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论文

浅谈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论文

浅谈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责任

王维龙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摘 要: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放眼全球,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在欣欣向荣的背后也显现出一些相应的问题。当下,我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作为文化服务者的博物馆,应该主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开展各种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为公众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博物馆;文化生态环境;公共文化服务;责任

博物馆自诞生之初被打上了贵族、精英等文化的标签,到现在广泛的提倡“以人为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累。今天,博物馆早就不是百年前触不可及的高雅殿堂,而是作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化土壤和文化宝库,成为公民学习的终身课堂。当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世界博物馆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各类媒体、影视、游戏文化炽热,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一些西方大国持续向外输出文化价值观,对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威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对学生来说,有效、准确且富有成效的沟通技能取决于语法和词汇这两大有利条件,可是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却把语法忽视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语言教学,应该强化语法教学,把语法教学作为这个语言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当下所面临的文化生态环境问题

文化生态环境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对应的,是与人民生活、与整个社会发展、与整个民族进步息息相关的大文化空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文化领域特别是文艺创作、文化消费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过度娱乐化的节目,一些炒作的商业电影,众多青少年每天都在娱乐、游戏,这些不和谐现象每天都在上演。

向外看,以美国电影市场和游戏市场为代表的影视娱乐市场正影响着全球影视娱乐行业的发展脚步和其他相关文化领域的前进方向。当我们的孩子每日都被这些内容“熏陶”,我们能渴望他们有什么样的三观呢?不可否认的是,这是西方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冲击,而且它的广度和穿透力都十分巨大。

对内看,当下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奢靡之风的兴起。究其原因,一部分是血液里还流淌着贫穷时对物质生活的渴望,进而一些“先富”的群众们开始了他们所引以为傲的炫富生活,这一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拜金心理的人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下社交媒体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的微信朋友圈除了晒吃、晒喝、晒游玩外竟然找不到其他有意义的东西。

“社会支持”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指的是个体去寻求广泛的、积极有效的社会作用,以使自己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当下,社会的各部门和各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面对种种困难不再是以一敌百,而是寻求互助。对于博物馆而言亦是如此。任何一座博物馆都不能闭门办展,必须加强同其他社会力量的交流与合作。

2 博物馆应该主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服务者应该主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开展各种探索和创新,继承优秀传统,营造自身形象,重视观众参与,增强业界合作和寻求社会支持,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为民众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1 重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西方强国文化输出的背景下,一些小的发展中国家已经主动弱化或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以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为纲,这是十分可悲的。当下我国的博物馆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还要走出去,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人民广泛了解中国的文化。

重视馆际合作,不仅仅是同国内的博物馆合作,更应该放眼于世界,同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展开交流合作。在这一点上首都博物馆就做得十分出色。“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就是首都博物馆和东京博物馆共同组织的,以18世纪的北京与东京为背景,通过两座博物馆所藏近200件(套)精品文物,从大的城市布局规划,到小的百姓生活,再到丰富多彩的城市艺术,多视角、多维度地展示了18世纪盛极一时的北京和幕府时期繁花似锦的江户。这场展览的大合作背景是首都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和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三个国家的首都城市博物馆共同发起的一个国际性博物馆学术研讨会,每年在中、日、韩三国轮番举办,在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三国的文化交流。

2.2 营造自身品牌形象

一方面博物馆的展览应该立足于群众需求且努力打造精品,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另一方面,博物馆应该努力塑造亦师亦友的角色,观众们可以在博物馆里学习、休闲、娱乐或者是参与博物馆的活动。同时,博物馆应关注大众的文化需求,预测文化市场的热点,通过举办相关展览和组织相关活动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的正能量引导。

加强了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2012年200万亩节水滴灌收尾工程、2013年300万亩的主体建设任务和29个粮食作物示范项目主体建设,全年节水7 834万m3,粮食增产2.4亿kg。解决了127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发放移民直补资金3亿元,完成移民扶持项目1 22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1万亩;清理河道垃圾172万m3,封育河道滩地60万亩。

打造自身品牌文化也是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服务、营销自己的一个重要方法。博物馆应该做到最大限度地获取观众包括潜在观众的注意力,去吸引他们的关注。一个展览设计得再怎么优秀,如果没有观众知道它,或是知道的基础上没有兴趣动身,那么这个展览也只是一个办给“自己人”看的展览。

我国博物馆界在每年的世界博物馆日当天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博物馆应重视与周边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广泛融入社会力量进行展览的筹备工作,同时在博物馆内开展多种多样有趣且益智的互动活动,把博物馆的各项服务进一步提升,让观众在博物馆内可以做到身心放松,可以十分舒适地游览博物馆,可以享受这个过程,感受博物馆的文化底蕴。真正使观众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之余放缓自己的脚步,去感受文化带来的乐趣。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进博物馆,看展、拍照、发朋友圈并向我们的潜在观众进行互动宣传。

2.3 重视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增强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观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是博物馆应该关注的重要方向。推出一些与大众生活相关或是符合大众需求的陈列展览,同时组织博物馆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与群众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

“逐行规格化,按列消元”方式可方便地利用这种对称性进行计算。下面用图3上图的5阶对称矩阵进行含规格化高斯消元的计算过程来说明不应用或应用元素对称性形成因子表计算元素的不同。

2.4 增强同其他馆的合作

春节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博物馆里过大年”这一活动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都会举办一些与传统节日习俗相关的活动,为民众提供了十分有趣且意义非凡的过年方式。2019年春节长假,在各级文物部门的组织部署下,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推出上万场精彩活动。如北京多家博物馆举办新春民俗文物展;吉林多家博物馆举办的猪年文化题材展览;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等。

发展传统文化,扶持优秀文化已显得尤为重要。博物馆作为“精神家园”,必须去弘扬优秀文化,关爱人文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文化的力量。博物馆首先要强调的应是文化认同感,这是一种民众对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尊重和引以为傲的归属感。各类文化席卷全球时,我们在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更应考虑如何继承和发扬好本民族文化。

2.5 寻求多元的社会支持

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和耳洞。面对众多的信息,如何选取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大众所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反省的应是文化的意义,或者说我们应该去追求什么样的文化认同。

博物馆寻求的支持有的是政府部门的支持,有的是行业间的支持,抑或是大众等社会团体的支持,而寻求的无非是技术、资金与人力。政府的支持主要是财政拨款和政策扶持,拨款量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博物馆的发展体量。县市级等拨款相对较少的中小型博物馆,更应去寻求其他的社会支持,小到志愿者和文物捐赠者的支持,大到其他企业、行业的支持。2018年的国际禁毒日,作为全国禁毒教育基地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与广州华佑戒毒医院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用三年的时间“馆医携手”,以新姿态一同做好禁毒公益宣传,开创了“馆医合作”的新模式。

当下,民众多样的文化需求早已突破了博物馆自身所能提供的范围。只有积极去寻求多元的社会支持,去开展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多方位开展民众的服务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桂林渔鼓,又称渔鼓道情,是一种说唱曲艺,是湖南渔鼓在民国初期传入桂林后发展起来的。民国初年,湖南的渔鼓艺人南迁桂林定居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渔鼓文化。此后,无论是在桂林的城市中心、郊野乡村或是民族村寨,都有荡漾的点点鼓声。桂林渔鼓汲取了湖北道情、祁阳渔鼓的音乐元素精粹,形成了具有桂北特色的曲艺风格。桂林渔鼓用桂林方言演唱,它是以四句为一组的单曲体、征调式;唱词以七字为一句,总句数为双句,唱时是以四句为一组,来回重复,直至结束;桂林渔鼓作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民间曲艺的结晶,印证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骆越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碰撞和交融的历史。

3 结语

正如2019年博物馆日所宣扬的那样,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要去继承传统、开创未来。当下,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借鉴国外特色文化的同时,一定要肩负起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博物馆作为文化的土壤,应该去播种正确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同时,它也应该成为文化的净水池,帮助人们反思沉淀自己、洗涤心灵。

第一步分类。Thomas J. Hennen Jr将美国各公共图书馆以服务人口数量划分,分为9个级,0k、2.5k、5k、10k、25k、50k、100k、250k、500k(k代表千人),如将人口数为5 000以上10 000以下的划为一类,为保证公平性,只有同一类内的公共图书馆才有相互比较的资格[9]。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单霁翔.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3]陈燮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情怀与智慧[J].上海文博论丛,2012(2).

[4]付鑫.中国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服务职能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维龙(1993—),男,山东临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标签:;  ;  ;  ;  ;  

浅谈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