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论文_包英兰

(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 合浦 536100)

【摘要】 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旨在不断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1000张,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1000张处方中,共37张不合理处方(3.70%)。处方不合理的情况类型有:用法用量不当、用药和诊断不符、选用不合理、缺乏完整记录等。结论:医院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现象较明显,尤其是用法用量不当、联用用药及选药不合理等,临床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349-03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物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新药上市周期快,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也给患者带来了福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也有所增长。药物若选用不当,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药害事件的发生率,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如何科学、合理选用药物,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是每一位药剂科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2]。以下主要对我院抽取的1000张门诊处方的抽查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我院药剂科西药房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到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000张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处方来自各个科室,且上面包含了患者的开药年龄、时间等信息,具有代表性。

1.2 方法

以《处方处理办法》、临床药理学知识、药品说明书等资料为参考,对抽取的1000张门诊处方进行分析,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查找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可靠参考,不断提升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2.结果

1000张门诊处方中,共37张处方为不合理用药处方,约占3.70%。其中,11张用法用量不当,5张缺乏完整记录,3张用药与诊断不符,4张选药不合理,7张联合用药,2张其他。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类及其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类及其所占比例[n(%)]

3.讨论

3.1 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的相关分析

3.1.1用法用量不当

⑴给药剂量不当:比如,1例支气管炎患者的处方中,开具头孢曲松钠2.0g,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每日1次,单次剂量过大[3]。对于一般的感染,每日1g即可。又如临床诊断为胃炎,处方为克拉霉素片0.125g×28片,每日2片,每次2片,疗程为一周,给药周期过长。一般情况下,门诊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应少于3日[4]。

⑵给药频率与次数不当:比如,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缓释片,每日3次,每次2片,给药明显不合理。罗红霉素的血浆半衰期可达12小时,药效可维持24小时以上,1次/d即可。又如,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日3次,给药频率过于频繁。该药的生物利用率较高,首次服用即可抑酸24h左右,每日给药1次即可。

⑶给药操作不当:比如,在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时,滴速过快,而滴注速度太快极易引起不良反应,应规范给药操作。

3.1.2联合用药

⑴重复用药:比如,洛美沙星片与依诺沙星联用,但两者均为福喹诺酮类,作用机制一样,毒副作用可相加,两者不宜联用。又如,氨苄西林与青霉素钠联用,两者联用会产生拮抗,影响药效;罗红霉素与阿莫西林联用,后者药效会被削弱。

⑵理化性配伍禁忌:喜炎平注射液和头孢唑林钠联用,会导致含量下降,不宜配伍应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联用,后者会加快前者的开环水解速度,影响药物作用。

⑶药理性配伍禁忌:阿托品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联用,前者属于抗碱药物,会使人体胃酸分泌减少,导致氟喹诺酮类吸收减少,不可联用;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6联用,前者呈酸性,后者呈碱性,联用时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药物会发生变质并失效,不可配伍使用。

⑷增强毒副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甘草配伍使用,甘草经人体口服后会发生水解,并产生甘草次酸,而甘草次酸具有糖皮质样的功效,极易刺激并引起胃肠溃疡、出血等不良后果,故不宜联用[5]。

⑸抗菌药物超标应用:在门诊处方用药中,原则上只可使用一种抗菌药物,避免两种抗菌药物联用[6]。比如,克拉霉素与奥硝唑分散片,均为二线抗菌药物,两者不可联用。

⑹影响血药浓度:比如,氨茶碱缓释片与阿奇霉素分散片联用,后者对肝酶CYP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茶碱的清除率,两者配伍使用时,应适当减少氨茶碱剂量,避免中毒。

3.1.3缺乏完整记录

《处方管理法》中规范了医生开具的处方,要求处方中应具备下列内容:医疗结构名称、开具处方的编号、患者病情、处方开具日期、病历号、临床诊断等[7]。然而,在部分医生开具的处方中,经常遗漏项目,导致处方记录不完整。为此,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有足够耐心,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记录处方,且完成后应再次确认,以保证处方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3.1.4用药与诊断不符

比如,患者被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后,开具的处方为头孢克肟囊与格列奇特片,而前者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后者为抗生素类药物。又如,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开具的处方为二甲双胍片与辛伐他汀胶囊。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医生未全面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

3.1.5选药不合理

⑴未对症用药:比如,在某位外伤感染者的处方中,开具了克洛己新片。该药主要适用于敏感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且合并黏稠痰液不易咳出者。又如,风寒感冒者伴咽痛、咳嗽、恶寒发热等症状,处方开具了清开灵注射液。该药主要适用于需化痰通络、清热解毒及醒神开窍的风热证患者。再如,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者给予参麦注射液,该药主要由麦冬与红参制作而成,具有生津、益气养阴之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高血压者,但会导致肝阳上抗型高血压者的血压升高[8]。

⑵选用药物档次过高:比如,盆腔炎患者给予了替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根据相关规范,在盆腔感染的治疗中,若需联用抗厌氧菌,可选用甲硝唑,但无必要选择药理类似、起点高、价格贵的替硝唑注射液[9]。

3.1.6无指征用药

比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但开具的处方为头孢羟氨苄颗粒;又如,被诊断为痛风证,但使用头孢曲松钠。这些诊断结果均非细菌感染,但处方用药均开具抗菌药物,属无指征用药。

3.1.7给药途径不当

比如,庆大霉素注射液用于泪腺或鼻腔道冲洗。该药属于全身作用的抗菌类药物,临床规定不可用于局部治疗,这属于用药途径不合理。

3.2 干预对策

第一,加强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医师的专业知识及对药物的认识,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掌握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适应证、禁忌症等,避免重复用药、拮抗用药、选错药等情况发生。比如,医师在开具处方前,应注意观察患者疾病情况,并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避免用错药。第二,加强处方审核。药师是处方审核的重要人员,在发药时应注意审核处方,若发现用药不合理现象,应立即告知医师,并进行纠正,避免不合理用药。第三,加强用药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医院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针对药物的特点及使用情况作详细介绍,如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其危害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证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

由上述可知,现阶段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且类型多种多样。医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杨默媛,王东峰,王雪儿,宋雪,张艳芝.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处方分析[J].重要医药科学,2014,4(16):129-131,146.

[2]罗秀琼,何达,邰美琼.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05):19-20.

[3]李耀荣.医院236张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0):84.

[4]邵春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163-164.

[5]陀有明,肖美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点评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06): 100-101.

[6]郑乐怡,邱雄泉,蔡家驹,黎映君.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05):684-685.

[7]杨茵梅,李文胜,李林,钟伟章,李坤浪.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结果分析及措施[J].北方药学,150-151.

[8]李茜,尤海生,孙青,于佳,董亚琳.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J].中国药师,2013,16(02):275-277.

[9]黄剑辉,王定营.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01):72-73.

论文作者:包英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论文_包英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