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废旧工矿区的改造研究论文

甘肃省金昌市废旧工矿区的改造研究论文

甘肃省金昌市废旧工矿区的改造研究

张京娟 ZHANG Jing-juan;潘洁 PAN Jie;王昀 WANG Yun

(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庆阳745000)

摘要: 工矿废弃地改造是以生态修复、生态景观重建为基础,进而进行废弃工矿区改造升级和与产业升级对接,如何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成为废弃工矿区改造发展的重点任务。本文以金昌市的废弃工矿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工矿区改造经验,在分析金昌市工业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对工矿区改造的满意度。对比分析现有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的建议。

关键词: 废旧工矿区;改造;金昌市

0 引言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地理位置跨过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造就了优越的成矿条件。金昌市工业发展主要以镍矿、铜矿、铁矿等为主。近年来,金昌市工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部分工矿区资源开发殆尽,成为废弃矿区。2019年金昌市市区共有废弃矿区8处主要为镍矿,铁矿。其中位于金昌市西南的镍矿矿坑、东南的金水湖景区的矿渣堆积地和北部的尾矿坝都已经完成矿区改造。金昌市作为全国95个地级老工业改造城市之一,在废弃工矿区改造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金昌市已经完成改造的金川矿山公园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地居民和游客对改造完成的矿山公园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同时结合金昌市城市色彩及地方文化特色,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意见,使得改造能够成为以人为本,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同时与城市色彩相融合的城市重要旅游资源。

1 废弃工矿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金昌废弃工矿区的生命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重新焕发着生机,但在对废弃工矿区改造的同时由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1 同质化现象严重,景观营造与城市风格不协调

如今工业旅游的兴起是众多旧工矿区改造常用的方法,工业资源转型成为旅游资源,丰富了游客见闻的同时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但是金昌开展工业旅游的过程中创新不足,和我国其他工业城市相比存在大量的同质化现象。将本来富有工业特色的地方强制性地加入改造元素,缺乏对城市本身特性的考虑,而且金昌在景观营造上与城区其他部分存在脱节问题;金昌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城市西北部的西湖,花卉博览馆,紫金花海,植物园均以花为主题,但是国家矿山的改造与金昌旅游主打的紫金花城并无关联。金昌市城市主色彩依托市花——紫金花以紫色为主,而矿山公园的色调以绿色植被为主,穿插红色,与城市整体风格不协调。

1.2 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金昌矿山公园已经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但是由于距离市区较远,仅有1条公交线路,交通不便,本地人游玩时大多采用自驾的方式,而外地游客前往有很大的困难;矿山公园与市区及其他景区距离较远,酒店、餐饮等设施欠缺,不能满足游客的吃、住需求。

1.3 改造成果外观呆板没有创新性

通过调查分析,部分游客对工矿公园改造后的成果表示过于呆板陈旧,如在阶梯上方的梯形建筑小品,造型比较中规中矩,而且其处在矿山公园的置高处,如遇下雨或高温,镂空的设计无法遮挡阳光和雨水,实用性不高。而且园区内只是将之前挖矿用的吊机和运输用的火车作为小品放置在园区内,供游客拍照,较单一,未能在设计中明确的体现特有的矿产元素,景观风格也与矿产文化契合度不高。景观排列形式单一,容易视觉疲劳。

1.4 科学教育形式单一,文化内涵不深刻

在交通方面,现在通往园区的只有6号线路的公交车,而大家出行也多选择私家车出行而且园区内面积较大,如果从头到尾的浏览所费时间较长,所以城市应该增加通向矿山公园的线路,在园区内,也应该开设游览车,让游客能够完整浏览整个公园景色。要做好标系统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更好的引导人们进行游览,增设垃圾箱并且分类设置。对公园内配套设施,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二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成立公园管理专职机构,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三要加强日常管护工作,对于公园内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对园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及时维护与更换,保护公园坏境。同时在周边增加相应的餐饮和酒店设施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2 改造策略

2.1 创新改造理念,与城市主色彩协调

首先,创新废弃工业区的改造理念,切忌盲目跟风。创新理念重点在于明确城市规划和改造后的区域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功能定位。国家矿山公园被定位成金昌旅游的“三区,四园,一中心”之一,现在金昌景观绿化主色彩为紫色,而现有园区紫色较少,可以在原有八座山种植绿色植被的基础上,增种金昌特色花卉,紫色的薰衣草或者更易成活的马鞭草,同时在园区内的一些休闲场所在有的空地可以放一些建筑小品帮助色彩搭配。在植物的选取上考虑不同生长时期和季节的外观特性,免去除了夏天,公园一片荒芜的景象。对于园区山上的一大片红色系景观,也可将不同颜色的草木花苗间隔种植在一起,形成视觉的享受。

2.2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改建后的废弃工矿区承担一定的科学教育功能,通过参与工矿区的活动,参观工矿区的展示,了解矿业知识,了解当地的矿业发展历史。但现有改造仅为短暂的着装参观,缺少参与性的活动和项目,游客不能真正参与其中。同时对龙之谷矿坑的改在处于初步阶段,建设仅有观景台和道路,内部其他规划建设均缺失,游客体验感较差,科学教育意义较弱,失去了工矿区原有的价值。

我最喜欢的NBA球员是科比·布莱恩。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带领美国队夺得金牌,重回世界第一。在一次记者访谈中,一位记者问科比:“你是怎么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的?”科比笑着说:“你见过凌晨四点半的洛杉矶吗?”原来,科比在球场上所向披靡的身影后,是他在凌晨四点半别人还在睡觉时开始的无数次的练习,他的双手也因这高强度的练习严重变形。他付出的汗水又有谁能体会?

2.3 增加本地特色,合理利用工业遗迹

整个矿山公园里面最有存在感的就是最大的露天矿坑,所以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在矿坑最底部设计矿坑花园,考虑到矿坑底部的特殊性,用水环境和硬质铺装以及塑胶材质的草皮结合,中部的球状建筑物可作为一个历史展览馆与科技馆,与当地历史机构合作,保留工业精神,而且也可以在里面设置有关采矿挖矿的游戏和体验,这样做不仅合理的利用了矿坑,同时也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由于矿山公园是一个废旧矿区,仅仅改善生态坏境,建设绿色旅游区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打造出有自己本身的文化项目,比如矿山公园是以废旧矿区改造的,所以可以在原有的矿道矿坑上加以改造,并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将其做成一个文化观光体验项目,既可以让人们体验真正的采矿工作,既发扬和传承了当地工业文化,还可以以此作为宣传卖点来增加旅游吸引力。旅游者可以亲手开启机器并且观察机器如何运转,并穿上矿工服到矿井中体验采矿的过程。在充满工业活动的氛围中,参观工业展品,体验工矿过程,这种参与式的展示方式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单纯参观模式,让人们自身体会,从而得到有趣味性的学习。另外,注重保留工业区精神的传承。场所精神是一种对城市的特性和本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政府可以通过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将其与其它产业相结合,做出属于自己的工业城市的特色,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氛围。

通过激光扫描逆向反求出试验加工零件的形状[6],与模拟和理论形状作对比,得出实际与理论、模拟回弹后的对比图如图6所示。实际加工形状与模拟回弹后的形状最大误差0.63mm,相对误差不超过5%,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2.4 有机结合景点与特色活动,增加旅游吸引力

目前景区内活动较单一,只有让游客浏览矿洞并体验采矿工作的一项活动,且不常向民众开放,园区内也没有其他游乐设施,无法吸引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娱乐项目非常重要,它利用了原本的特殊特色,创造出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活动场所,增加旅游中的趣味性,创造轻松奇特的工业遗产旅游氛围,所以可贴合矿洞矿坑的特殊地势,开展空中滑索,地心探险,逃离地心等特色娱乐活动。同时,矿山公园里经常会举办越野赛,但是却没有相应的体验项目,园内同样可以增加相应的设施,将其作为吸引游客和宣传的亮点。通过打造特色活动和体验项目,使矿山公园焕发新的生机。

GGAG晶体是用Al3+取代GGG晶体中部分Ga3+获得的一种晶体,通过掺杂Al3+,可以改善GGG晶体生长过程中偏心生长和铱金损耗严重等缺陷,同时降低晶体的原料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掺杂增强了晶体的静态晶体场,有利于掺质晶体光谱的非均匀展宽,从而利于超快激光的产生[10].

参考文献:

[1]常江,罗萍嘉.走进老矿——矿业废弃地的再利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84-96.

[2]常春勤.工矿废弃地旅游景观重建动态过程及其效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22-28.

[3]王希智.城市矿山区景观化再生方法[D].同济大学,2008:55-62.

[4]冯娜.废弃矿山的景观重置[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5(6):1-4.

[5]江升.国家矿山公园综合产业模式及经济发展——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矿山公园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14-66.

[6]廖程浩.阳泉煤矿开采的景观生态效应和生态修复研究[D].清华大学,2009:22-56.

[7]刘长武,申荣喜,潘树华.矿山废弃地下空间的危害与利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8):1373-1378.

[8]刘丽.矿业废弃地再生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13-24.

[9]刘小平.平顶山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建设的思考[J].河南林业科技,2014,34(1):53-54.

[10]李永庚,蒋高明.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4(1):95-100.

[11]雷汉发,宋美倩,王子平.唐山:生态矿业升级,重建青山绿水[N].2009-07-24(8).

[12]任钊.乌海矿业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5-30.

[13]单雾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一工业遗产的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6,14(4):14-25.

[14]石秀伟.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优化配置及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13-24.

[15]武红艳.浅析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及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10,11(3):77-79.

Research on Reconstruction of Waste Industrial and Mining Areas in Jinchang City,Gansu Provinc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Long Dong University,Qingyang 745000,China)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and mining wasteland is bas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and the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bandoned industrial and mining areas and docking with industrial upgrading.How to achieve the dual goals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key task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bandoned industrial and mining areas.This paper takes the abandoned industrial and mining area in Jincha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draws on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and mining area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dustrial parks in Jinchang City.And it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transformation,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waste industrial and mining area;transformation;Jinchang City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29-0053-02

课题项目: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名称:新常态下庆阳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措施研究,编号:GGLD-2009-053。

作者简介: 张京娟(1988-),女,甘肃庆阳人,陇东学院理学硕士,讲师,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人居环境研究。

标签:;  ;  ;  ;  

甘肃省金昌市废旧工矿区的改造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