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角色扮演在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术前的运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红艳,张丽芳(通讯作者)

刘红艳 张丽芳(通讯作者)

(昆明市儿童医院综合内科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前责任护士角色功能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缩短检查用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婴儿104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健康指导,观察组依据护士角色理论来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相关知识掌握度、检查用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度、检查用时、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责任护士合理应用好自己的角色功能能够改善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关方面指标,缩短检查用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天数。

【关键词】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指导;护士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40-0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婴儿104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52例婴儿中,年龄1~3个月14例、4~6个月21例、7~11个月17例;平均年龄(5.7±1.1)个月;其中支气管炎22例、婴儿肺炎12例、重症肺炎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1例。家长的文化程度:本科8例,大专8例,高中14例,初中9例,小学9例,文盲4例。对照组52例婴儿中,年龄1~3个月13例、4~6个月25例、7~11个月14例;平均年龄(4.7±1.1)个月;其中支气管炎20例、婴儿肺炎12例、重症肺炎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1例。家长的文化程度:本科6例,大专8例,高中14例,初中11例,小学9例,文盲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护士培训

1.2.1.1将我科40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名护士护理观察组的患儿,20名护士护理对照组的患儿。

1.2.1.2将护理观察组患儿的20名护士以10人一组为单位进行培训,将电子支气管镜、护士角色扮演、婴儿病理生理特点做成幻灯片形式进行学习,研讨,从而掌握角色扮演这一理论,并且巧妙的运用到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术前护理中。

1.2.2护理者: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神志、面色、呼吸、心音、心率等变化;观察意识、瞳孔、囟门及肌张力等变化;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等情况;观察生命体征;患儿及家属配合情况;吸氧情况;治疗情况;基本情况:是否在病房、是否适宜送检;大月龄患儿注意观察心理情况。

1.2.3管理者:在送检之前,责任护士合理安排其他病人的诊疗护理,安抚好其他病人,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1.2.4教育者和咨询者:依据患儿的病情、肥胖程度、家属的学历,理解能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对患儿家属因材施教;由于此期的患儿年龄幼小,身体各方面发育尚不完善,家属的文化素质、患儿病情变化较快等特点,若主管医生不能对症沟通,很容易出现“文化休克”[1-2],针对此种情况,责任护士就应该充分强化教育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帮助患儿家属减轻或消除文化休克[3]。告知家长术前注意事项:留置针的看护、禁食禁饮重要性、物品准备、患儿及家属的准备、主治医生查房情况、术中、术后会出现的并发症等。

1.2.5协调者:当在排队候检时,出现患儿家属理解能力不够或不忍心患儿挨饿私自喂奶、私自拔管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儿不能按时检查,所以要与气管镜室检查的人员进行时间协调、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注意与气管镜室检查人员汇报病情,若出现疑似有传染病的患儿,注意协调送检顺序,妥当安排送检时机,防止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综合对比两组婴儿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家属的知识掌握、术中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对患儿发热、声嘶、咳嗽加重等并发症指标做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实施组间差异对比[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儿护理成效比较可知:观察组52例患儿中,检查平均用时10±0.1min;其中:发热4例(7.69%),声嘶2例(3.85%),咳嗽加重1例(1.92%),并发症发生率13.46%;相比对照组52例患儿中,检查平均用时20±0.2min,共出现发热8例(15.4%),声嘶3例(5.77%),咳嗽加重3例(5.77%),并发症发生率26.94%。观察组52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3.1 缺陷与不足

由于我科年轻护士较多,每个护士的学历、年资、层级、理解程度、对气管镜及护士角色扮演相关知识掌握度层次不齐,就会出现在不同的境况下,不能很好的将这些角色运用自如,因此,科室应该加强培训和考核、理论结合实际。

3.2 儿童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由于家属是患儿主要的看护者,通过对患儿家属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5],责任护士应该具有预见性,扮演好每个情况下的角色,调动家属配合积极性,消除患儿家属顾虑,缩短术中用时,减少术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如竹.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5-01.

[2]何国平,喻坚.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80.

[3]林菊英,金桥.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59.

[4]辜书琼.176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护理配合研究[J].护理实践,2018,(1):24-01.

[5]范梦云.纤维支气管检查的护理配合[J].临床肺科杂志,2005.1(10):129.

论文作者:刘红艳,张丽芳(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护士角色扮演在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术前的运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红艳,张丽芳(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