了新思路。其二,注意对地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一些学者结合具体地区的具体情况,指出旅游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蔡雄等(《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家》,1997.3)、潘健等(《旅游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当代》,1997.1)、高舜礼(《旅游开发扶贫的经验、问题及对策》,《旅游学刊》,1997.4)等分析了旅游扶贫中存在的诸如人才短缺、思路狭窄、规划设计不科学、产品配套程度差、行业管理较薄弱、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宣传促销困难等种种问题,指出在旅游扶贫中应统一观念,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一些专家还进言,旅游扶贫要有所把握,不要为发旅游财而破坏环境,并要采取措施,防止当地社会道德水准下降。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更加深入,剖析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积极寻求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首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注:1997年12月14日—16日,北京。由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共同组织召开。60余名相关专家参加研讨。1998年第3期《旅游学刊》载有此次会议综述。——作者)上的54篇论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下文中未注明出处的观点均见该研讨会论文)。

其一,旅游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先导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者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对生态环境依存度很高的产业,宏观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比其它产业更直接、更显著;而精心规划管理的旅游业能促进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优化利用。其二,论文作者们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指出,资源供需失衡、生态系统破坏、国民环境意识淡薄、旅游文化品位不高、旅游科技发展滞后、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对此,专家们研讨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此外,魏小安提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他认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完全有条件达到三个效益的统一(《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旅游调研》,1997.9)。其三,对旅游资源精心合理规划,科学开发,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业的潜在环境和经济利益,同时使可能发生的环境或文化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崔凤军等对旅游承载力指数的研究、罗有贤等对旅游客源动态平衡的探讨、马波对旅游地开发中应注意加强文化调适的建议,皆体现了这一主题。其四,澄清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误区,实施旅游科技化发展战略。如吴传钧等指出应澄清资源认识上的误区,建立旅游资源忧患意识;匡林提出应澄清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中心论”和“经济中心论”思想(《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南开经济研究》,1997.2);张广瑞认为应澄清对“生态旅游”的模糊认识,明确生态旅游不是大众旅游;郭来喜、尹泽生、马勇等则主张应澄清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中的模糊认识,要建立明确、简捷的中国旅游资源应用分类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制定旅游科技化发展战略。其五,研究者们还从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科学旅游、发展旅游教育、开展信息交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等多角度、多侧面对引人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见解。

四、旅游文化研究侧重于对具体的旅游经济活动的审美内涵的挖掘;而围绕保持旅游学科一级学科地位所做的关于旅游学科建设的研究也成为1997年旅游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两年,旅游文化研究不仅停留在对抽象理论的探究,许多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对具体的旅游对象和活动的审美价值的挖掘,突出地体现出文化研究已与旅游“六要素”中各个环节连在一起的特征。其一,对旅游文化特质的研究有所突破。贾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体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复旦学报》,1997.3)。这一观点揭示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对旅游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许宗元(《论旅游的美学本质》,《学术研究》,1997.4)、庄志民(《论旅游的和谐之美》,《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3)等人在旅游审美研究中提出了旅游的美学本质在于和谐的观点。此外,王立、刘卫英、卢善庆等还对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我国古代旅游美学特色等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其二,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研究是1997年旅游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已经形成。陶思炎提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是旅游文化的一个范畴(《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1997.2)。温锦英提出,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3)。薛群慧、张晓萍提出,在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时,要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大多数论者都谈及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的原则,应防止被同化、庸俗化。许多学者结合具体地区的民俗、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分析、评价,论述开发和保护的措施;有的还进行了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的设计。如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人文地理》,1997.3)、郑凡《旅游业中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云南社会科学》,1997.2)。其三,用文化的观点来审视具体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包括旅游产品及旅游企业的经营。如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设计(王军,《论旅游开发中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旅游研究与实践》,1997.1);如对名山大川等具体旅游景点中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挖掘以及对历史现象从旅游文化角度进行阐释,前者

如范能船《山水意识与旅游文化》(《上海大学学报》,1997.4),后者如许宗元的《徽商与旅游》(《安徽大学学报》,1997.3)。此外,文化的观点还贯穿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如对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也有不少独到的论述。申葆嘉《论酒店产品和产品质量的文化内涵》(《旅游科学》,1997.1)指出,人是酒店产品质量管理的出发点,酒店行业产品是一个开放的包含有一系列社会因素在内的复杂产品,其质量的提高,包括社会诸因素的水平和素质,其中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不能忽视。

随着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研究愈来愈深入到其核心内容。《旅游学刊》继1996年出刊《旅游教育增刊》后,再次以专刊的形式推出了1997年旅游教育增刊。《增刊》24篇论文中除了有“全国旅游高等教育研讨会”(注:1996年11月4日,杭州。由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主持召开。36所高校4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旅游学院赵鹏同志提供了该次会议的论文,谨致谢忱。——作者)及“全国旅游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注:1997年7月28日至8月4日,苏州。由全国旅游教学研究会(筹)主持召开。54所高校的7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旅游学院王慧云同志提供了该次会议的论文,谨致谢忱。——作者)的部分论文外,还有一些专题约稿。这些论文反映了旅游教育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旅游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及旅游教材、教法探索上的研究成果。其一,旅游教育发展研究。陶汉军对我国旅游教育发展阶段进行了回顾,并将之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规范化标准化阶段。他指出,旅游教育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结构体系(《旅游学刊·旅游教育增刊》,1997,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见《增刊》)。喻学才通过对上海高等旅游教育现状的剖析,指出规范化是高等旅游教育的必由之路。丁力等指出我国旅游教育应该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为对旅游教育质量的追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其二,确立旅游学的学科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旅游学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教育和学科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尚不稳定,旅游学科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申葆嘉、郝索(《论旅游学科》,《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明庆忠等人分析了旅游学科尚不成熟的原因,如发展时间尚短、方法论尚无重大突破、研究力量薄弱、观念意识不适应等。他们指出,旅游学已表现出一个独立学科应具有的条件、结构特征,将有着明确科学界定和雄厚物质依托的旅游学划归哪个学科都是不适当的,应增设旅游学这个一级学科。吴必虎等人通过有关社会对旅游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及旅游研究和旅游教育的综合性特点的研究,提出,旅游学科地位的确立和旅游学科中教育结构的构建,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用单一学科目录来硬套旅游学科教育或科学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明庆忠对旅游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界定和申葆嘉对旅游学科的学科分支构成的论述都为旅游学科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探索。此外,陈宗海提出推进中国旅游学的研究需要加强

对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发展历史、国外旅游文化等曾被忽略的领域的研究,需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旅游学研究浅见》,《上海大学学报》,1997.2)。可见,我国旅游学研究还有许多工作应做。其三,发展旅游教育,要构建合理的旅游教育结构体系。目前旅游教育现状明显呈现出教育体系结构问题,如培养对象的层次结构、地区之间人才需求量与教育储备量的空间结构、不同培养层次的课程设置结构等方面不尽科学、平衡。在关注旅游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同时,旅游高等专科教育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也随着它在实践中地位、作用的提高而引人关注。如张文祥对旅游高等专科教育性质与特征的探讨(《关于旅游高等专科教育性质与特征的探讨》,《旅游科学》,1997.1),他提出旅游高等专科教育属于技术教育范畴,要从培养适应旅游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探寻旅游高等专科教育的特色及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王美提出,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显得更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他提出了应明确培养目标,转变观念,强调面向一线。其四,旅游教育界的实践者们从旅游专业建设、高校旅游课程体系改革、旅游教学实践、提高旅游教育质量、旅游教育优化模式研究、旅游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等目前旅游教育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如赵鹏提出学科专业调整与完善是推进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常殿元、罗兹柏、杨啸林等人对旅游管理专业、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的分析、设计,马勇等人对“三位一体”旅游教育优化模式研究及李力等人从“教产一体”出发,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论述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教育研究的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在旅游理论研究、出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等其它方面也出现不少引人关注的成果,在此不再详释。综观以上可见,我国旅游研究正在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宏观与微观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让我们鼓舞的是,一方面,旅游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及时得到关注,理论的预测性、指导性不断增强;而另一方面,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不乏执着的探索者。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理论的建设来说,这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标签:;  ;  ;  ;  ;  ;  ;  

1997年中国旅游研究述评_旅游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