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李焕1, 李卿2,李玲3,罗卫星4

尿毒症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李焕1, 李卿2,李玲3,罗卫星4

【摘要】目的 通过实验发现和探讨对患有尿毒症并发症病人进行心理上和日常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采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男性患者和90名女性患者,共180位患者,对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对照组只采取日常的营养护理,实验组则在基础护理之上加入心理上的护理,并分析本组的一系列数据进。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更高地护理效率,而且加入心理护理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对尿毒症并发症患者进行日常营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护理方法,尤其是心理层面的护理,会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尿毒症并发症;治疗;护理

 

前言:适当的护理在尿毒症并发症患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尿毒症并发症更严重的患者中。合理的护理可以减缓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病速度,延长其寿命。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紧张、不稳定的情绪等,甚至一些患者在治疗期间有心理障碍[1] 的情况发生。我院对尿毒症并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实践研究,获得了患者常见的护理办法,如饮食方案和心理护理办法,以帮助尿毒症并发症患者更好地配合医院的治疗,更快地获得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的对象是180名尿毒症并发症患者,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尿毒症并发症治疗。这些患者的年龄在38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5±8.35岁,平均体重为(56.21±12.32)kg,平均身高为(168.13±10.45)cm。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研究对象选择了90名男性和90名女性患者,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教育程度、疾病状况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80名研究对象的疾病原因各不相同。由于原发疾病的情况有差异,所以每周的治疗次数也不尽相同,有的2次治疗,有的3次,平均每次约4小时的治疗时间。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尿毒症并发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定时查房,测量体温,询问病情,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1.2.2 实验组

除了一般护理之外,实验组还对尿毒症并发症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2]

1.3 疗效辨别标准

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分为三种标准: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指的是患者身体系统的改善程度达到2级或以上标准,身体特征和病症状况都有显著地改善;有效:指的是患者身体系统的改善程度达到1级或以下标准,身体特征和病症状况都有显著地改善;无效:是指患者的身体系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更加严重。一些患者可能会发现,一些患者治疗没有效果,因此对治疗持抵触心理,心理压力较大,从而影响了与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5.0软件,测量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时采用χ2进比较,且根据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统计学方法,可以从数据上看到更清楚的统计结果,从而为不同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

2 结果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护理人员在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采集统计数据,在疾病的治疗中采取心理上的护理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并且比常规护理更有效地让患者的疾病尽快痊愈。由此得知,心理护理对病人来说时非常必要的治疗措施。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也进行了心理护理,面对医生的治疗有良好的状态,最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超过了40%,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只有30%。产生以上的原因是因为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所以,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不配合医生的治疗,心理压力更大,最终产生较差的治疗效果。这表明对患者心理护理在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

4 尿毒症并发症病人心理护理问题分析

4.1恐惧心理

在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身体上遭受伤害,还要承受来自身体和心理上的沉重打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心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一些患者可能会产生不想治疗的想法,因为不想让亲属负担过重,尤其是治疗费用开销很大,再加上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对治疗的过高期望,都将会变化他们的心理。此外,长期的治疗会导致这些患者有更多的消极心理。对于医护人员的一般行为,他们可能会有其他的解读[5],从而影响了身体机能的恢复,对治疗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4]。由于患者对尿毒症并发症治疗的目的、意义、必要性、紧迫性等缺乏了解,以及受到其他患者的影响,以上原因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4.2猜疑心理

一些尿毒症并发症患者在心理上仍然猜疑他们周围的人,他们总是认为医务人员、家人和朋友都在欺骗自己。例如,有些病人认为家人朋友是为了让自己宽心,所以他们对他隐瞒严重的病情,并说自己的疾病更容易治疗,但事实上并不能被治疗地很好。因此,他们对周围的人产生猜疑的心理。对于医生来说,有些患者认为医生可能把自己的病情进行夸张,从而在心中产生这些疑虑。他们会怀疑手术治疗的效果,不同意医务人员的陈述说明,也对亲属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谈话内容产生猜疑的心理

4.3渴求安慰心理

在住院初期,大多数病人不愿意与人交谈,但他们非常渴望有人陪伴他们,他们渴望来自护士、家人和朋友给予的安慰和鼓励。然而现实是,当很多病人住院时,由于繁忙的工作和其他原因,他们的亲属每天很少有时间来医院陪伴,这将使病人感到没有受到重视,从而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尽管许多患者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在住院后,经常有类似儿童的表现,尤其是患有中晚期尿毒症并发症的病人。长时间的治疗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有些脆弱,他们总是想被护理技术娴熟,态度温柔亲切的护士照顾,不愿意别人违背他的意愿,这表明患者在心理上非常渴求安慰和鼓励。

5 尿毒症并发症病人心理护理策略

5.1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并发症病人不知道治疗生理上是否会造成损伤,很大程度上在心理上承受压力,许多病人对于能否治疗心理上不敢肯定,甚至会产生畏惧的想法,感觉他们的疾病无法被控制,感觉他们的疾病非常危险无法治愈,病人对于自身疾病,产生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此需要帮助病人的一起去克服问题,比如说为缺乏相关医疗知识或者认知程度不够的病人,护士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治疗的信息并让患者加以了解,从而使病人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自身疾病。让病人知道最重要的事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因此,必须克服心中的恐惧,并在同一时间内解决病人的疑虑。

5.2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住院期间,医院护士应主动与尿毒症并发症和尿毒症并发症患者进行沟通,从怀疑到相互信任,从不沟通到相互倾诉。这样才可以消除患者从心底的怀疑,所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对于护士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照顾和护理病人,积极的沟通与患者独处,并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尤其是护士要把握如何与病人进行沟通的技巧,认真听取病人的真实想法,病人的问题认真回答,而不是因为病人觉得自身不了解这些问题,或一些恰当的术语而不了解自身疾病。

5.3鼓励与安慰的作用

 患有尿毒症并发症尿毒症的患者有一种恐惧心理,在心理上承受很大压力,并且患有尿毒症并发症患者在治疗中花费了很长时间,许多患者觉得自己在治疗中没有被医院所重视,再包括身体上的客观因素,他们非常希望人们能够同情、理解、安慰和鼓励他们,所以护士在照顾病人的各个方面,应从始而终把病人看作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病人的情绪和压力,不否定周围人员和治疗情况,对克服疾病的充满信心,将不良情绪的影响完全消除.

6 结论

针对治疗治疗的病人,对其不仅要进行一般护理,还要进行心理护理,身体护理是疾病消除的基本,而心理护理则是疾病消除的催化剂,通过身体饮食等的一般护理可以为其恢复提供基础,而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则能够帮助其降低心理压力,这样尿毒症并发症病人便会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最终使治疗工作更好的开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应用推广价值,同时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尤其是在日常的营养护理之外,将心理护理有机的融入到尿毒症并发症尿毒症并发症病人护理之中,这样方能使尿毒症并发症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孙耀霞,李艳军,郑冰杰. 尿毒症并发症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4,33(02):159-160.

[2]胥涛. 老年性尿毒症并发症病人的护理路径[J]. 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8):59-60.

[3]孙芳. 全程优质护理在尿毒症并发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342-343.

[4]侯慧磊. 尿毒症并发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效果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8):255-256.

[5]张丽丽. 尿毒症并发症病人施行康复护理的价值评估与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7017.

第一作者信息:李焕,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研究方向:护理学

第二作者信息:李卿,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研究方向:护理学

论文作者:李焕1, 李卿2,李玲3,罗卫星4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尿毒症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李焕1, 李卿2,李玲3,罗卫星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