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论文_赵艳丽

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论文_赵艳丽

成都西部物联集团有限公司铁路物流事业部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重要的组成组部分,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今,随着信息技术和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建设显得尤为的重要。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展开探析,为促进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铁路运输;信息化;必要性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铁路运输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铁路信息化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我国铁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铁路合计的面广、线长、点多的特点,这为我国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困难。对此,本文对我国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展开探析,这无疑对于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

铁路运输是一种陆地上的运输方式,即是以两条平行的铁路引导火车前进,铁路运输是当前陆地上较为有效的一种运输方式和交通方式。铁轨能够提供坚硬并且光滑的媒介,让火车能够以最最小的摩擦力在上面运行。并且,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提升火车上的舒适感,节省能源。若配置得当,铁路运输能够比路面运输同一中重量的货物时能够节省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能源,铁轨能够合理的分散火车的重量,从而提升火车的载重力。铁路货运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运输能力大,能够进行大批量产品的长间隔的运输;其二,单车载重能力强,并且能够进行多种类型车辆的组合,使得铁路运输能够几乎可承载任何商品,并且不受容积和重量的限制;其三,车速较高,铁路运输的车速仅次于航空运输,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排在第二位;其四,铁路运受天气的影响较小,能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其五,能够利便的实现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以及驮背运输。由此看出,铁路运输是当今运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铁路运输具有的特点,使得客货运输的全过程与经济信息和社会信息航有着紧密的联系,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和有序的处理与开发对策与促进铁路运输拓展功能、提升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能给铁路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对此,面对铁路运输庞大的信息资源和和市场,加快铁路运输信息化的步伐,建设铁路运输现代化信息是当务之急。

二、铁路运输信息化可行性分析

为了更好的开发铁路信息资源,建立全铁路性或局部范围的铁路信息系统。对此,一方面,是全路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即是铁路运营信息支撑系统,包括管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全路教育培训管理以及全路科技项目管理等,通过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和电子邮件能够及时查询和快速传递信息,从而提升安全的可靠性和办事的效率。另一方面,铁路运输信息化系统是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包括道口防护与障碍物检测系统,自然报警系统、列车轴温监测系统、轴温报警系统、抢救通信系统、隧道桥梁监视与报警系统等[2]。并且铁路应用系统是面向自动化的列车控制信息系统,包括地面信息传输、无线移动闭塞、列车自动跟踪、列车定位、高速控制等信息系统。该系统的目标是缩短列车运行的间隔、保证高速列车的安全、扩大运输的能力、增加强行车的密度。由此看出,铁路运输信息化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三、铁路运输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以某铁路为例,该铁路全场百余公里,北靠陇海、西临焦枝、东连京广三大我国铁路干线,并且毗邻郑少高速,贯穿登封、新密以及新郑三市,年发送能力在千万吨以上,是某煤炭向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目前该铁路运输企业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来抓,建立完善的系统,在该系统建成后,能够完整、及时、准确的提供车流信息,有预见的组织车流,实现均衡运输、紧密运输,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充分利用通过的能力,提升铁路运输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建立统一信息化标准

我国铁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此,在铁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的需求,把有限的资金合理的运用到项目的建设上。建立各类项目建设信息化统一的标准,并监督各个企业根据该标准进行实施,铁路运输企业在完成信息化的建设后,由铁路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从而安排好资源整合共享的方案。信息化的发挥规划,可使得同一使其各铁路运输企业投入建设信息化的项目大致相同,从而使得运输企业人员的相互协作变得更加便利,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开发使用一套信息,相比铁路运输企业独立开发,能够优秀的降低开发的难度,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还能减少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周期,促进铁路信息化的统一的标准,从而在信息的处理、传输以及储存方面实现统一的标准,使得运输信息更容易的实现数据的共享[3]。

(二)引起市场商业模式

为了促进铁路运输信息化发展,可尝试引入运输信息专业结构参与铁路运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而有利于缓解人才紧缺的压力。通过引入市场商业的模式,增加信息专业机构对铁路运输信息化参与的程度,从而降低其管理部分工作的负担。对专业人才的节省不仅能够缓解当地铁路运输事业信息化人员紧缺的问题,还能为铁路信息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时间。铁路运输信息化专业人才运输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工作的压力得到较小,将其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运输信息技术和理论的研究中,从而为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发展坚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的问题,为我国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4]。

(三)健全管理机制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是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铁路运输信息的建设而言,是铁路运输的重大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我国现有的部分管理机制已远远不能满足铁路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需求[5]。对此,就必须进行改革。健全管理机制,对于确保铁路信息化的改革的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还能确保制定环境的完善,提升思想的认知,从而确保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可建立铁路运输信息化领导小组,从统一规划到组织实施,确保指挥的统一性。在现今信息平的建设上,充分法规铁路传统的优势,能在经济信息化的建设的中起到先锋的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对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铁路运输信息化可行性进行分析,分别从建立统一信息化标准、引起市场商业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对铁路运输信息化发展的建议展开探讨。毫无疑问,本文论述的内容有利于提升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发展。但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加强对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为促进铁路运输事业信息化的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怀亮,令晓明.BIRT在企业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6,12(12):84-86.

[2]阳卫文.铁路运输系统信息化现状及新规划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17,10(32):70-71.

[3]张丽娜.铁路货物运输物流信息化研究初探[J].科学与信息化,2017,02(9):155-156.

[4]刘忠海.铁路运输房建设备运维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05(15):45-48.

[5]王琪瑞.浅析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J].科学与信息化,2017,10(36):188-189.

论文作者:赵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论文_赵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