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堵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张朝霞

张朝霞

湖北省武穴市妇幼保健院 435400

【摘 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30 例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6.71±28.19 min,对照组为85.49±25.52 min,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0.62±6.71 mL,对照组为62.83±7.11 m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为76.67 %,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操作较为简便、术中出血量少,手术风险低,可有效疏通患者的输卵管,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理想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进和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目前社会上又出现了生小孩的风潮,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低龄人流等因素,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育龄女性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临床研究发现,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导致女性不孕最为主要的原因[1],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宫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输卵管阻塞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即对我院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使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30 例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3~41 岁,平均年龄33.78±2.14 岁,13 例有妊娠史,17 例无妊娠史,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3.94±1.74 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2~45 岁,平均年龄34.06±2.51 岁,14 例有妊娠史,16 例无妊娠史,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3.82±1.69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和/或子宫输卵管造影均确诊为输卵管近端完全闭塞;② 患者对手术治疗无禁忌症;③ 患者自愿接受宫腔镜联合Cook导丝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 排卵障碍患者;② 存在严重内、外科疾病患者;③ 男性不育所致不孕患者;④ 存在严重消耗性疾病患者;⑤ 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即在患者月经结束后3~5 d进行手术,术前常规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取膀胱截石位,采用三孔法进行常规腹腔镜操作,建立气腹,并将腹腔镜置入,通过腹腔镜对患者的腹腔、子宫、盆腔和卵巢进行观察,观察输卵管的形态、质地、走形和周围的情况,使用宫腔镜对患者宫腔的形态、内膜的生长情况、两侧输卵管的开口及宫腔肌壁的顺应性进行观察,对于宫腔内存在不全纵膈、息肉,则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将纵膈、息肉切除,恢复宫腔的正常形态,使双侧输卵管开口暴露,对于腹腔镜见盆腔粘连的患者使用松解术,尽可能恢复输卵管的正常解剖位置[2],对于伞端粘连呈盲端的患者行造口术,并进行扩张,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宫腔镜向患者的输卵管中置入Cook导丝,导管置入的方向应与输卵管开口的方向尽量保持一致,导丝移动至输卵管间质部时应尽量推进导管,阻力较大时,可轻柔的反复插入导管数次,直至阻力消失,有轻松感后将Cook导丝退出,并通过导管推注美蓝混合液(5 mg地塞米松+10 mg 亚甲基美蓝+8 万单位庆大霉素+5 g α-糜蛋白酶+20 mL Nacl溶液),以避免出现再粘连,并对患者输卵管的疏通情况进行观察,腹腔镜下可见输卵管伞端流出美蓝混合液,推注过程中无明显阻力,推注完成后输卵管未出现明显膨胀,宫腔镜下未见大量美蓝混合液逆流,则证明输卵管通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7 d再次使用美蓝混合液对输卵管进行通液,下次月经结束后3~5 d,同法进行输卵管通液,以巩固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进行治疗[3]。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一般手术情况主要考察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治疗效果评价,治愈:治疗后患者顺利怀孕,且未出现异位妊娠;有效:治疗后患者虽未怀孕,但是输卵管恢复通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输卵管仍未恢复通畅。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法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新方法,其结合了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的特点,术中通过使用宫腔镜可清晰识别患者的输卵管口,从而有利于提高套管插入的成功率,手术中所使用的Cook导丝表面具有超滑涂层,且前段圆钝柔软,可有效减少输卵管穿孔的发生,同时导丝也可直接作用病变部位,输卵管疏通后将药液注入输卵管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局部药液浓度,充分发挥抗炎效果,再者在宫腔镜下对粘连部位进行松解、分离,对于继发性不孕患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法操作方便、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安全性良好;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法可有效疏通患者阻塞的输卵管,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理想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瑜,韩玉芬,王志勇,等.126 例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术后疗效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141-143.

[2] 刘传伟,宫腔镜.腹腔镜联合Cook 导丝治疗输卵管间质部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2,33(35):7732-7733.

[3] 谭久娣.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8):111-113.

论文作者:张朝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堵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张朝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