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和盖结婚了_格格论文

我要和盖结婚了_格格论文

我要和格格结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解童心自然引导

娃娃家本身就是个模仿的游戏,奇奇的行为及语言正是模仿了成人。奇奇此时的话语及行为是无“性”的,他所表达的“结婚”概念既不是青年男女的谈婚论嫁,也不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对爱情、婚姻的朦胧认识及向往。

我家小儿年方4岁,去年看见商场里的婚纱时装表演,那份极至的美丽让儿子大开眼界,回家后他郑重地宣布:“等我长大了,要和妈妈结婚,给妈妈买婚纱礼服穿。”让一边的丈夫目瞪口呆,眼镜大跌。

今年夏天,婆婆从乡下来照顾小儿。和奶奶处熟了,小家伙又出惊人之语:“奶奶,我和你结婚吧!”弄得奶奶一头雾水,儿子却一本正经地回答:“就是不让你回乡下,天天和我在一起玩呀!”小儿这两件事与奇奇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小朋友认为奇奇亲了格格,是很严重的错误。事实上,在西方国家中,接吻是亲朋好友、父母子女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是最普通的交际手段,是西方的民族传统。但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规范中并没有这一条礼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西方文明礼仪也传到中国,并日渐为人们所接受。现代父母亲吻子女在家庭中也非常普遍。

奇奇在玩“娃娃家”时亲了格格,也只是模仿。父母对他的亲吻,使他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他认同了这一行为并默认为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奇奇不认为亲格格有什么不对。

在生活中,幼儿不可避免地从家庭、影视及周围环境中看到类似亲吻和拥抱等行为,对此,家长要正确引导并尽力让孩子少接触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哄堂大笑,并有小朋友说“奇奇耍流氓”,我认为这是家长平时对此诠释欠妥。

老师应及时制止哄堂大笑的混乱场面,也不要武断地斥责奇奇,这样会伤害孩子幼稚的心灵。此时,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友爱教育,帮助奇奇和格格解释,他们只是想做好朋友,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说说好朋友的优点上来。同时,告诉幼儿成人表达友情的方式不适合小朋友,环境不同、对象不同,表达方式也应该不同。

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长、教师应不失时机,因势利导,从点滴小事上进行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做到知行结合,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

坦然面对孩子

王老师碰到的问题其实并不少见,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信息时代,在平时的生活中难免耳闻目睹了一些婚恋场面。孩子正处于好奇、好问、好模仿的阶段,我们不应该压制孩子天真、纯洁的童心,应该善于抓住时机,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孩子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记得我刚休完婚假上班那天,孩子们围着我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一个说:“我要刘老师做我的新娘!”另一个说:“我要和玲玲(班上一个女孩)结婚!”我心里真想笑,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一人极好的教育机会吗?我连忙对大家说:“小朋友们,你们将来也会做新娘、新郎的,但是要等长大以后,学会了许多本领,有了工作,如果你喜欢上了一个人,这个人也非常喜欢你,并且两人都愿意永远在一起,到那时就能结婚了。”孩子们听得很认真,那两个争着发表“高见”的孩子听着听着,对视了一下,开心地笑起来。

所以,我觉得王老师此时应抓住这个很好的教育时机,坦然地给孩子们讲一些简单的婚恋知识。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奇奇的自尊心,正面引导和教育孩子,“奇奇不是耍流氓,只不过是喜欢格格,是吗?如果你真的喜欢格格,以后你可以多关心、帮助她,还可以和她一起经常为别人做好事,好吗?”这种正面引导的方法,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总之,我觉得对孩子进行这类教育一定要坦然、真诚,要注重正面引导和随机教育,运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千万不能斥责、羞辱孩子。

让孩子学点待人接物的小常识

“我要和格格结婚”这类童语我在工作中经常听孩子们说起。孩子们的思维具体形象,看到在现实生活或影视剧中,常有接吻、拥抱的镜头,他们以为这是团结、友爱的象征,是友好的证明。他们不会作出理性的判断,这种友好的表示只局限于成人之间。善于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可以把这种表示迁移到每个人身上。从这点考虑,老师完全不用大惊小怪。如果抓住这件事情大做文章,反而强化了这种行为,结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处理。首先,王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一个明确、肯定的答复——“这不是耍流氓”,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先把奇奇批评一顿,这样就无端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奇奇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应告诉小朋友们,奇奇是喜欢与格格做好朋友,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小孩子不能用,小孩子表示友好,握手是最好的方式。

其次,在以后的教学中,向幼儿讲一些待人接物的小常识,丰富幼儿这方面的知识,使幼儿知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中国人有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方式,不能随便亲吻别人。

最后,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和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向家长讲述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不成熟时期,家长应处处为孩子做好表率,带孩子看电影、电视要有所选择,家长应对孩子的模仿行为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使孩子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做一个了解儿童心灵的人

结婚是成人世界中圣洁爱情的归宿。结婚又是儿童心目中童话世界里的美好结局:灰姑娘终于成了王子的新娘……在幼儿纯洁的心灵中,结婚代表的是幸福、快乐、友谊……是许多美好的东西。

我们常常会听到稚气的童语:“妈妈,我要和你结婚。”“老师,我长大了和你结婚。”面对孩子的天真,难道我们不该感激孩子的爱,并为自己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而高兴吗?

由此及彼,“我要和格格结婚”这句话是否表达了一个孩童在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游戏伙伴时的兴奋和快乐呢?!

一个了解儿童心灵的优秀教师会祝贺奇奇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引导其他幼儿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学习用语言和朋友交流、关心朋友、友好相处……

一个了解儿童心灵的优秀教师会由此引发出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孩子自己做蛋糕、制衣服,互赠亲手制做的小礼物,自发组织一个盛大的婚礼,使幼儿创造性地再现生活,展现自我。因为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也无法回避一些他们还不太懂的东西,那么我们不如正视生活,并利用生活来教育生活中的孩童。

当教师面对语出惊人的幼儿时,当教师面对桀骜不驯的幼儿时,请不要着急,静下心来,努力做一个了解儿童心灵的人。

理解童稚避免消极暗示

话题中的现象在幼儿园并不少见。孩子生性好奇、喜欢模仿,当今影视等传播媒介和周围生活中的婚礼、拥抱、接吻等情节也成了一些孩子模仿的内容。其实,孩子模仿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并不理解结婚的实质内容,奇奇说要和格格结婚,并亲了格格,只是表示他和格格特别要好,和成人头脑中的结婚概念完全不同,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若对孩子的结婚戏言反应过于敏感、过分关注,只会错误地强化奇奇的行为,同时也会增强旁观小朋友的关注程度,使孩子们形成结婚和亲吻太丑恶、可耻等错觉。但若不及时疏导,孩子的不当行为可能因模仿而巩固下来。两者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假如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在内心十分关注此事,表面却故意忽略,不必兴师动众,让孩子觉得老师并不喜欢这种游戏,使其自感没趣,并巧妙地引开话题,用讲故事或开展其他有趣的游戏等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过后,在奇奇玩其他有益游戏时不失时机地说“这游戏很有趣,老师很喜欢”之类的话,给予积极暗示。

如果奇奇亲同伴、说结婚之类的话较常出现,老师在暗示无效后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如与奇奇交谈,让其暂停游戏等,让孩子体会到游戏应讲规则,出格的行为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切忌建立因亲吻而受惩罚的条件联系。

事后,与家长就此事交流看法,提醒家长注意,并达成如何教育引导方面的共识。成人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当心自己一些不适宜的行为小节为孩子所模仿,应精心帮孩子选择好图书和影视节目,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标签:;  ;  ;  ;  

我要和盖结婚了_格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