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化与非智力因素_非智力因素论文

儿童社会化与非智力因素_非智力因素论文

儿童社会化与非智力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非论文,智力因素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儿童自出生以后是如何适应社会,又如何形成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个体,这实质上就是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每个社会必须对它的社会中的儿童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化的目标,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尽管各个社会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对儿童的行为要求有所不同,甚至很不相同,但每个社会使儿童实现社会化目标的途径和动因基本上是相同的。本文着重阐述儿童社会化的特征、过程以及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尤其是对儿童学习的影响。

一、儿童社会化及其特征

1.儿童社会化的涵义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即是每个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儿童掌握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包括多方面内容,如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任何一个儿童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出生时只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只是一个自然实体,还没有成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就是说,初生儿童的心理水平与社会对他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由于社会对人的影响通过各种直接与间接渠道进行,而个人对社会要求的认识与掌握既可能是自觉、积极与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消极与被动的。这样就使儿童的社会化有时是在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中进行,有时则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总之,社会化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儿童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这种要求的过程。不管生活在哪个社会里,儿童的个性总是朝着那个特定社会的要求发展的。因此,社会化是普遍存在的。

2.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教育工作的注意力由“智育中心”转移到“个性全面发展”,特别是儿童社会化方面。它们或者致力于早期教育,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狠下功夫,从小打好社会化的根基;或者把诚实、自信、对集体的认识、责任感、在社会制约范围内的独立性,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或者把社会化人格的培养作为入学准备的条件之一,把儿童个性发展视为极其重要的方面,让儿童在与他人合作的环境中实现社会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要造就和培养一代新人,使每一个儿童健康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体健康、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因此,儿童社会化问题,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令人瞩目的重要课题。许多事实表明,儿童经过社会化,才能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那些对故意被安排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进行研究的结果就很有说服务。如K·戴维斯曾研究过一个名叫安娜的孩子。由于她是私生子,她的外祖父就把她藏在顶楼的一间小屋里,不许她见人。安娜只能得到最起码的维持生存的照顾,不能与更多的人交往,更不能参与社会活动。当她6岁被人们发现时,她不会讲话、走路,不会自己吃东西; 没有与人交往的能力,感情麻木,表情呆滞,对人毫无兴趣。当她将近11岁时,只达到两三岁孩子的社会化水平。这表明,如果只靠纯粹生物学上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使她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方面,作用是多么微乎其微。可见,作为个体的人,不经过社会化就无法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些研究还表明,青少年成才与他们在儿童时期的社会化是否得到良好发展有密切关系。凡是社会化发展不良的儿童,都没有正确信念,感情淡漠,意志薄弱,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儿童社会化的特征

儿童社会化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遗传素质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

动物自身所具备的遗传素质不同于人类,它们虽然长期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也掌握了某些类似于人类的行为方式,但毕竟与人有本质区别。研究表明,猩猩可以学会许多手势语言,可以“交流思想”,但它的学习能力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人类的水平。动物不具备人的发音器官,其大脑皮层没有言语中枢,而人类的大脑皮层却有言语中枢,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言语和文字符号。因此,人的学习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与他人交往,从而实现其社会化的。相反,“狼孩”从小在狼群中长大,当他回到人类社会,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恢复人的行为,除了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外,是因为他体内存在着上代遗传给他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结构与机能。因此,只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这些先天的遗传素质就表现出自身发展所特有的趋势,从而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可见,人类的遗传素质是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特殊素质。它对于人类来说,已经不完全具有生物学意义,它通过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不断受到社会影响,为实现人的社会化奠定生物学基础。

(2)儿童社会化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人们的行为是按照社会规范,通过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过程。推动个体社会化的力量,是能对个体发生影响的其他个人、团体,特别是施行社会化影响的机构,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劳动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也包括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成年人特别是家长、教师及其有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作为个体的人,从呱呱坠地之时起,就与社会、社会机构发生联系,进行交往,接受影响。

(3)儿童社会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儿童通过社会化,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如国籍不同,社会化过程与内容也不同。中国人有勤劳的传统,美国人富有进取性。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其成员一般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倾向,这就是共同性。

但是,每个儿童的社会化又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说,社会化是随着各人所具备的条件而有选择性地形成的。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由于性别、年龄、智力、性格、体质等个人特点不同,儿童社会化也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同卵双生,虽然他们的遗传素质完全一样,但由于他们的出生顺序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社会角色。由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有区别,从而使他们的社会化不完全一样。儿童通过社会化,一方面具备与他所处的社会群体有共同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儿童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过程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发展,形成适应该社会的个性,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等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其中有些过程贯串于个体的一生。

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出生后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要求不同。任何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法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与此同时,个人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作出不同反应,反作用于环境,从而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可见,个体的发展就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新生儿只知道满足生理需要。婴儿在与环境接触中,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并有了交往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最初取决于养育者(尤其是母亲)的关心程度。婴儿在与养育者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意识到母亲能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和愿望,因而产生了对她的高度信赖,建立了最初的人际关系。我们把婴儿与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在情感和行动上持久而有效的联系称为依恋。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婴儿在早期形成的依恋,对他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儿童心理与教育中一个重要问题。1951年鲍尔贝研究了一些过早离开父母,没有在早期形成依恋关系的婴儿的状况: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常常感到不安,缺乏基本的信任感。鲍尔贝据此得出结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40年代曾有不少心理学家研究了孤儿院儿童缺乏早期依恋关系的表现:婴儿很少有机会与人交往,保育员只是每天履行公事式地与孩子接触一下,或换尿布,或塞奶瓶,没有眼对眼的接触,没有亲吻,没有逗乐,没有游戏;社会性刺激极端贫乏,尤其是缺乏母亲的精心照顾,缺乏一种在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积极而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婴儿早期涌现出来的种种需求和感情,都因得不到及时反馈而渐渐减弱;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己的信赖。相反,另一些研究表明,早期形成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和积极的探索行为及交往能力,为儿童社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幼儿期的孩子开始踏入同伴行列。幼儿的同伴经历(即同龄人集体的经历)对其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同伴的活动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大多数幼儿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迫切要求寻找小朋友,加入到同伴中去。而且同伴的数量也随年龄增加。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社会化发展,不仅受老师影响,也受同伴影响。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已从婴儿期的依恋状态,经过模仿与交往,逐渐走向比较独立的活动。这时,幼儿花很多时间与同龄伙伴一起游戏,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虽然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其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随着游戏从平行性转向联合性和合作性,游戏中的同伴关系也由比较疏松的撮合发展到比较协调和有规则的结合。因此,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使其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总之,与同伴交往不仅能使幼儿理解对方的态度和愿望,而且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朋友合作、同伴之间的约束等等。幼儿末期,儿童从与家庭以外的同伴进行交往中或其他社会活动中学到了许多新的行为方式,并且养成了一套行为习惯。这将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儿童进入学校,开始系统地接受正规教育。他们从备受家长和成人保护的幼儿,成为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一时期,儿童对家庭生活的兴趣不大,个体游戏也逐渐让位于群体活动,如班集体、小组或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等,这时儿童的社会道德意识迅速发展。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道德又是一种稳固的心理特征。儿童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这就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表现为个人的道德品质,简称品德。在社会生活中,儿童如果依据正确的道德准则来行动,我们就说他的行动合乎道德;反之,则认为他的行动是不道德的。由于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影响,儿童头脑里渐渐形成各种具体的道德观念,并学着去判断是非善恶。儿童喜欢过群体生活,常常几个人一起上学、回家,一起做功课,搞活动,故有“帮团时期”之称。儿童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在教育的影响下渐渐发展了班级集体荣誉感,自觉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懂得关心集体、关心同学。以后又把这种关心扩展到爱学校、爱祖国。这样,群体的影响逐渐代替了家庭的影响。同学、伙伴、朋友已成为他们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学与伙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模仿,进一步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

在人生的每一个时期,社会化的要求、内容以及进程是不同的。处在成长阶段的儿童要学习知识,掌握社会规范,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做一个好学生、好少年。成年以后,社会化还在发展,要解决许多新问题,如教育子女,赡养父母,开创新的事业等,即使退体以后,还必须继续适应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所以说,个体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

三、非智力因素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它是智力因素以外对智力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是对认识过程起始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信念、理想、情感、意志、性格等。我们这里所指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后者。

社会化对儿童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和集体关系的维护,使儿童逐步获得某些必要的社会行为准则和掌握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形成与培养的过程。而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又促进儿童进一步实现社会化。

1.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化的目标,然后通过各种社会化的措施,给出生后作为生物体的个人赋予社会意义,使他们产生自我意识,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从而表现出守纪律、讲文明的社会行为。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从事社会各项实践活动,是以自我意识为中介而实现的。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比如,一位少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就倾注了他父母无数的心血。他对于数的概念,是父亲抱着他数台阶,外出游玩时数梧桐树形成的。当他关掉电扇见到仍在转动的扇叶,而询问原因时,父亲就用通俗的语言说明牛顿惯性定律的原理。他坐轮渡过江好奇地问船为什么不沉,父亲又给他讲浮力,趁他兴趣很浓,又讲了阿基米德定理。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和睦、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孩子爱而不露,严而可亲,不娇惯,也不打骂训斥,有要求,有表扬,也有批评。有时父亲做得不对也自己认错,发现有教得不准确的知识时就认真纠正。父子的教学活动是在和蔼、认真、严肃的气氛中进行的。常常是启发式的讨论、谈话和提问,其中时而夹杂着欢笑。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他不撒娇,也不怕父母,从来没有拘束不安的感觉。愉快的心情,不仅有利于他的身体健康,而且能集中注意力,发挥最佳的学习效率,思维活跃、敏捷、灵活。孩子的智慧之树,在父母精心浇灌下,在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社会环境里开花、结果。换言之,他父母就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培养了他的健康情绪、浓厚兴趣、完美性格、坚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不是幼儿先天具备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接受成人有意识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2.非智力因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目的之一在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就是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坚强意志、良好学习习惯与性格。因为非智力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智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动力作用。儿童对学习的需要、兴趣和热情等, 都是引发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内驱力。

需要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对知识的需求引起学习需要。儿童入学后,随着知识技能的掌握、良好成绩的获得、教师与家长的勉励、儿童之间的互帮互学和对学习意义的领会,勤奋学习、获得好成绩就逐渐变成了他们的主导需要。伴随着学习活动,还会产生师生交往的需要、对学习用品的需要以及为社会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需要等。如果儿童将学习活动、求知欲望作为自己的优势需要,则他们就会产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一个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儿童,往往将学习看作是负担。可见,在学习活动中,儿童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合理正当的需要,使之成为激发其积极性和推动意志活动的动力。

兴趣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在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探求真理时,总是带有浓厚兴趣的。在社会化过程中积极的兴趣会使探索活动产生明确方向。当一个人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习活动来说也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人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儿童,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产生无限的热情,这是勤奋自强、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热情对儿童的学习、工作乃至实现社会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使一个人迷恋自己的事业,忘我地工作。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学”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只有进入到“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在学习上做到自强不息。儿童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定向作用。即把某种认识或行为的组织体系越来越固定化。 在智力发展中,良好智力的固定化,取决于儿童的意志,因为意志直接影响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持性,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则使良好学习行为固定化和自动化。

在学习活动中,只有智力不行,有了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必须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意志的坚持性又叫毅力,是人能克服外部或内部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品质。“贵在坚持”,正说明意志行动的坚持性的可贵。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良好、学习成绩提高快的儿童,一般都与其坚持刻苦学习呈显著正相关。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习活动坚持下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有坚强意志的参与。一个具有顽强学习毅力的儿童,不仅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克服困难,实现社会化目标。

习惯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智育发展离不开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来制定对学习习惯的要求,训练必要的学习常规,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启发自觉,多给各种良好学习习惯以正强化,同时要严格要求,以激发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3)补偿作用。 优良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的某方面的缺陷或不足。良好的性格特征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勤奋、踏实的性格特征是促进社会化进程尤其是智力发展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自信心、好胜心等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儿童克服因基础知识差或能力较弱而带来的困难。“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抓住儿童的良好的性格特征,通过大量的强化训练,使儿童巩固这种性格特征。儿童一旦形成了勤奋、踏实的性格特征,主动而刻苦地学习,就会有效地促进智育的发展,更好实现社会化。

总之,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坚定的信念、浓厚的兴趣、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完美的个性等良好非智力因素,是造就人才的原动力。

标签:;  ;  ;  

儿童社会化与非智力因素_非智力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