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勇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勇

(宁夏建工集团总承包三部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使其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当前房屋建筑的不断兴建,人们越来越关注房屋建设的质量。房屋建筑物中,其中混凝土施工作为其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对其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房屋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现状,分析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技术是整个房屋建筑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房屋建筑的质量。混凝土是当前房屋建筑过程中最主要的应用材料,它的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施工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从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状况上看,混凝土已经在高层建筑以及普通房屋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样就会使得人们开始对其施工技术越发的重视。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现状

目前,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有助于提高结构强度,改善房屋质量,但也容易因自身技术不合理和施工不到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通病,制约其应有效用的发挥。如骨料选用不当易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水灰比控制不当易影响混凝土强度;模板安装、拆卸不当易降低混凝土性能 ;混合料拌合、浇筑、振捣不当,易因气泡、蜂窝麻面等的出现降低混凝土及其构件的实际功能,此外后期养护不到位,也对混凝土性能和功能有所影响。但无论上述哪一环节的工艺选择和实际操作存在缺陷,都可能为房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着手,积极寻求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失为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造成的问题原因。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运输、拌合混凝土,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现场施工。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已拌合的混凝土势必会导致水灰比变大,混凝土变稀等情况发生,难以保证混凝土正常的质量。如果现场拌合混凝土材料中的粗集料和细集料自身含泥量过大而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彻底会导致拌合混凝土强度降低不合标准。粗集料的级配系数不合理,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的配料比例不准确,极有可能因水泥浆的不足而导致现浇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的情况,混凝土结构强度大打折扣,质量出现问题。

2.混凝土施工工艺造成的问题原因

( 1) 模板工程问题。对于混凝土施工浇筑之前模板的组合安装是一项精细而严格的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基本没有关于模板安装和拆卸防的设计,也没有给出相关的规范说明。现场施工中对于模板的制作、拼装、和模等都无法做到精确,使得在实际运用当中出现诸如变形、开缝等情况,可能导致混凝土浇筑构件出现变形、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混凝土构件失去应该符合要求的强度性能。

( 2) 混凝土浇筑、振捣问题。混凝土拌合时间不足导致水泥未能充分进行水化反应,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未能按照要求进行配料,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现浇构件振捣不够密实,振捣部位不完整、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等情况,也有可能造成现浇混凝土构件在成型后出现蜂窝麻面的质量问题。

三、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

1.合理控制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及配合比。一方面,做好水泥原料和砂石原料的选用工作。混凝土的强度受到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严格审核水泥的信息指标是控制原材料质量的首要任务,如水泥的品牌,生产产地、类型、标号、细度模数及含泥量等指标,不仅要核查以上信息指标,同时还应抽样检验水泥样品。运用预调制实验进行水泥的验证,确定其信息指标是否属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应该不断提高质检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严格落实相关粗细骨料的抽查复检工作,严禁不合格原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从源头上做好混凝土质量关。另一方面,正确合理使用外加剂。外加剂虽不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但是其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影响却是十分明显的,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某方面的实际功效;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外加剂对于混凝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某方面的实际功能,但是由于其种类和掺量的不同,在具体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类型的微添加量物质,添加不足则预期效果不显著;添加超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试验论证其最佳添加量。

2.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1)浇筑方法。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可以根据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及一次到顶的顺序进行施工。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必需将其退回到搅拌站。在具体浇筑的过程中,避免直接将水加入到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之中。在浇筑的过程中尽量采取连续浇筑的方法。在浇筑每一层之前,需要在上层已经完全覆盖的基础之上进行,同时在开始浇筑下层混凝土之前必须是基于上层混凝土初凝的时间范围之内方可进行,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问题。此外,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还应该密切关注外在气候的变化情况,首选外界气温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开始施工浇筑工序。

(2)振捣方式。混凝土的振捣方式对其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时候,需要做好坡角、坡中间及坡顶等关键位置的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整个坡面在振捣过程中得以全面覆盖以满足振捣的需求。同时振捣工作还应该借助于振捣棒,且振捣棒的插入深度、时间及位移间距等应合理控制,

采取快插慢拔的振捣方式,以确保振捣的密实度。结束振捣工作之后,还应该将混凝土表面的杂物利用刮杠刮平,并在混凝土的表面上撒上 5~25cm 的碎石,确保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能够将其抹平。

(3)温度控制。目前,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工程主要是通过改善骨料级配的方式来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将一定的混合料添加到干硬性的混凝土之中,以便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同时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利用加水或者是利用水冷却碎石的方式,以便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无论是采取何种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都应该及时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散发工作,提供多种散热途径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4)改善约束。在浇筑完毕混凝土之后,因水化热的散发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的温度比外界的气温高,以此在混凝土的表面上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此时需要及时拆除模板,以便降低表面的温度,避免表面出现裂缝现象。所以,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必须尽早拆除模板,不仅有利于提高模板的周转效率,还能降低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3.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应做好混凝土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后期养护管理能够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降低因内外温差而导致的温度应力。所以应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洒水,并做好保温养护工作,以便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同时,在浇筑完毕混凝土之后,还需要不间断地对梁板的表面进行洒水养护,且温度维持的时间不能低于 15 天。

总之,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及结构安全。因此,我们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其次,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振捣、模板工程等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最后,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隐患,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小兵.浅谈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 [J]. 门窗 ,2012,(10)。

[2] 于成龙,李德斌.浅谈土建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学中国人 ,2014(22).

[3] 房亮.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 技 致 富 向导 ,2014,(5)。

[4] 李慧.试论高层建筑多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12,(11)。

论文作者:张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