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对照评估与分析论文_李继军

湖南省沅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9600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对照。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栓塞组33例和修补组32例。修补组采取常规脾破裂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栓塞组采取脾动脉栓塞治疗。就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成功率、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栓塞组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修补组,P<0.05。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修补组,P<0.05。结论:常规脾破裂修补手术和脾动脉栓塞治疗这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具有确切效果,但相对来说,脾动脉栓塞治疗可更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法;创伤性脾破裂;疗效对照

脾脏为人体外周免疫器官之一,也为机体内最大淋巴器官,其处于腹腔左上方,质地脆弱,容易受暴力作用受伤。脾脏的作用在于储存人体血液,在人体缺氧、失血情况下,其可将血液运送至血液循环中,促进血液循环和血容量的恢复。脾脏为腹部最容易受伤的脏器,创伤性脾破裂发生率高,需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全身血运,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对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栓塞组33例和修补组32例。所有患者经CT、腹腔穿刺等确诊。

修补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为36.61±6.36岁。包括闭合性损伤27例和开放性损伤5例。I级破裂12例,II级破裂13例,III级破裂7例。

栓塞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21岁-64岁,平均年龄为36.18±6.12岁。包括闭合性损伤27例和开放性损伤6例。I级破裂13例,II级破裂13例,III级破裂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修补组采取常规脾破裂修补手术进行治疗,常规开腹后对腹腔脏器进行探查,根据脾破裂损伤程度采取不同修补手术,包括单纯修补缝合术、脾部分切除联合大网膜填塞修补术、脾修补联合大网膜填塞术等[2]。

栓塞组采取脾动脉栓塞治疗。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方法,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主干,经造影明确脾脏破裂情况,包括破裂的范围、部位等,并用导管选择性出入出血部位脾叶脾动脉进行栓塞,直至出血停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成功率、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x±s表示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值低于0.05为评估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于修补组,P<0.05。如表1.

3 讨 论

脾脏具有丰富血运,组织脆弱,容易受损。脾脏储存血小板的总量可达到全血三分之一,破裂后其血管断端和脾脏收缩,加上凝血块压迫,可引发脾破裂控制自身出血倾向。若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切除脾脏,则可明显降低其抗感染能力,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上多要求医生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方法,尽可能保留脾脏。创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以抢救生命为第一,保留脾脏为第二,尤其是儿童,脾脏的保留更为重要。因而,控制外伤性脾破裂出血的同时维持脾脏功能是创伤性脾破裂治疗的重要方向[3-4]。

手术治疗方法中,常规脾破裂修补手术包括单纯修补缝合术、脾部分切除联合大网膜填塞修补术、脾修补联合大网膜填塞术等,可根据患者损伤分级采取针对性修补手术,其中,单纯修补缝合术一般适合于小而浅的1-2级损伤;而脾部分切除术则使用3级脾破裂和局限性损伤,一般需保留三分之一脾脏以上,确保脾脏良好血供,并同时给予大网膜填塞术,以有效控制出血,预防出血性休克的发生[5-6]。

脾动脉栓塞治疗则具有操作简单和创伤小等优势,其中,经血管造影可显示出血不明显部位,发挥诊断作用。脾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确切,可避免开腹所致创伤和并发症,但术前需明确适应症,脾动脉栓塞术一般适用于脾损伤程度在3级以下,几乎不伴随腹腔等脏器损伤的患者中[7-8]。

本研究中,修补组采取常规脾破裂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栓塞组采取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栓塞组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修补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修补组,说明常规脾破裂修补手术和脾动脉栓塞治疗这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具有确切效果,但相对来说,脾动脉栓塞治疗可更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 郭洪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24(5):125-125.

[2] 黄智,詹兴云,吴进生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14(20):82-83.

[3] 彭杏芳,鲁武伟.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12(2):50-51.

[4] 许朝亮,李一凡.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6):63-64.

[5] 鲁武伟.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2(35):103.

[6] 李业钊,苏海庆,张霞等.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2):1932-1935.

[7] 裴正芬,金平,庞军等.微创治疗创伤性脾破裂42例临床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6):508-510.

[8] 刘建,刘春庆,冯艳玉等.非创伤性脾破裂5例及文献回顾[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5,21(5):313-316.

论文作者:李继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对照评估与分析论文_李继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