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_路军

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_路军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裂缝问题一直是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施工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为保证桥梁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加强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成因与预防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实践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桥梁裂缝的实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针对裂缝问题提出几点预防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施工;裂缝成因;预防对策

引言

实践证明,道路桥梁在施工环节中一旦出现裂缝,将严重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当裂缝问题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时,将影响道路桥梁运行安全与稳定,降低道路桥梁使用寿命,而导致道路桥梁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全面掌握裂缝成因,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进行预防与处理,才能减少裂缝发生概率,降低裂缝危害。对此,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成因与预防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1 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

1.1 温度原因

桥梁施工离不开混凝土,而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特性,外部温度一旦变化,混凝土内部特征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当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度不一致,温差过大时,就会在表面出现较大的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承载力时,裂缝现象会随之发生。

1.2 收缩原因

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后,一般会出现收缩现象,使混凝土体积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引发裂缝,常见裂缝类型为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桥梁施工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会出现较强烈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水分缺失,导致收缩现象发生。当这种收缩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后,在桥梁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较大拉应力,一旦混凝土不能承受这种拉应力时,桥梁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收缩裂缝。

1.3 施工质量控制不足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这是预防桥梁裂缝产生的重要措施,也是关键环节。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到位,没有严格落实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制约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也容易导致裂缝产生。例如施工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钢筋除锈工作和防锈不到位,使得桥梁工程运行后容易出现锈蚀现象,导致裂缝产生。此外,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不到位,忽视加强浇筑施工质量管理,振捣施工不到位,工艺操作不合理,也会导致裂缝产生。另外,混凝土搅拌不合理、均匀性和密实度不足、浇筑质量控制不合理、厚度不当等,也会降低工程施工效果。总之,施工过程的这些不足,都会降低桥梁工程质量,最终导致施工裂缝产生。

1.4 温度影响

加强施工温度控制,这是确保桥梁工程质量,预防裂缝产生的重要策略。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温度控制不到位的情况,降低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对工程运行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材料。一般来说,混凝土在施工中往往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引进结构变形,最终在桥梁结构内部产生拉力,当这种拉力超过桥梁结构承受极限时就会导致裂缝发生。此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降温措施不合理,施工工艺流程没有得到严格遵循,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也容易出现裂缝现象。

2 桥梁施工中的裂缝预防对策

2.1 重视温度控制

为预防温度裂缝,桥梁施工中应该加强温度控制,确保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应该选择合适天气浇筑混凝土,防止在高温、暴晒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拌和时应该对温度进行适时监测与控制,现场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如果温度过高,应该采取降温措施,确保温度适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和养护施工时,有必要实时监测与控制温度,确保温度适宜,防止裂缝产生。

2.2 预防收缩裂缝

桥梁工程施工时,应该选用低热化水泥,常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满足配合比设计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根据施工规范标准,结合桥梁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保证配合比满足要求。此外,施工人员应遵循规范要求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土工布或草袋,然后洒水养护,确保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效果。

2.3 改进混凝土施工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就是泵送混凝土技术,当前整个施工中的关键部分就是混凝土的使用。在使用混凝土时,对于施工技术的实现需求通过泵送技术来实现,利用泵送混凝土技术可以使主体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桥梁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泵送混凝土技术,可以为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的配比规格要求是,理论配合比为562kg(水泥)、834kg(砂)、311kg(5~10mm碎石)、1240kg(10~20mm碎石)、77kg(粉煤灰)、5.12kg(减水剂)、210kg(水),离子总量和三氧化硫含量分别不得大于胶凝材料的0.06%和4.0%,严格按照规定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搅拌,测试设备准备完毕,骨料含水率要及时监测,混凝土搅拌不能急于结束,净搅拌的持续时长不能低于2分钟,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得大于70℃,坍落度要掌握好。浇筑前,首先把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将设备完好性和性能进行充分检验。混凝土浇筑时要掌握好模板温度、拌合物温度和含气量、拉杆支撑、预埋件及各紧固件等情况。浇筑进行时,要有专门人员值守,一旦出现漏浆要及时处理,外露钢筋如发现变形要及时调整。要注意连续浇筑,一次成型,避免密实度不满足要求,混凝土不得集中一处下料,杜绝振捣不严。

2.4 减少温变裂缝

依赖一定的降温措施来缓解温变裂缝,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混凝土内增加导管,控制温度、大体积浆料中添加和料等等,避免土建结构出现含碱集料相互反应所致裂缝。含碱集料在配比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水泥中碱的比例,水泥在施工中的使用非常频繁,与多种材料混合后产生一定化学反应。因此,要尽可能使用低碳水泥,以减少含碱水泥与其他材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目前,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比较普遍使用的是硅酸盐水泥,其各项特质比普通水泥要好一些,对于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适当加入和料改善混凝土性能,可以使用水泥浆来代替粘稠剂。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下,这种粘稠剂的效果未必最佳,并且在钢筋混凝土中,如果集料与水泥浆进行混合,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加入和料,是为了确保各种集料的有效融合,改善混凝土性能,增强混凝土耐久性和施工性能,从而确保土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从而有效避免裂缝。

2.5 重视道路桥梁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草袋或土工布,然后洒水养护,要合理控制洒水时间,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预防裂缝产生。洒水应该呈喷雾状,有利于保证养护施工效果,提高工程质量,防止裂缝产生。

结束语

文章通过施工实际情况,分析桥梁施工的裂缝成因与预防策略,为桥梁高质建设提供实践指导依据,改善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在本工程后期,这些策略在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学民.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3(4):92-94.

[2] 钟瑜,张园.浅谈桥梁施工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7):88-89.

[3] 李专辑.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3(8):119-121.

[4] 连小虎.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4(1):61-63.

论文作者:路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_路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