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监测效果观察论文_翟瑞杰

浅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监测效果观察论文_翟瑞杰

铁力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为心肌缺血无症状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3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作为研究组,选同期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动态心电监测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长,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心肌缺血检出率和阵次比例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发作期动态心电图ST段降低幅度无差异性。结论 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能提高监测的灵敏度,能在发作情况准确检出,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方式,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监测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by using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ECG)diagnosis. Methods:30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s a study group,30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ynamic ECG monitoring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dura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the rate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sult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the two groups had no difference in the ST segment of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onclusion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ECG)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can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monitoring,and can be detected accurately in the attack. It is an effective monitoring method and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monitoring effect

现在临床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比较多见的症状,临床中为患者治疗时发现有很多的心肌缺血患者没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我们对该种情况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1],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选取了3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来进行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组,有男性13例,女性17例,最小45岁,最大76岁,平均57.91岁,同期选取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30例来作为对照组,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最小46岁,最大82岁,平均60.13岁,两组一般性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全天24h监测,同时对Ⅰ、Ⅱ、Ⅲ、AVR、AVL、AVE、V1-V612导联的心电图变化进行记录,缺血性ST段诊断时从J点向后80ms开始呈水平或下斜大于1mm,持续时间大于1min;再次发作的ST段在回复极限大于或等于1min后出现再次下降并大于1min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的降低大于0.1/mV;ST段每次发生降低性移动的时间间隔大于1min;ST段降低性移动持续大于1min;将检测基准定为J点后0.08 S,心率小于120次/min;将检测基准定为J点后0.05 s,心率大于120次/min[2]。

1.3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为22.00min显著多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10.00min,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3.33%、阵次比为81.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55.2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作期间动态心电图ST段降低幅度比较,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诊断,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接受早期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临床中一些发作性胸闷患者被当做心绞痛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确诊为房颤,说明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有效率比常规诊断要高。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解剖上有冠状动脉病变,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但是没有心绞痛症状,这是冠心病的临床类型之一。根据当前研究表明,该情况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冠状动脉受损之外,个体疼痛阀值、心肌缺氧量等均有较大关系。此外,疼痛警报系统缺陷以及体内β内啡肽基础水平较高。有人认为,患者心肌缺血的范围比较小,症状比较轻,持续时间比较短时,没有达到疼痛阀值,因此就没有心绞痛症状出现[3]。无症状心肌缺血是解剖上有冠状动脉病变,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但是没有心绞痛症状。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所导致的,冠状动脉痉挛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发病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常规检查是心电图检查,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监测,但是获得的数据并不全面,不能够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应,动态心电图能够对患者8到24小时的心电活动进行全程的监测,不会因为患者的作息、饮食而受到影响,监测具有连续性,能够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监控,避免无症状心肌缺血被误诊[5]。

此次研究我们使用了动态心电图对有症状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发病率要比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高,持续的时间比较长,ST段降幅比较大,组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患者的过度劳累和生活习惯不良所导致的,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需求的氧气供给得不到满足,我们可以使用动态心电图来进行监测。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长,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心肌缺血检出率和阵次比例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发作期动态心电图ST段降低幅度无差异性。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监控能够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让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被检出,对判断是否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提供了依据,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监测,对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雪琴,邓洁茹,赵凤琼,等.62例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比较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⑷:198-199.

[2]赵义娟,杨庚明,杨艳霞,等.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⑷:403-404.

[3]周宏峰,周弘,张煜.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⑸:358-360.

[4]米悦,张平,刘金荣,等.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⑷:269-270.

[5]栗平,武瑞卿,格德.动态心电图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的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⑾:1023.

论文作者:翟瑞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浅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监测效果观察论文_翟瑞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