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光盘利用模式探讨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CD—ROM利用模式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模式论文,CD论文,ROM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在现代图书馆中,CD-ROM是各种纸本索引、摘要、期刊、 百科全书和微缩文献的理想替代品,既可以像书本一样收藏上架,又可以在线的方式提供资料,符合目前电子时代对多种资料的需求。作为文献的一种新型载体,光盘资料在各个图书馆均有相当数量的收藏。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书目型、文摘型、索引型光盘数据库59种,全文型光盘数据库6种,多媒体光盘13种: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书目型、 文摘型、索引型光盘数据库91种,全文型光盘数据库11种,多媒体光盘300 种。

可以肯定,各高校图书馆拥有的光盘数量将会迅速增加。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及利用CD-ROM,将提到图书馆议事日程上来。 本文探讨CD-ROM的利用模式,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使CD-ROM光盘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 CD-ROM的优点和分类

光盘(CD:Compact Disc)的意义是在微小的光盘片上储存各种资料,然后利用光驱读取光盘上所记录的资料。光盘所用的记忆媒体不是磁性材料而是光学材料,在英文上为了区别光盘与磁盘的不同,磁盘称为Disk,而光盘称为Disc。

2.1 光盘的优点

光盘的优点有很多,如:

① 储存量大

标准CD-ROM,直径为120毫米(4.72英寸),厚度为1.2毫米, 重量为14—18克,其存储容量高达600多兆字节。形象地说,一张CD-ROM, 可容纳一套26册的Compton's Encyclopedia的原文资料,60 分钟的声音,5000张的图表资料,另有世界地图集、美国历史年表、线上辞典等资料。

②安全耐用

由于是非接触地光学式读取信息,数据不易受到破坏,因而一般情况下,光盘片的使用寿命可达五十年。光盘片信息的储存区没有交错,不会遭受病毒的威胁。

③读取数据的时间比网络快速

由于国内网络软、硬件的环境尚未十分成熟,大部分用户,对于网络的速度很不满意;而对于光盘数据库,却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

④可以网络化

光盘资料可以用网络的方式来传递,此种方式能兼具网络与光盘使用的优点。

2.2 光盘的分类

从技术上,光盘可以分为许多种,主要有:

◆ CD-R(Recordable CD):一次写入光盘

◆ CD-ROM(Read-Only-Memory CD):只读记忆光盘

◆ CD-WR(Rewriter CD):可多次写入式光盘

从使用的角度来考虑,按照光盘内容可以划分为:

◆ 参考性光盘

◆ 多媒体光盘

◆ 计算机软件光盘

◆ 其它(如随书光盘)

其中,参考性光盘包括学术论文(全文)、文摘、题录、百科全书等方面内容的光盘。

3 图书馆CD-ROM利用模式的分类和分析比较

3.1 利用模式的分类

目前,高校图书馆已有的CD-ROM的利用模式, 按照提供服务的技术可分为以下五种方式:

◆ 单用户的光盘利用

◆ 点对点光盘利用:利用PC机和调制解调器,通过一定软件借助于电话拨号实现远程对光盘数据库检索。此种模式类似于远程联机检索。对于光盘数据库较少,又没有条件上网的单位,可以和拥有较多光盘数据库的单位,经过协商达成协议,通过此种模式共享拥有较多光盘数据库单位的光盘数据库。

◆ 小型光盘网络利用:限于图书馆参考室内使用的光盘网络。

◆ 基于校园网的光盘利用:目前最盛行、使用范围比较广、技术比较成熟的光盘数据库信息服务模式之一。因为在已建成的局域网上,只需再增添一个光盘塔和购买光盘数据库的网络版,再安装上光盘网络软件,就可以建成基于局域网的光盘数据库网络。

◆ 基于广域网的光盘利用:是一种共享程度最高的理想模式,能使光盘数据库的购买者获得最大收益。另外,袁勤俭等[3]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盘利用模式:

◆ 基于虚拟网络的光盘数据库利用模式:基于虚拟网络的光盘数据库利用模式是在互有信息交流的信息机构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形成一个虚拟网络,借助电话、传真和因特网上先进的传输工具共享它们拥有的光盘数据库。

按照提供的服务方式可分为:

◆ 室内阅览:系指在指定的多媒体阅览室或参考室内阅览,适用于阅览没有上网的光盘和没有个人计算机或者没有与校园网联机的用户。

◆ 外借阅览:以外借的方式提供给读者阅览,外借的光盘以随书光盘和多媒体光盘为主。

◆ 网络服务:提供网络在线服务,一是可以提供网上多用户光盘检索阅览,二是可以弥补内建联机光盘内容的时效性的不足。这种服务方式突破了图书馆地域的局限性,既可以在图书馆内,也可以延伸到接通校园网的单位、家庭。

3.2 利用模式之间的比较

以表格的形式对光盘的各种利用模式进行直观的分析比较。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到,各种利用模式都有优缺点,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同的技术条件与不同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图书馆应该采取哪种有效的利用模式,不同内容的光盘也决定了要采取不同的利用模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盘、发挥光盘的最大效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有效的利用模式。

表一、按技术划分的五种光盘利用模式比较

表二、按提供服务方式划分的光盘利用模式比较

例如,参考光盘,如果技术条件许可,依据具体内容,可以选择使用单用户的光盘利用、点对点光盘利用、小型光盘网络利用、基于校园网的光盘利用、基于广域网的光盘利用,更可以使用基于虚拟网络的光盘数据库利用模式。用后四种模式,可以达到一盘多用户同时使用的目的,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使用第二种方式,可以远程共享资源:使用第一种方式,资源共享程度最低,但是技术要求低,对一些早期的单机版光盘也只能运用这一方式。当然,服务上可以采取室内阅览和网上浏览的服务方式。对于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光盘以及随书光盘,可以采用单机形式,也可以提供室内阅览及外借阅览的服务形式。

4 建议

(1)提升服务层次,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模式, 以使现有光盘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2)根据光盘的种类性质,提供相应服务模式, 以提高现有光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书目型和全文型的参考光盘数据库,予以网络化;而对于多媒体光盘、随书光盘,可以提供馆内阅览和外借服务。

(3)随书光盘作为书的一部分进入流通。 对随书光盘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也可以上架排列,供读者挑选。

标签:;  ;  

图书馆光盘利用模式探讨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