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及效益分析论文_黄绣平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及效益分析论文_黄绣平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事务中心 719000

摘要:对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来说,因为地形条件的原因,沟壑纵横会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脆弱状态。本文主要从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对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利用,进而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的水土保持和治理进行规划。

关键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

引言:近些年的水土流失现象在加剧,各种专家和学者也对治理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是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合和效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要想对严重的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治理,就需要在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优化配置和效益进行重视,乔草结合是水土保持优化配置的基本特征,非常符合陕北地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特点,能够更好的产生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概况

(一)主要的自然条件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为广阔的黄土堆积区,它主要是处在中国的中北部,占地面积大概在64万km2,横跨了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河南6个省区,海拔在1500m 到2000m。整体来说,黄土高原的黄土粒是比较细的,而且土质比较稀疏,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矿物质,是中国历史比较悠久的耕作区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本次的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陕北黄土高原部分的水土流失治理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这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并且还是生态环境错若的丘陵沟壑区。

(二)主要的特征

对当前的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黄土高原地区占地的面积在64 万 km2,但是其中水土流失的面积已经到达了45.4 万km2,而且每年的侵蚀模数都比较大,占据了全国其他面积的40%左右,其中黄土高原陕北区域的水土流失是相对比较严重的。对于陕北地区来说,水土流失的情况是比较复杂,因为其中土壤受到侵蚀的类型和作用都比较复杂,因此也比较容易出现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情况。长期以来,这个区域都处在一种间歇性的缓慢抬升的阶段,因此会有很多的黄土堆积的现象,在加上地壳抬升、气候温暖和河流下切的不断进行,坡面出现变陡、沟谷发育、黄土出现堆积,在经过一定的反复之后,构成了现有的复杂地形。

(三)主要的危害

水土流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首先是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土地退化严重的现象,在相关的部分的观察和分析之下可以得出,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大量泥沙中,其中会包含着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因此就会对该区域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该区域的经济效益;第二是水土流失会让农田受到严重的损失,因为水土流失会造成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加快沟壑形成的速度和深度,进而也会对气候条件造成不利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加剧会对林地造成破坏,影响到征程的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和效益分析

(一)乔灌草结合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有机补充

水土保持的措施一般可以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保土耕作的措施。保土耕作一般会在坡度不大的坡耕地中采用多种中方式,通过耕用来逐渐的对土地坡度进行缓解,继而达到拦沙、蓄水、保土和保肥的目的。但是对于陕北黄土高原这样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就需要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结合。单纯的工程多会可以对坡面进行保护,对沟底下切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水土防治的目的,再加上乔灌草结合,可以水土保持的措施更为完整。乔灌草结合的水土防治措施,是从长远出发的一种智力措施,能够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区域进行统筹兼顾,进而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配置,进而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控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促进农、林、牧、渔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为农业经济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乔灌草结合的综合效益分析

复层混交林比纯林要更加能够对恶劣的环境进行抵御,对于病虫害和火灾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强。通过这种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可以植物群落在空间和地下都形成一定的防线,地上的树木枝叶可以减少对地面的侵蚀。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侵蚀地貌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植被较为稀少,但是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可以让三者的特性进行有效凸显,进而使得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优势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最大限度的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对社会和经济进行满足,提供农、林、畜和多种经营产品,进一步的促进多种产业的发展。

(三)乔灌草结合是治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环境的正确途径

将植物措施作为根本进行以草灌为主的乔灌草三结合,符合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规律,也是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发展生产的正确途径,这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和西部开发建设中已经成为共识。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物种间和株间的矛盾经常会会反映在对水分和光照的争夺上,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人为调节的方式,一是初植密度大于成林密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出群体的防护效能,又能通过间伐获得一定的效益。二是可以采用块状和带状的混交林,进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治理的模式是比较多的,但是究其根本都是与土地合理利用进行结合的措施配置优化,通过一定的分析可以得出,治理模式是与治理目标相关的,不同的治理目标和效益目标会有不同的治理模式来进行支持。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来说,需要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来进行治理,不同的治理模式会陈胜不同的治理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本身具有多重性、流动性和交叉性以及交互性。将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可以让水土治理措施配置模式变得更加合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对自然环境质量进行优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俊,丁亚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及效益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86-90.

[2]张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

[3]赵德芳.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4]刘利年.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

论文作者:黄绣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及效益分析论文_黄绣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