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设计通过有效施工使桥梁工程增值论文_姜鹍

隔震设计通过有效施工使桥梁工程增值论文_姜鹍

(平原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当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也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而运输量的大幅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量着桥梁安全性和稳固性。由于隔震设计能有效提升桥梁抗震性能,国内外桥梁设计和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但在我国桥梁建设中还存在隔震设计方案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从隔震的设计概念和特征及原理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对隔震技术运用于桥梁设计与施工中情况进行探讨,通过有效施工使隔震设计为整个桥梁建设增值。

【关键词】隔震设计;市政;增值;

当前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人们对桥梁工程质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地震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提高桥梁的抗震功能,成为了发展现代交通并保证人们出行安全的重要保证。

一、简述隔震设计

1.1 隔震设计的释义

隔震设计是指合理应用隔震设备使桥梁水平向力得到一定的支承,从而对桥梁水平向固有周期能有所增长,同时在隔震架构中应用阻尼器发挥阻尼效用,并且应用隔震减振设计降低桥梁设施被地震灾害破坏的程度,从稳定性方面有效保护桥梁整体结构[1]。由于隔震设计是应用于桥梁保护设计中创新型减震方式,其作用主要是尽量减少桥梁设计与施工中被地震破坏的程度,当然现实中也很难消除地震的破坏力。

1.2 隔震设计具有的特征

隔震设计被应用桥梁设计和施工中,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条件下才能有效建立隔震体系,从而切实提升桥梁结构的周期性,减少被地震破坏的影响,使得桥梁结构受地震能量影响程度下降。一般来说隔震设计有以下特征:①桥梁上部位架构的整体重量能被竖向的刚度和轻度完全支持;②加强地震时桥梁结构能保持稳固;③桥梁底部结构支座应用隔震设计应用后能有效分散缓冲地震冲力,能有效对桥墩、桥基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起到保护作用。④隔震设计应用于桥梁横向结构施工中,能从其水平向刚度加以改善,并对整体结构平衡加以改善,从而降低地震力的危害。

1.3 应用隔震设计的原理

隔震设计主要是通过隔离来自地面的破坏力来保护桥梁结构和整个桥梁。这样就需要对结构的周期进行调整,从而避开地震能量集中区域,降低地震的破坏力。若桥梁周期延长后,会使得桥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位移,这样使得现实需求对设计的要求更高了[2]。另外,正常负荷下桥梁结构的柔性,也有危害性振动产生的可能。因此阻尼设施被应用于有效控制结构的变形方面,以达到增加桥梁结构的阻尼,降低发生位移可能。

二、隔震设计在施工中的作用

2.1 对桥梁的建设价值的提升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从改善人们出行状况以及满足运输压力的需求出发,国民经济发展也使得桥梁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增加。因此,从稳固和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桥梁建设,隔震设计在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被广泛关注。隔震设计不仅只是预防地震灾害,还起到了保障交通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隔震设计应用桥梁设计中,主要是减少地震力或行车时有害共振产生,保障桥梁使用时的稳定性。

2.2 桥梁的稳固性的体现

隔震设计作为桥梁的基础保障,能够有效减少桥梁结构被地震损坏,尽可能保护桥梁的稳固性,对桥梁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变形力具有整体提升作用。其柔性装置是主要特色技术,可降低桥梁重要结构与水平运动之间的关联性,其中阻尼设计的应用,对桥梁的稳固性有较大改进。

三、桥梁施工对隔震设计的具体应用

3.1 隔离设计应用条件的确立

施工时确定应用隔震设计前,应综合性评估桥梁地基周边地质和地势等环境因素[3]。多数情况下都会在施工中应用隔震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实际施工确实不适合采用隔震设计的情况,也应综合性的科学论证施工所在地的地质、地基等情况,并正确判断是否可将隔震设计应用于该桥梁设计和施工中。施工所需满足这些条件有以下几种:①需要施工桥梁工程周边环境,即当地的地基和地质等都比较好,应用隔震设计地震发生时桥梁的稳固性能得到保障;②桥梁下部结构有较好的刚性,其固有周期相对较短。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则可在施工中运用隔震设计。这样桥梁结构系统周期增长后,能有效降低被地震影响程度。如果桥梁下部结构的有较高的刚度,该结构系统固有周期是没有应用隔震时的2 倍,或者有较大差异存在于上、下部结构之间固有周期之间,就不会有较大的藕联振动效应发生在上、下部结构间。一般情况下,隔震设计的隔震、减震效果需要桥梁面发生运动才能被证实。若实际施工当地是以下情况,则不可应用该项设计:①不仅桥梁下部结构刚度较差,而且其固有周期也相对较长;②除了需施工的桥基地质较为松软外,其固有周期还相对较长,并且会发生影响较大的共振;③桥基稳固性较差。

3.2 隔离设计应用于施工中

3.2.1隔震系统设计的应用

施工中应用桥梁隔震设计,关键是其隔震系统对隔震目标的设定。施工时要求隔震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一定刚度要求,并能够达到量化消散地震破坏力的标准[4]。在实际施工中,隔震设计主要是降低桥梁结构惯性影响。同时应在生产中应用该设计,从而保障所生产出的阻尼器及相关配套器材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通常,在隔震系统应用弹性反应谱法设计需要不断对其性能进行优化,从而科学的对隔震系统的力学效应进行控制。

3.2.2做好施工现场的细化工作

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应加强对桥梁内部细节上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发挥整个隔震系统效果。因此应加强施工中的细节管理,切实保证桥梁的隔震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将隔震标准进行统一规定,并加强对桥梁构造施工时,应在细节处理措施上充分发挥隔震系统的效应。尤其是大跨型桥梁构造应体现我国桥梁施工持续发展的结果[5]。施工时按照科学和规范的标准进行施工作业,从而实现桥梁隔震支座在震时发挥最大的效用,并注意保证其具备良好的变形效果,并科学、合理的保证其位移幅度。施工时还应重视桥梁预防伸缩缝间隙的处理,以预防梁体发生脱落的现象。

3.2.3应用隔震设计存在的不足

隔震设计方案中应用的粘滞式阻尼器,由于在各桥梁建设中只有较短的使用历史,被投入正式应用的粘滞阻尼器,还存在漏油等技术不成熟问题。由于国内尚完善的产品标准、设计规范还未有统一标准,包括相关检测标准也没有统一规定。因此,应用该阻尼器时,还应确保产品参数符合设计标准,并严格对其质量加强监管[6]。尤其应重点监管其耐久性和疲劳性,并定期对阻尼器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修护或更换。

结论

当前将隔震设计应用于桥梁设计和施工中,是从安全性和稳固性方面对桥梁工程的基本保障。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隔震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技术方面的不成熟,以及支持该技术的系统理论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只有通过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和施工当地的环境因素等,不断提升隔震设计和施工技术质量,并且将优质的隔震设计运用到实际施工当中,从而使得整个桥梁建设得到增值。

参考文献:

[1]陈华斌. 隔震设计在市政桥梁设计中的应用[J]. 珠江水运,2014,23(09):67-68.

[2]胡胜来. 浅论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运用[J]. 江西建材,2015,1(01):176-177.

[3]康东,刘卓君. 关于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2012,25(11): 108.

[4]贺海宽. 探析反应谱法在桥梁减隔震设计中的应用[J]. 门窗,2014,11(01):345.

[5]张致洪. 强震作用下考虑桥墩弹塑性的减隔震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 中国水运,2012,2(11):98-99.

[6]张宗爱. 浅论桥梁设计中隔震设计的重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05):173.

论文作者:姜鹍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隔震设计通过有效施工使桥梁工程增值论文_姜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