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买买提江•库尔班

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买买提江•库尔班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

摘要:水库移民往往涉及到整村、整乡、整县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重建,与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妥善安置征地搬迁的移民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库移民安置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探讨

1.水库移民问题分析

1.1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难度大

国务院令第471号限定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使得实际赔偿时补偿标准太低,移民搬迁消极情绪很大;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需要在安置点分配土地,又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移民搬迁安置后,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变革对移民心理造成很大冲击,融入当地社会的难度较大。

1.2搬迁过程中存在众多不和谐因素

移民工作涉及多方面,项目法人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移民、移民与安置区居民、设计单位与地方政府和项目法人的关系等,信息在复杂的多级关系中传递不畅通容易使得移民对各级政府单位产生误解,激化群众矛盾;同时地方政府对移民工作比较陌生,边摸索边开展移民工作,组织过程不尽合理导致资金兑付不及时、资金浪费等。

1.3移民二次返迁

我国的农村社会,由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所构成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民维持和发展生产的重要社会资本,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意义。所以在搬迁安置后面对变化了的生活环境难以适应,产生心理落差。同时在安置区通常会存在地少贫瘠,住房、交通、用水、用电、就医、子女入学等生活设施和生活条件不同程度存在不完善、不方便、不到位现象,在重重困难面前越是感到孤独,思乡情切,以致二次返迁。

1.4移民贫困问题大

搬迁安置前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均衡,即使是一种低度均衡,但它也是在、自由和自然、情况下的缓慢发展,而搬迁打破了这种平衡。虽说和安置区居民享有同质量的生产资料,但因为不太熟悉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同等投入的条件下,难以产出原住居民同等的农副产品,形成收入上的差别。同时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自身竞争性意识不强,对政府的依赖性强,遇到问题以后不是积极主动的想办法,克服困难,而是一味要求政府优惠照顾,缺乏进取精神,成为移民致富的严重障碍。

2.水库移民安置主要方式分析

2.1 按安置途径

2.1.1农业安置。

农业安置又称依土安置,是指农村移民搬迁之后,每个移民仍可得到一份农业生产用地,以土地为基本的生活安置条件,在此基础上以传统农业为主,并通过开发和利用安置地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亦可兼事二、三产业的安置方式。这种安置的好处是可进可退、移民安置费用较低等,符合移民工作中的风险最小原则、最大相似性原则和最大社会安全感原则。农业安置模式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移民安置区,其实施的必要前提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够筹措到适量的可利用的土地,以安置被征地的农民。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市场化程度等诸方面因素,农业安置模式是库区移民安置所采取的最为典型的传统安置方式。对于那些无一技之长,离开土地生活没有保障的移民,可实行土地安置,使他们各有其地,满足了根本需要,解决了后顾之忧。

2.1.2农转非安置。

农转非安置指移民根据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客观环境,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安置后不占用农业用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发展生产,政府发给一定的经济补偿费和提供相应政策支持的安置方式。这种安置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库区移民安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安置方式。

2.1.3兼业安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兼业安置指在土地相对紧张,区位条件较好,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在保证移民基本的土地后,移民家庭在不完全脱离农业的条件下,同时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以获取更多收入的安置方式。此方式适合环境容量狭小,非农业较发达的安置区。

2.2按迁移距离

2.2.1后靠安置。

就近后靠安置指在淹没线上通过调整、开发土地和矿产等资源,对移民实行就地安置的一种方式。就地后靠,基本上在本村安置,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不大,传统的业缘关系,保持完整,地缘关系属内部调整,因而,传统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持得相对完好,容易为移民所接受,有利于移民生产生活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这种安置方式具有“好管理、省投资、损耗少、易安置”的优点,但必须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为基础。

2.2.2异地安置。

异地安置根据搬迁距离又可划分为异地近迁安置和异地远迁安置两种。

(1)异地近迁安置:异地近迁安置指将移民在本乡或本县内进行安置的一种方式。异地近迁安置距离迁出地较近,在本县内的邻近乡镇或村或邻村,社会环境变化不大,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大体不变,比较容易接受。但此方式也受土地资源条件的限制。

(2)异地远迁安置:异地远迁安置,一般指移民离开本县,在本省市甚至外省市安置的一种方式。异地远迁安置使移民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生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对移民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震撼,可能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远迁安置应尽量将安置点选在经济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可开发资源充足且环境容量相对宽裕的地方。

2.2.3按安置形式

(l)集中安置。

集中安置是指集中建立移民居民点和居住点,统一布局的搬迁方式。搬迁之后,形成行政村或村民小组,独纳入当地行政村统一管理。由于集中安置使得原来的村、组建制基本不变,原有社会关系网络基本得以保持,社区文化环境基本相似,有利于移民心理上的稳定和迁移安置的顺利进行;基层生产组织不变,有利于发挥组织管理作用;移民可以尽快在安置区安定生活、开展生产;可以降低安置成本;有利于农村的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公共设施的充分利用。但集中安置要求安置区必须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能够调整出成片的土地或有成片的土地可供开垦,而且集中安置加大了移民与安置地区居民社会整合的难度。

(2)分散安置。

分散安置又称插花安置,指将移民按户分散安置到安置区原有的村、组中,而且每个村、组安置的移民户数较少,不再建立独立建制的村或组。分散安置对于移民来说,前期可能有不安全感,心理压力大等,容易使适应能力差的移民感到孤独,从而增加在社会整合期间的痛苦。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利于外迁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同时可以利用安置区村集体的机动地安置移民,不必改变原有土地承包关系;可以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减少建设成本;移民可购置闲置房,节约建房费用与建房用地,缩短安置时间。

2.2.4按组织形式

(l)政府统筹安置。

政府统筹安置是由政府统一组织安排实施移民安置,这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水库工程实施移民安置的主要办法,即从水库建设主管部门至库区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移民工作部门负责安排实施移民工作。

(2)自主安置。

自主安置是移民在获取淹没损失的一次性补偿费、搬迁损失费和其他补助费后,自谋就业门路和自找生活安置去处的一种办法。这种安置办法,政府承担的工作最少,最为省事,但是为保证安置效果,政府要认真考察移民自找门路、自谋职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文俊,李童航.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中的贫困风险控制[J].农业与技术,2014,07:34.

[2]闫国平,王维国.浅谈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有关问题[J].内蒙古水利,2014,04:171.

论文作者:买买提江•库尔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买买提江•库尔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