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疗护在社区居民中的认知情况调查论文_赵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 100730

【摘 要】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护的认知情况以及态度。方法 对于200名年龄超过18岁的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针对舒缓疗护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 对于舒缓疗护的认知,社区居民得分平均为3.86±2.14分。具有较高学历以及年龄范围为41-70岁的居民,其认知度较高,且与其他居民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社区居民对于生命末期采用舒缓疗护的接受度较好,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的相关服务为赞成态度。结论 虽然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护的认知情况不甚理想,但对之的接受度较好。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居民对舒缓疗护的认知度以及接受度。

【关键词】舒缓疗护;社区居民;认知情况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们所患疾病中大部分为慢性的非传染的疾病,舒缓疗护在社区居民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舒缓疗护以体现以人为本为服务的理念,不仅维护了患者的尊严,而且对患者的基本权利也能够保障[1]。但是在我国舒缓疗护还处在初步研究的阶段,社会上对舒缓疗护的认识,特别是老年患者都比较陌生。为了详细了解本社区的居民对舒缓疗护服务的需求和认识情况,我们在社区居民之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偶遇抽样的取样方式,共选取年龄超过18岁的200名社区居民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2名,女性98名。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18-94岁,平均年龄为45.8±21.4岁。所有参与本研究的人员意识均清晰,且自愿参与本项调查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为患者舒缓疗护认知调查,自行编制。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患者对舒缓疗法的认知情况和患者的一般情况。其中一般情况是指患者的患病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等。患者对舒缓疗护的认知调查情况包含以下内容: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和十三个封闭式的问题。⑴社区居民对舒缓疗护的态度:包括四项①社区居民是否可以接受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舒缓疗法治疗;②社区居民是否可以接受开展居家的舒缓疗法;③社区居民对建立舒缓疗法治疗病房的态度;④社区居民对接受舒缓疗法治疗服务的态度等。⑵舒缓疗法被社区居民认知的程度,包括:服务宗旨、内容,服务的对象,对患者进行舒缓疗护的意义,可以提供舒缓疗护的机构,治疗的费用情况,疼痛知识,其与安乐死的区别,家属参与的重要性等十个条目[2]。10个题目答对一个得1分,得分越高则表示认知的程度越好。

1.2.2 问卷调查的方法

由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中的医护人员担任调查员,在调查前需先对其进行培训。在社区居民进行填写问卷调查前,调查员必须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对这次问卷调查的注意事项、目的及意义进行必要的说明,使调查的对象对舒缓疗护有充分的认识。调查对象必须自己亲自填写,由调查员核对后统一收回。一共进行问卷调查200份,并且 100.0%回收。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统一编号后及时录入Epidata数据库,再 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分析项目包括单因素方差以及描述性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对于不同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SNK法,并利用χ2检验法进行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正确率统计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法认知的平均得分为3.86±2.14分。问卷中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法的概念及其对象,正确率分别为87.4%和63.9%。对于该项服务的宗旨、内容、涵义、提供服务的机构、家属参与的意义、疼痛相关的知识以及其与安乐死的差别的正确率分别为39.2%、26.9%、35.8%、31.4%、31.3%、42.1%和25.8%。对于舒缓疗法费用承担方面的正确率仅为8.9%。表明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法的认知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2 社区居民对舒缓疗法认知情况分析

对参与本研究的社区居民,从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有关结果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以及学历方面呈现出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详见表1。

*组间差异分析p<0.05。

2.3 社区居民对患者舒缓疗护的态度

综合200位居民的问卷调查,171位表示可以接受临终舒缓疗法的服务,占整个调查对象的85.6%;177位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舒缓疗护病房,占88.4%;131位对进行居家舒缓疗护持赞同态度,占65.6%;150位认为舒缓疗护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好处,且比较人性化,占75.2%。

3 讨论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等措施的施行,老年人群所占人口比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老年人口总数已超过人口总数的13%[2]。有报道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多种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病概率[3]。而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其具有的高死亡率等特点,使得舒缓疗法的需求度呈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多数恶性肿瘤患者患病期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且通常为中度及重度,且求医期间经常出现住院床铺紧缺的现象,此外重病患者在与家属生离死别时,对双方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伤害[4]。以上有关情况均显示出进行舒缓疗法的重要性及实用性。

本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居民对于舒缓疗法持有的态度为认可,然而对于该疗法的认知度得分较低,对于舒缓疗法有待进一步的了解。在本研究中,居民对于舒缓疗法适用对象的了解正确率达63.9%,但仍然有12.6%的人士并不知晓舒缓疗法的基本概念。超过60%以上的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法的涵义、服务内容、服务宗旨、可提供该项服务的单位机构、家属参与的重要意义以及舒缓疗法和安乐死之间存在的本质差异等基本情况,并不知悉。高达91.1%的居民对于该项服务中费用承担的基本情况也不甚了解。对于社区居民舒缓疗法认知进行评分,平均得分仅为3.86±2.14分。因此需进一步深化对舒缓疗法有关知识的宣传并进行配套的健康教育,尽量保证重症患者在生命消逝时的尊严以及安宁,也便于舒缓疗法相关服务在今后有较为顺利的发展与施用。

本研究对于知识与年龄结构以及性别等方面,对参与调查的居民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知识层次以及年龄结构的居民,其对于舒缓疗法的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高学历以及年龄范围为41-70岁的居民,具有更高于其他居民的认知度。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具有高学历的居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且可经由多种信息途径获知有关资料以及数据,因而对新事物的了解度得以深入,更易达成共识。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加强对于舒缓疗法的宣传,以增加低学历居民对其的了解度,对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年龄范围为41-70岁的居民对舒缓疗法的认知度高于其他年龄层,该现象可能与此年龄阶段接受健康教育的普及度,承担家庭责任的情况等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存在照顾家庭家人的重要责任,其对于舒缓疗法可能对其的益处理解更为透彻。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居民进行多样化的宣传教育,以增加我国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法的认知度以及接受度。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针对于不愈之症疾病患者而提供的综合性的照护,主要通过控制疼痛、降低身体的多种不适感,旨在提高重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平衡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意义。开展舒缓疗法相关服务,存在降低终末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与生理伤害,节约卫生经费,改善和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进行恰当的宣传与教育,改变传统观念,增加舒缓疗法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促进该项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宁,孙伟,王海琴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舒缓疗护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J].上海医药,2012,33(18):17-19.

[2]曹文群,缪俊,方颖等.舒缓疗护患者家属与普通社区居民的死亡态度研究--基于社区横断面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5):4340-4343.

[3]张翟,张丽君.社区肿瘤患者及家属对舒缓疗护认知度的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275-276.

[4]沈彩芳,曹燕亚.居家舒缓疗护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J].上海医药,2012,33(16):35-37.

论文作者:赵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舒缓疗护在社区居民中的认知情况调查论文_赵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