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劳动定额的大趋势及其对我国的挑战_劳动定额论文

标准化:劳动定额的大趋势及其对我国的挑战_劳动定额论文

标准化:劳动定额的总趋势及对我们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额论文,总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末,劳动定额工作纳入了国家标准化轨道,从此劳动定额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劳动部的指导下,近些年来编制了覆盖全国几十个行业的劳动定额标准体系表,并在此基础上起草和发布了两项国家基础标准(GB/T14002—1992和GB/T14163—1993),一百余项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山西、河北、吉林等省市还发布了十余项地方标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劳动定额工作将发生一系列新变化,但标准化是其发展的总趋势。劳动定额标准化是以制定和贯彻劳动定额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地说,劳动定额标准化是在劳动管理的实践中,对劳动定额各个环节中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标准化历史发展过程。现代标准化有以下几个特征:(1)它成为企业谋求一切方面科学化、合理化和强化企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在高度发展的工业部门,产品的标准化对降低成本的潜力十分有限。因此,发达国家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逐步把标准化渗透到各个管理领域,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有人将此形式称为“新时代的标准化”;(2)它在促进日益发展的国际经济技术分工和协作,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发挥了积极作用;(3)许多发达国家已将标准化目标转向高科技发展领域,积极参与高科技产品的竞争。

劳动定额标准化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不仅要制定、实施各类劳动定额标准,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劳动者技能的提高,还需要修订标准,组织新标准的实施,通过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化,力求建立新的秩序和统一标准。劳动定额标准化所要建立的秩序包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艺规程;科学合理的作业规范和操作秩序;劳动定额标准制定、贯彻、统计、考核、修订等项工作秩序。这些秩序的建立必将促进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之间关系的协调和统一,保证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还面临许多严重的困难和障碍,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模糊不清,服务、导向功能难以发挥。

近几年来,从国家劳动部门历年工作报告中,虽然还可以看到“劳动定额”的字样,但因职责模糊不清,使劳动部门在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面强化劳动定额工作是国家各级劳动部门以及企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的转换,劳动定额由政府行为变成企业行为,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显然要随之淡化。但是,“淡化”不等于“取消”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基于我国劳动定额工作现实状况和特点,政府职能应由过去的“强制、命令、指挥”变为“引导、服务、推动”,借助并发挥政府的权威和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克服传统体制的惯性,通过各种渠道为企业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咨询,服务,推动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向着现代化的目标发展。

2.“技委会”工作薄弱,编制、审定、咨询任务无法完成。

自1989年以来,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各地区、专业委员会相继成立,在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3年来各级“技委会”中有相当数量的单位工作起色不大,显得十分薄弱。例如,全国“技委会”3年来没有出台一项国家标准,开展一项标准化课题研究,也没有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的建议。虽然在组织起草、审查、发布行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与《全国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的九项工作任务,相去甚远。“技委会”各项任务无法完成,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其具体原因:一是尚未列入劳动部门的议事日程;二是人员不到位,没有设专人全权负责管理;三是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做后盾,缺少稳固的支撑点;四是经费不足,或虽有一定数额的经费却被挪作它用。

3.人力、经费投入不足,标准化科研工作进退维谷。

我国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是:专业人员短缺,科研经费不足,定额标准的研制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无论从劳动定额标准的内容上,还是从标准的起草、实验、验证、审查、修改等各个环节上看,劳动定额标准的形成过程也是艰巨而繁重、复杂而细致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标准凝结着广大劳动定额人员和专业科研人员的心血,它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和劳动工作实践积累的先进经验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项标准的完成,不但应由专业人员来承担,而且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既没有专门的劳动定额研究机构和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更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源。

4.企业标准化进展缓慢,劳动定额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从实施范围上看,应从企业、行业、国家三个方面推进。但目前的情况是:“两头落后,中间薄弱”,即国家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相对落后于行业管理,而行业标准化工作也较为薄弱。目前虽然已发布了100余项行业劳动定额标准,但其发展进程缓慢,在深度和广度上离整体标准化的要求差距较大。企业作为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各项劳动定额标准的直接使用、贯彻者,如果没有企业的积极性,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寸步难行。同时,行业标准化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全面负责行业标准的制定、起草、审查等工作,并为企业分忧解难,提供各种信息、咨询服务。一个企业开展“双定”工作时,需要同时参考各种行业的定额标准及有关资料,这些资料应由行业“技委会”或者由有关行业机构提供,靠企业和本地区劳动部门是相当困难的。目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行业管理包括劳动行业管理正在得到加强,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我国劳动定额的行业管理也应当引起重视。

国际上许多标准化专家认为,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标准化的世纪,标准化将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提高经济增长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标准化包括劳动标准化,也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标签:;  ;  ;  ;  

标准化:劳动定额的大趋势及其对我国的挑战_劳动定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