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转型的成功范例--抚松农村初中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经验_素质教育论文

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成功范例——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抚松论文,教改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范例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了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1990年8月以来东北师范大学在吉林省抚松县开展了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实验(即国家教委直属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和“优化农村初中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改革实验”两项课题)。1994年7月,为期4年的第一轮实验圆满结束,同年10月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评审验收,并被称为“体现了教育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为通过教育科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抚松县地处边远的长白山腹地,是著名的“人参之乡”,又是杨靖宇等抗日英烈战斗过的地方。抚松山高林密、富饶美丽,但偏僻闭塞、发展较慢。自1988年起,东北师大就在这里建立了基础教育的服务区和实验区,开展了教育调研和师资培训等多项工作。在为基础教育服务中,东北师大的领导和教师们看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阻碍农村初中发展的事实,听到了广大农民对于改变自己子女“升学无望、致富无能”状况的强烈呼声,深切感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认识到高师院校必须把为基础教育服务和教育改革实验的重点放在农村。1989年,东北师大依据农村初中的实际和自身的优势,着眼于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做出了以抚松县等为基地开展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决定,并确定了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以探索农村初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基本途径为根本任务,从课程结构和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入手,推动农村初中教育的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

这项改革的实验学校抚松县第三中学,是位于县城的一所独立初中。其生源来自县城周围15公里以内的城镇和乡村小学(包括村办小学的复式班),学生半数左右来自农村,其余大都是城镇职工、干部、个体工商户和菜农的子女。从学生来源和毕业生去向的角度看,该校具有农村初中的一定代表性。由于一部分学生所受小学教育的不系统和不规范,该校学生自入学起就存在着较严重的“学习分化”趋向,10—15%的新生面临着掉队和流失的危险。在1990年以前,该校升学率一般为30%左右。受传统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从初中二年级起由于“升学无望”而陆续辍学。扭转“应试教育”倾向和改革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这项教改实验以抚松三中199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学制为4年)为对象,采取基本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基本采用统编教材的自然实验法。东北师大和白山市政府联合组建了以双方主管领导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和以师大及地方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际工作者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三结合组成的课题组。近6年来,东北师大和白山市暨抚松县直接参加课题实验的人员,达到80多人;投入的各项经费,达到20多万元。

这项改革注重教育实验研究,致力于理论和实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紧密结合,走出了农村初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条新路,形成了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特色。概括起来说,它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端正农村初中办学思想

当前,农村初中的“应试教育”倾向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办学方向上,重视升学,忽视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培养目标上,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在培养途径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培养对象上,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升学无望的中差生。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农村初中的办学方向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倾向严重背离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两全”要求(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既影响了农村“普九”任务的完成,也阻碍了农村初中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端正办学思想,是办好农村初中的基本前提。为端正实验校的办学思想,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出真知”的观点为指导,以教改实验为基本途径,开展了下列工作。

1.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改革的指示及文献,掌握素质教育和农村初中教育转轨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

2.开展对抚松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实验校学生和毕业生状况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剖析“应试教育”的表现和影响,了解本地经济建设和学生发展对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明确实验学校“教育转轨”的必要性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3.课题组和实验校人员相互切磋,共同制订课题实验方案,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观点转化为教改实验的具体措施。

4.通过教改实验,具体解决“教育转轨”中的各种矛盾。以教改实验的实际成果,验证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和转轨的必要性,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这些工作,课题组和实验校澄清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理论是非,形成了农村初中“教育转轨”的基本观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农村初中必须坚持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兼顾升学的方向。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普九”的重要保证,“应试教育”是“普九”的主要障碍。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摒弃“应试教育”。

扭转“应试教育”倾向,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入手,实现农村初中教育的整体改革。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衡量教育教学质量,要看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不能只看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

素质教育以承认个体差异为前提,是针对个体差异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农村初中学生个体素质的自然差异较大,存在着较严重的“学习分化”趋向,“转差教育”和“分流教育”是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和“普九”的基本措施。

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和人的素质提高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教改实验必须注重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对学习规律的探索和研究。要“以学论教、学教结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述观点的形成,确定了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基本方向和道路,为抚松三中的“教育转轨”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初中课程

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是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和教育目标的载体。传统的初中课程体系主要是为升学服务的。它的缺陷是: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为升学服务的学术性课程,忽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课程模式单一,统一性较强,灵活性和多样性较差,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此外,有些学校不按规定执行课程计划,随意强化升学考试的学科,削弱甚至砍掉非升学考试的学科。上述问题,既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也使农村初中难以满足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实现农村初中的“教育转轨”,必须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结构体系。

依据义务教育的要求,课题组结合抚松三中的实际,在1990年7月制定了该校四年制初中的课程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和德智体美劳各育并举,形成了一个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具有抚松地方特色的新型课程结构体系。这个方案与后来国家教委在1992年8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五四”制初中部分的总体框架基本一致,具有很大相似性。

(一)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注重德育,是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当前,市场经济大潮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种种新课题。对此,抚松三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制订《德育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德育活动,协调各方面的德育影响。《德育工作规划》是抚松三中转变教育思想、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它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确定了各年段德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工作方式,使德育工作逐步系列化和制度化。该校明确提出了“校内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校内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口号,制定了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各项措施,建立起“每月一主题”、“每日一刻钟”等德育活动制度和“十星班级竞赛”、“学生品德操行定量评分”、“劳动课考核”等多种德育评估制度,完善了德育教室、广播站、黑板报、图片窗、校长信箱等德育设施。该校还健全了党团组织、教导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会、家长委员会、校外活动站等部门一体化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理顺了德育各种途径和各方面力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工作网络。他们特别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素质的提高,认为师德和教师的典范作用是取得德育实效必备的人格力量。因此,他们强化了各种激励机制,以各种方式加强了德育工作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德育工作规划》以及各项德育制度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德育工作的盲目和无序状态,使德育真正贯穿和渗透于其他各育之中,为取得德育实效奠定了基础。

2.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教育密切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热爱家乡教育是农村初中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直接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同热爱家乡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抚松三中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课题组认为,热爱祖国同热爱家乡是一致的,只有学生把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转化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爱国主义教育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农村初中才真正地做到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抚松三中注意运用本地教育资源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在热爱家乡的教育中逐步得到了落实。该校制订了《热爱与立志建设家乡教育实施方案》,通过开设地方课程《抚松》、建立多功能德育教室、举办《参乡抚松》图片展览、树立本校毕业生扎根山区建设家乡的先进典型、组织参观烈士纪念馆、开展颂扬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活动等多种途径,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为了加强爱国主义的行为教育,该校按照《国旗法》的要求,每周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早晚定时升降国旗,以礼仪引导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使学生普遍养成了崇敬国旗、尊重国旗的良好习惯。

3.教书育人,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和强化德育,是抚松三中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课从情感教育和行为教育入手,构建了“知信行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入心”、“明理”、“解惑”、“力行”等四个教育环节,有效地发挥了德育功能。历史课以“纪念9.18事变”报告会、“龙的传人”和“中华英烈”故事会、“鉴古知今,学史明志”图片展览等形式,强化了我国近现代史的教育。语文课组织了《我爱抚松》作文竞赛,引导学生颂扬家乡新貌。美术课就地取材,指导学生制作泥塑、根雕、剪纸、贺卡等农村生活实用的工艺品,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创造生活的情趣。

(二)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本校特点

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

处理好基础学科和一般学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是抚松三中课程结构改革要解决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1.学科开齐、课时开足、课程开好,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对于奠定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以国家课程计划为基础,处理好基础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做到学科开齐、课时开足、课程开好,是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前提。抚松三中在按课程计划保证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学科和其它文化基础学科课时的前提下,注意了对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非升学考试学科的保护和强化,在保证这些学科课时的基础上提高其教学质量。根据该校实际,体音美等学科还适当增加了课时,体育课在初中一、二年级每周为三节课;音乐、美术在初中阶段全程开课,每周为一节课。

2.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选修课和活动课程。选修课和活动课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弹性较强的部分,也是抚松三中课程结构改革力度较大的部分。这部分课程是抚松三中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它们对于端正抚松三中的办学方向,落实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校低、中年级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采取活动小组的形式。其内容主要有文学写作、读书演讲、数学竞赛、理化实验、英语会话、标本制作、气象观测、体育锻炼、美术创作、民乐演奏、民间舞蹈、针织缝纫,等等。毕业年级则根据“分流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志向,采取分班上课的方式,设置了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类选修课程。

设置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密切结合,保证了农村初中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活动课程有其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较强的优点,但在课程体系不完善的时候也容易产生自发性、随意性等问题。为了提高活动课程的实效,抚松三中从管理规范化、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抚松三中制订了《活动课程设置方案》和各类《活动指导纲要》以及有关评估标准,明确了活动课程的目的和基本原则。该校还健全了领导管理机构,明确了各个层次活动课程的领导管理职责,完善了组织保障体系。活动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以学生思想品德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分为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生产劳动、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几个系列,同时,各年级的活动课程各有其重点和不同要求。以思想品德教育系列为例,一年级主要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二年级主要进行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三年级主要进行政治方向教育;四年级主要进行理想、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学年的整体部署确定每个月的教育主题,以使活动课程更富于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一般以班级为主,同时还有学校、年级,以及小组等不同的活动形式。

(三)打破校际界限,实施分流教育

在一定阶段实施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分流,是我国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是农村初中由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向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兼顾升学轨道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初中“普九”的重要措施。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分流教育,农村初中也就没有完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在教改实验以前,抚松三中没有实行分流教育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问题,即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单纯升学教育倾向;二是条件问题,即学校缺少职业技术教育所需的师资、设备和场地。

在教改实验中,分流教育问题严峻地摆在课题组和实验校面前。面对强大的思想阻力,课题组认为只有使实验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认清农村初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可能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为此,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开展对抚松三中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帮助实验校认识单纯升学教育的严重后果,明确分流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二是向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通报本校教育改革的形势以及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并大力宣传本校毕业生劳动致富的典型,引导他们理解和支持学校拟采取的分流措施。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抚松三中实验年级的103名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自愿参加了职业技术分流班的学习。

为了解决办学条件问题,在县教育局的统筹协调下,抚松三中和县职业高中打破校际界限联合办学,形成了普通初中利用职业高中的师资、设备和场地实施分流教育的新型模式。这一模式既解决了普通初中缺乏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的问题,又解决了长期困扰职高的生源不足问题。分流到职高的学生,第一年学籍仍在初中,由初中和职高双重管理,除初中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外,职高根据学生的志愿和学校的条件,开设了财会、园艺、家电、缝纫、烹调、装璜、旅游等七个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学生在职高学习满一年,由初中发给毕业证书。其后,学生愿意继续学习,还可转为职高的正式学生。

自愿分流到职高的学生,没有“陪读”的沮丧感和“落榜”后的失落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这些在“应试教育”中失去信心的学生,在职业技术分流教育中重新产生了动力。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大都学到了一定的职业技术,掌握了劳动致富的本领。这项改革,不仅解决了抚松三中自身的问题,而且带动了其它学校。除抚松三中外,县城内其它初中也向职高分流。1993年,分流到职高的学生达230多人,是这些学校应届毕业生总数的31%。1995年,抚松三中被评为吉林省普通初中分流教育的成绩显著单位。

三、依据“教育转轨”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发展的基本信息条件。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教材内容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和初中生的实际,偏多、偏深、偏难,不完全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以及一些学校为应考而轻率删减教学内容,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抚松三中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保护和强化升学考试范围以外的教学内容。从总体上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应试教育”条件下,有些教学内容由于未列入升学考试范围而常被轻率删减。对此,抚松三中采取了保护和强化措施。例如,外语的听说能力和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力训练没有列为中考的范围,但抚松三中却有意识地予以了强化,因而该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学校。

(二)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教育的要求,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根据国家教委“两史一情”教育的要求,调整了教学内容。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编写出版了乡土教材《抚松》。

(三)依据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劳动技术课依据抚松实际,增加了适应本地经济建设需要的林副业生产知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等学科补充了一些实用知识。例如,生物课把教材中例证——南方特产“香菇”,更换为北方特产“榛蘑”;美术课根据山区特点选编了乡土教材,如卵石画、树叶树皮画、根雕、泥塑;音乐课选编了乡土教材“东北民歌”,等等。

(四)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以各种来自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充实教材例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式”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选用四川的《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课本》,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数学课增加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一题多解的验收测试中,就每人每题平均而言,79%的学生给出了两种解法,9%的学生给出了三种解法,有一道题,学生给出的不同解法共有七种之多。

四、建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各方面条件尚不能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有其现实意义。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分化淘汰”型的初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置日益严重的“学习分化”现象于不顾,听任学生的辍学和流失,阻碍了“普九”任务在农村的落实。

二是“封闭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以考促学、以教促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应考”为主要目标,重教轻学,重传知轻育人,重关门读书轻社会实践,剥夺了学生发展的“自由”,扼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转变上述两种模式,抚松三中开展了以下两个层次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实验。

(一)针对农村初中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问题,构建

“衔接、预防、分流整体优化”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逐步解决农村初中的“学习分化”问题,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和“普九”奠定基础。从抚松三中新生素质测试资料上看,农村初中学生自入学起就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差异。入学后,如不采取必要措施,随着学习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这种趋势会逐步加剧,最终导致学生的辍学和流失。农村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既直接承受“学习分化”的后果,又对解决“分化”问题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初中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抚松三中从教育模式改革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即根据农村初中的办学目标,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问题,构建“衔接、预防、分流整体优化”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有针对性的“转差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它从宏观上为农村初中的整体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农村初中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

所谓“衔接”,指初中初期的“中小学衔接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全体新生都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尽可能缩小他们已有的差距,避免新的分化。其措施主要是:组建具有优良学风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队列和广播体操的集训和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开设各科学习指导课,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尽快跟上集体步伐,等等。

所谓“预防”,指初中中期的“转化中差生、预防大面积掉队教育”。其目的在于延缓“分化”趋势,避免学生在这个时期容易发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学习等方面的大面积掉队。其措施一是根据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变化和厌学、辍学可能性增大的情况,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二是在易产生分化的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实行“分层次教学”,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指导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等等。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此,该校要求教师在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等环节对中差生予以特别的关注,并制定了教师“转差”的责任制,以及学生的补考和评进步生等制度。

所谓“分流”,指初中毕业年级的“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分流教育”。其目的在于顺应学生的不同志向,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落实农村初中的“普九”任务。“分流”是农村初中教育模式改革十分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个环节,农村初中的办学目标就会落空。

(二)以学论教,学教结合,构建“学思习行整体优化”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途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从这一途径入手,探索和解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它属于微观教育模式的改革。它与宏观教育模式的改革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农村初中“教育转轨”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课题组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是第一性的,教导过程是第二性的。学决定了教,教是为了学。因此,教应当服从于学和服务于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一方面要“以学论教”,即以学习过程为教学的主体过程,把学习过程及其规律作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学教结合”,即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和服务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服务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优化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同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相结合。“以学论教、学教结合”,是抚松三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课题组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借鉴古今中外各种教学思想,吸取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在各学科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学思习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这一模式的名称源于孔子的“学思习行”教学思想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大纲为主线,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佳结合,实现学、思、习、行的整体优化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题组比较了各种教学模式的内在要素及其程序结构的异同,总结了各种有效模式的共性,认识到教学过程千变万化,基本上都是学、思、习、行四种学习活动及其相关教导活动的不同组合。学、思、习、行是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这四种学习活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为了便于分析和说明教学过程的本质,更为了在实践中寻求提高学生各类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有效调控,课题组从理论上对它们进行了分解。

“学”,指“掌握知识”的活动,即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思”,指“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活动,主要是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习”,指“巩固知识、重复动作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即复习、练习、演习;“行”,指“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即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这四种学习活动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都有其特殊影响。它们的各种合理组合,构成适应各类学习需要的优化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这四种要素在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两两联系,构成六对矛盾,形成类似四面体的关系结构(如下图)。

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一般以“学”为开端,并以“行”为一个周期的结束。因此,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可按学习的不同要求和这四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思”为核心的“学—思—习—行”结构,属于“探究发现学习”方式;另一类是以“习”为核心的“学—习—思—行”结构,属于“接受学习”方式。这种学习分类思想,为不同类型学习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基本思路,也为各个学科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学习理论模型。

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和学习要求不同,它们的内在学习矛盾不同,它们的学习过程及其规律也各不相同。课题组根据各学科内在的学习矛盾,把教学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其教学要求以思维能力、心智技能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这类教学过程一般以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为主,适于采用以“学—思—习—行”为基本过程的“探究发现学习”方式。另一类是学科的技能性较强,其教学要求以动作技能训练和语言学习为主,如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学科,以及语文学科的作文、听说能力训练,数、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等等,这类教学过程一般以掌握动作要领为先导,并通过示范模仿基础上的反复练习,逐步形成技能技巧,进而学会创作和独立解决问题。因而,它适于采用以“学—习—思—行”为过程的“接受学习”方式。

在“学思习行整体优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抚松三中各学科基于对本学科学习特点及规律的认识,构建了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学思习行整体优化”教学模式的各种变式。例如,语文读文课的“初读、复读、研读、质读、练读、归读”模式和作文课的“识题、初作,受导、复作,参研、正作”模式;思想政治课的“入心、明理、解惑、力行”模式;外语课的“受导、操练、实践、巩固”模式;物理课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探究知识、归纳结论、知识运用”模式;美术课的“学、用、创”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有效地优化了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其教学质量。为了突出学习是教学主体过程这一本质特征,也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学论教、学教结合”的基本要求,这些教学模式及其各环节的命名,都采取了反映学生应有的学习状态和体现学习要求的术语。

在优化教学过程的改革中,抚松三中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种优化教学条件的实验,如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进行了采集制作标本、自制教具和学具等项研究。教学条件的优化,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情境性,也为思想教育和能力训练创造了条件。

五、研培结合,提高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改实验的主体力量。教改实验的措施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落实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归根结蒂要依靠教师。在这个意义上,教改实验的成败,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当前,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素质不高、人员数量不足和队伍稳定性差。这些问题既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阻碍着教改实验的进展。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也是教改实验的主要课题。

课题组认为,素质教育需要高水平的教师,教师的素质只有在教改实验中才能得到真正提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改革意识和奉献精神;(2)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明了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4)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善于总结教改经验。根据农村初中的具体条件,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坚持岗位培训、内涵发展的道路。抚松三中采取了研培结合,在教改实验中培训、提高教师的方式。

抚松三中实施了全员化和全方位的教师岗位培训。其措施主要是: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发挥人格的楷模作用;组织教育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和转变教育观念;组织学科专业理论以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组织公开课、讲评课、汇报课、教学竞赛课等各种教改实验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制定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和评价方案,针对教师不同情况提出“基准课”、“达标课”、“优秀课”、“教学能手”等四个层次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教育研究室,健全教导处、年级组和教研组,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的组织领导,等等。

在东北师大的帮助下,抚松三中根据各科教师的特点,采取了多种培训方式:教师人数较多的语文、数学等学科,采取专题讲座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人数较少的学科,采取“带研究生”式的自学、辅导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英语教师培训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采取“师大学生顶岗实习、在职教师离岗培训”,以及假期集中培训等方式。另外,该校还多次派出教师到外地外校学习教改先进经验,并邀请外地外校的优秀教师来校传授经验和做示范教学。

全校性的教改实验研讨课竞赛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其做法是:赛前,任课教师用几周时间同其他教师共同备课、试讲,制定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最优教学方案;竞赛时,教师依据“学思习行整体优化”教学思想,灵活运用本学科的新型教学模式,力求研讨课的最佳效果;课后,通过任课教师“说课”、集体研讨和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从理论上总结教改经验。这种“数周磨一课”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帮助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思想,形成了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

教改实验使抚松三中的面貌得到整体改观。该校办学思想逐步端正,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基本改变了“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局面,他们的学习过程紧张愉快而有序,学习生活有张有驰,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目前,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观念明显增强,团结互助、助人为乐蔚然成风,遵纪守法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教改实验以来,全校学生无一人犯罪,违纪率仅为千分之三左右。1993年,吉林省德育督导检查团评定该校德育工作为A等。在学生智能素质显著提高的基础上,中考升学率有了较大的提高。1994年升学率为44.5%;1995年达到61.3%。那些为“应试教育”忽视的学生素质如演讲能力、写作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外语听说能力、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力等,都有明显提高。在近几年县、市、省乃至全国的各级学科竞赛中,该校学生都曾取得优秀成绩。该校的体育达标率、合格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学生身体机能、形态、素质发展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吉林省同年龄段农村组学生的平均水平。该校被白山市教委和抚松县教育局分别评选为“体育达标校”和“体育卫生先进校”。

教改实验以来,抚松三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长足进步,一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到1994年,该校已有29人被评为县级优秀课教师,为全县初中优秀课教师总数的25.7%;有9人被评为教学能手,为全县初中教学能手总数的37.5%。近两年来,该校又有1人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吉林省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新秀,2人被评为白山市初中的学科带头人。1995年,青年教师宿久俊被评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教改实验,抚松三中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几年来,该校年年被评为抚松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94年,该校获得了吉林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的一等奖,进入了吉林省教育先进单位行列,并成为本地区的教育改革示范校。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评价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时,认为这项教改实验“对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它“为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和山区的义务教育,总结了有价值的经验”;并指出“这项改革实验很可能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将来会起到类似解决‘硬件’问题的时候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那样的作用”(注:“硬件问题”指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他们表示国家教委要从各方面支持这个教改实验项目,希望东北师大和其他协作单位坚持把实验搞下去,使之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吉林省教委、白山市教委和抚松县教育局已分别采取各种行政措施,宣传和推广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的基本经验。

目前,东北师大和白山市暨抚松县各有关单位遵循国家教委领导的指示,为巩固和深化抚松农村初中教改第一轮实验的成果,已在抚松三中乃至其他学校开始了第二轮教改实验。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这朵新花必将在辽阔的原野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标签:;  ;  ;  

素质教育转型的成功范例--抚松农村初中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经验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