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黄亮

某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黄亮

广州市汇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创造性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主体工程作为建筑的主体,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其施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模板、钢筋、墙柱梁板、砌体等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相关研究论述,以期能进一步推动高层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主体结构在地基的基础上的一种系统体系,起到了接受、承担以及传递工程上部荷载的作用,并且主体结构对维持上部结构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工程建筑中,主体结构时整个建设工程结构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基础,是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稳定、可靠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包括三部分:一是主体结构本身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有效地协调工作,承受主体结构部件本身相互传递的荷载,发挥主体框架支撑功能;二是附着于其体系表面的所有维护结构、装饰面层、相关设备重量及其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活荷载、以及在设计规范限定范围内的相关风载、尘载、雪载、地震荷载等自然力通过主体结构体系有效地承担,使建设工程能正常发挥各部分的使用功能;三是与地基基础可靠地联系,将其自身荷载和承受荷载系统地、有效地、稳定地传递给地基基础结构体系,并能与地基基础结构形成协调工作的整体结构体系,和谐地工作以共同维护建设工程整体安全和使用安全。

二、实例工程研究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6645.32m2,地下为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4897.37m2,地上为二十四层高层框剪结构建筑,地上建筑面积为:61747.95m2。该高层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柱、梁和板均为现浇。基础、地下室底板及顶梁板砼强度为C35P6,剪力墙及框架柱砼强度为C45,挡土墙及外墙砼强度为C35,框架柱砼强度为C40,结构钢筋均采用HPB300、HRB400级钢。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2.1主要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1)柱模板工程施工

柱采用定型木框胶合板模板,用60×80木枋、φ12螺栓做拉结,间距为500mm,柱模采用钢管架纵横水平支撑和剪刀撑侧向稳定。柱墙模支设时,先弹出柱墙边线,接线校正,吊垂线,加密墙箍并用墙箍支撑牢固,以防止走模,柱墙模根部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烂根”。在墙模根部开200×200mm的检查口,以便砼浇筑前检查模内是否有杂物,确保无杂物,无积水,方可封闭检查口。

(2)现浇砼梁模板工程施工

所有梁均采用竹胶合板制成定型模板;采用有预留支撑体系的钢管落地支撑,木枋固定。模板上口要抄平弹线,模板上口尺寸采用专用木撑校正。梁跨大于6m时,模板中部起拱,起拱高度按梁跨的2‰,模板支架均与满堂架连成整体,确保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现浇板模板工程施工

为保证板底平整,底模采用竹胶合板铺装,拼缝用宽胶带子贴牢,支模采用钢管脚手架、预留支撑体系;底模铺装后,在板上弹出预留孔洞位置,绑扎钢筋时作全盘考虑,尽可能错开孔洞。钢筋绑扎时,在模板上划线进行,纵横平直通顺,负筋上用架板搭桥通行,避免损坏负筋。

(4)现浇楼梯模板工程施工

本工程楼梯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楼梯施工应与主体结构随层跟进,采用竹胶板作底模,侧向齐止板采用杉木制作,并用50×60木枋作压方,利用压枋加大小支撑将踏步模板支牢,压枋用铁丝与底模接结,防止砼浇灌时模板上浮。

(5)梁柱、梁接头及梁板接缝处理

梁柱、梁接头处采用小型模板拼装,即柱模板自下往上、梁模板自中间向两端延伸用大模板,靠近接头处采用小模板拼接,以利于接头处模板拆除。所有接头处阴角模板接口均加工成45°坡口搭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梁板交接处模板拉通线安装,其拼接缝处亦加工成45°坡口。

2.2钢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本工程竖向钢筋φ≥14mm钢筋连接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搭接焊,梁、板及其它部位的钢筋接头均采用绑扎搭接。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梁下部钢筋、板底筋在支座范围内搭接,梁上部钢筋、板面筋在跨中L/3范围内搭接。板的钢筋绑扎应沿纵横两个方向划线绑扎,以保证钢筋间距及顺直要求,双层钢筋要设置撑脚,间距1m呈梅花状放置。板的上部负筋要严防被踩下,特别是悬臂结构,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钢筋绑扎时,对柱箍加密区、楼板、顶板及主次梁交汇处的钢筋处理方法要按图纸认真核对,确保无误。

2.3砼柱、墙、梁板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1)柱施工

柱主筋与柱箍焊牢,再在其上部套两至三个钢箍绑扎牢固,确保柱的主筋不位移。柱模采用Φ48.3×3.6钢管作柱箍,作法按地下室支模板施工方案要求执行。柱模四向中线吊正后,即与满堂架连接或用斜支撑固定,以保证柱模侧向稳定。砼浇灌前搭设好砼运输道,湿润模板。浇灌前底部先填5cm厚与砼成份、强度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砼烂根。柱砼应分层振捣,快插慢抽,振点间距约30-40cm,先四角,再中央。振捣上层砼时应插入下层砼约50mm,确保上下层接合良好。由于斜柱的特点,内侧一边的砼相对外侧较难振捣密实,要特别注意振捣质量。

(2)现浇钢筋砼墙板施工

为保证剪力墙内外两层钢筋的位置准确,按@1500mm的间距安装钢筋焊接网片。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与剪力墙同,横向用Φ10@500mm钢筋与纵向筋焊牢形成网片,安装于剪力墙内。墙板模板采用木框竹胶合板制作成定型大块模板,内墙用Φ14@600×600mm螺丝和硬塑料管内撑外拉固定,外墙用Φ14@600×600mm对拉螺栓不设套管,加焊50×50×4mm钢板止水环,一次性摊消使用;吊线校正后与满堂架连接,或用斜支撑稳定。砼浇灌时,先在墙板底部浇5-6c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用铁铲铲入模内,其施工缝留设在板面或梁底,砼浇灌时,分层浇捣密实,振动棒快插慢抽。浇筑上层砼时,振动棒必须插入下层砼约5cm。

(3)现浇混凝土梁板、楼梯施工方案

梁板模板均采用15mm厚竹胶合板作为面板。梁模制成定型模板,6×8cm木枋作背枋,板底模用6×8cm木枋进行散拼散装。梁板模板采用φ48.3×3.6mm钢管支撑。梁中的双层及多层钢筋之间垂直于主筋方向垫Φ25@1000mm的短筋,以控制钢筋排距。主次梁交叉处钢筋重叠,将次梁、暗梁箍筋适当减小25-30mm,可将主梁负筋置于暗梁负筋之上,次梁负筋置于主梁第一排负筋之下。砼振捣完后,由于泵送混凝土水泥浆较厚,先用2.5m长木直条尺顺钢管方向刮去砼表面多余水份,初步分散水泥浆。然后用木槎子将砼面抹压搓平,抹压至少三次,最后一遍以初凝时间为准,可用手指按压进行判定。

2.4砌体结构

砌筑时双面挂线,按清水墙要求砌筑,仅不勾缝;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洗干净,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浇水湿润;首先用砂浆或细石砼找平,然后根据图纸上尺寸门窗位置进行放线,在墙体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皮数杆,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墙体砌筑方法采用铺浆砌筑法。墙体与框架柱连接处,按设计要求设置墙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墙中的洞口、管道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cm的洞口应安放过梁。

三、结语

总之,建筑主体工程在建筑的建造中十分重要。所以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时,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科技水平,尽可能地改进和提高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只有高水平的建筑主体施工技术,才可以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情况,应该放远目光,与国际行业接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法,提高我国的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从而我国的建筑行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安玉红.建筑主体结构外防护施工工艺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9(2):39-40

[2]孙百玲.试论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45-46.

论文作者:黄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某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黄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