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跨越世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_工人阶级论文

要实现跨越世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_工人阶级论文

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需要培养大批优秀技术工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伟论文,跨世纪论文,技术工人论文,目标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展示了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光辉前景,是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胜利跨入21世纪的宏伟纲领。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重要的一条是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第一位的变革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学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因此,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我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已经很大,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主要是靠高投入、规模扩张来实现的。近年来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我国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只占3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50%以上。因此,增加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是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途径。

推动科技进步,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同志提出:“工人阶级要用最大的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为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的贡献。”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必须坚定不移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这是根本的政治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在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奋斗进程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力量。只有调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变成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

科技工作者是工人阶级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部分,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全民族向科技进军的带头人,在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他们在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解决工业生产和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起着开拓的作用。这支队伍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较强的攻坚能力,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应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培养世界一流的科技专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科技人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也要向工人学习,和工人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技术水平,努力攀登科技高峰,为科教兴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还必须重视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再三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第一生产力里面包括了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同时包括了广大生产一线工人的劳动成果。”“广大工人群众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对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李鹏同志充分肯定了技术工人的作用,他说:“优秀技术工人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源源不断地加入技术工人队伍,掌握过硬本领,成为合格劳动者。”我国有近1 亿技术工人,他们处在经济建设第一线,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首先,工人是企业的主体,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工人是工业生产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类物质生产的“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这里提到的工人平均熟练程度就是指工人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广大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他们具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关键作用。他们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相互切磋技艺,开展技术协作,不仅给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深化改革中,企业正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更需要有一支奋发向上、训练有素、精益求精、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造就新一代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其二,技术工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抓好科技第一生产力,要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3万多项专利,这是潜在的财富。要使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熟悉生产工艺、设备及操作,能和科技人员一起试验摸索成果转化的实际条件和各种因素,解决其中的难点和问题,通过精湛的操作,完成成果转化,并形成规模效益。广大工人实施应用先进科技及其成果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推动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其三,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改造、革新攻关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举措之一。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作为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对生产过程和设备了如指掌,凭着他们长期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艺,善于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不断进行小改小革,积极参加企业技术改造;他们对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有一定的验证和优化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上什么和怎么上。他们在参加企业技术改造,开展技术革新等方面很有发言权,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上最有实践经验,可以说起着直接甚至是重要的作用。我国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能工巧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搞革新和攻关,为优质、高产、节能、降耗作贡献;在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有的还制造出了先进水平的部件;在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攻关中,他们用“绝活”、“窍门”,解决了不少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工艺问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改造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其四,技术工人开展群众性技术活动,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技术培训等群众性技术活动。据统计,“八五”期间,全国有29万个企事业的7600多万职工参加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共提出合理化建议8800多万件,实施2500多万件,累计创造价值850多亿元; 通过群众性技术活动,攻克技术关键131万多项,推广新技术58 万项次,创经济效益565亿元。全国有8200多万职工参加了岗位练兵, 技术比赛活动,亿职工参加了各种技术培训,涌现出640多万名技术能手,34 万多名工人技师。在这些活动中,技术工人、能工巧匠起着骨干作用。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技术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引进,但所需的大量技术工人必须靠我们自己培养造就。技术工人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正确评价他们的作用,正是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亿万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挥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5月召开的科技大会上再次强调, 我们不但要大力培养各类科学技术人才,还要从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中选拔培养科技人才及各类专业技术能手。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有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从劳动模范和优秀工人中发展党员、提拔干部;在工人中评聘技师、高级技师;建立职业资格论证等。这些措施促进和推动了职工技能的开发和素质的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职工技术素质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全国近一亿技术工人中,技师仅有34万人,高级技师2000人,10万职工中只有一名高级技师,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对“人才”的认识还有所偏颇,对优秀的技术工人是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人才宣传不够,技能人才的作用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仍然很严重;激励技术工人成才的机制还不健全等,影响了一线工人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和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一些工人不愿学技术,技能素质下滑的现象不容忽视。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实现我国2010年远景目标的战略任务,提高技术工人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当务之急,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政策法规上和具体措施上给予保证和促进。

首先,要在社会上形成尊重技术技能,尊重技术工人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技术工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包括尊重技能和技术工人的观点,增强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敬业精神。要加大对优秀技术工人的先进事迹、先进成果的宣传力度,政府和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应给予表彰、奖励。要加强对工人学技术、学本领、立足岗位成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支持技术工人,创造有利于技术工人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其次,要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人才的培养,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任务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工人的技术技能素质,培养造就企业所需要的各种专业及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为技术工人岗位成才、择业上岗创造了条件。

第三,要切实落实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应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关心技术工人成长,建立健全促使工人敬业爱岗、立足本职、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激励机制。

第四,要进一步倡导两个“三结合”。继续搞好工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三结合,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三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应该坚持实行下去,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开放、竞争、协同、创新的机制。

第五,把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放到重要位置上来,把引导和组织职工学习科学技术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工会是开展职工培训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各级地方工会举办的1312所职工学校和基层工会举办的6.7万个职工学校及教学班的作用, 为职工提供不同层次、多种内容的学习培训。还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协助行政抓好职工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组织职工和企业都欢迎的群众性技术活动,开展岗前、岗位及下岗再就业培训,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的技术工人队伍。职工技协是学技术、用技术、出成果、出人才的“大学校”,要组织一线工人中的技术骨干,交流技艺、学习科技、开阔视野、补充新知识;在技术工人中开展拜师学艺、传帮带活动;对职工中大量的技术经验、绝技绝招和先进操作法要加以总结、推广,推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第六,广大技术工人要立足本职,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素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实现国家强盛,是新时期赋予工人阶级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着眼于21世纪,培养和造就大批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亿万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造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我们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工人阶级的团结奋斗,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标签:;  ;  

要实现跨越世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