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现状分析论文_谭兰英, 唐子为,李雪梅(通讯作者)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危急值报告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现状和优化的设想。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01月-12月的危急值报告接收的项目、有效转达和处理经治时间及效果等原始资料登记、结合实际临床患者的危急状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接收的危急值有缺项、有效转达和处理的时间和效果记录不完善。结论 规范落实重症医学科危急值报告的内容、缩短有效转达和处置时限。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促进疾病转归良性发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危急值;报告;处置;时限;疾病转归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observe(critical illness observation technology)in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Randomly 84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2 patients each group of 90 cases.Was giv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nursing observation technique,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underwent "observe" technology,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in the theory test and two rescue time,success rate,mortality,complications,nursing accidents,occupancy time in ICU,cost index.Results Scores of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dicators of the patien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Strengthen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clinical manifestation,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examination,drainage tub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and other critical observation of training.Disease is the outcome of good fundamentals.

[Key words]Clinical nurse clinical nursing observe Observation technique Disease outcome

“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顾名思义就是表明患者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做出处理扭转当前的危急状况,就会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上涵盖各种血液生化检验和各项辅助检查。我科自中国医院协会提出“患者安全目标”后落实实施了其中之一“危急值的报告制度”。现选取2015年01月-12月间期的危急值报告接收的项目、有效转达和处理经治时间及效果等原始资料登记、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为“三甲”医院,近5年间我院因新住院大楼落成和投入临床后总床位由1100张扩增到1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750张。我科为综合性重症医学科,实际床位32张,全封闭层流病区,其中负压病房独立单间5间,2人间2个。承担救治院前及全院各科的急危重症患者任务。床:护=1:2.5。其中N4:N3:N2:N1:N0=10:20:24:36:15。本科:专科=85:15.收治的涉及内、外、妇产、儿、肿瘤、感染科各病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呼吸、心血管、普外、神经内外科、骨科、妇产、消化、儿科、肿瘤和感染等患者。床旁都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辅助球囊、输液泵、微量泵、中心供氧和负压吸引。另有血液净化机2台、动脉血气生化仪血糖监测仪各3台、电除颤仪、床旁照片机、心电图机、纤维支气管镜等1台。医师均能熟练的进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切开)术、中心(深)静脉置管术等。能熟练的进行无创心排监测、有创动脉及CVP监测和CRRT、TPN、纤支镜等治疗。床位使用率89.83%,抢救成功率86.47%,死亡率4.9%。

2 危急值报告临床实施方法

我院的危急值报告目前现在是:辅检部门以电话报告为主要工具。报告本内容涉及时间、患者姓名、住院号、监测项目结果,报告人、接收人(医生或护士),转达医师、处理医师、处理效果。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列表统计:按逐月分类。包括:日期、科别项目、接收和处理时间、效果、收受转达和处理人等,利用公式计算出各项百分比和12月的月平均百分比。

4 结果分析

2015年01月-12月间期的危急值报告接收数目达9818条。报告从高依次递减的是:血液生化化验室、放射科、CT(MRI)、心电图室、超声科、输血科、其他科缺如。血液生化化验是依次递减的是:WBC、血(痰培养)、血糖、血小板(/L)、血K+、血Na+、PaCO2、尿数氮、肌酐、凝血酶原时间(PT)、肌钙蛋白。放射科以胸片的气(血)胸、CT(MRI)以颅内血肿、血管畸形、心电图以心房纤颤、超声科以内脏出血和坏死性胰腺炎性、输血科以HIV(+)等结果为主。其他缺如。(见表1)。

5 讨论

“危急值”出现时表明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2】。各辅助检查部门人员应有危急意识和精湛专业水平,及时识别危急值状况及时回报结果给临床一线。各辅检科人员应熟练掌握本科的危急值指标【3】:血液生化检验危急值指标23个【4】:包括血清钾、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aCO2、PaO2、血糖等。超声室“危急值”项目:急诊外伤内脏器官破裂出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等的危重病人;心脏彩超危急值如心脏增大并合并急性心衰;大面积心肌坏死;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等。影像科“危急值”设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脑疝、急性脑积水,颅脑CT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脊柱、脊髓疾病以椎体粉碎性骨折等。呼吸系统的气管支气管异物,肺栓塞肺梗死等。循环系统的心包填塞、纵隔摆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消化系统的食道异物,消化道穿孔,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颌面五官急症包括眼眶内异物;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颌面部、颅底骨折。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急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0.20mv(不适宜平板),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扑动、颤动等。放射科“危急值”一侧肺不张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急性肺水肿,心包填塞、纵隔摆动,急性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食道异物(断裂),食管气管漏,消化道穿孔等。临床医护人员得到检验(检查)信息时,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及时抢救患者,挽救患者生命【5】,避免出现严重后果。一线的医护人员要加强危急知识的学习与提高,认识和甄别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潜在的临床意义,及时准确地处理 “报警信号”并做出最迅速的反应。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6】。为保证病人生命安全【7】,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进一步的抢救、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准确到分钟。

6 结论

规范落实重症医学科危急值报告的内容、缩短有效转达和处置时限。正确记录“危急值”使其有据可查,并定期做出分析,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善。及时处理“危急值”提示的危急重症情况,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挽救患者生命,保证病人安全,促进疾病转归良性发展,增加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我院在危急值报告及处理的流程上等都急需优化【8】:系统自动识别危急值,当危急值出来第一时间自动传至医护工作电脑上,并同步发出报警声,在接收处理时报警停止。任重而道远需各方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金兰.检验危急值报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重要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2.33:37-38.

[2]曹艳华,张洁,黄小菲.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104-105.

[3]张警丽,黄超艳,仇珂珂.“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8,3(22):4913-4914.

[4]吴琳娜,李芸,宋锦平,向代群.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的调查分析,西部医学,2011,23(11):2257-2258.

[5]梁冬花,李杏崧,李兰香,周俏华.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0):1299-1300.

[6]周英,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体会(J),当代护士,2012,11:180-181.

[7]吴秀玲,罗玉珍,梁婉珍,黄惠英,黄家萍.“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5:129-130.

[8]段红露,王梅,张春霞,甘敏.优化危急值报告制动化系统的临床应用(J),护理学报,2011,6,18(6B):41-43.

通讯作者:李雪梅:籍贯:四川●武胜.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女,(1968-),大学本科,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28年,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及研究14余年.

论文作者:谭兰英, 唐子为,李雪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危急值报告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现状分析论文_谭兰英, 唐子为,李雪梅(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