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部地区小康社会运行对策的思考_中西部地区论文

关于中西部地区小康社会运行对策的思考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中西部地区奔小康的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中西部地区论文,奔小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差距越拉越大,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成为影响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那么,制约中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难点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些制约因素和难点,加快中西部脱贫致富步伐,已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事关奔小康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剖析甘肃农村奔小康的现状入手,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路,供从事小康建设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志参考。

一、现状:中西部农村已基本解决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划分,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主要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18个省区,其中前9个为中部地区,后9个为西部地区。这18个省区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个综合性指标,却能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广大农民奔小康的程度。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十多年居全国末位,因此,研究甘肃省农村奔小康的现状,可以基本反映中西部地区奔小康的最低水平,也可以从中找到中西部地区奔小康的基本制约因素和难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肃农村较早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从省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长期不懈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分区域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二、三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99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143.2亿元, 按可比口径比1978年增长1.8倍;粮食生产从80年代开始连续登上55亿、 60亿、65亿、70亿和75亿公斤5个台阶,1995年虽遭受了60 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总产量仍达到了64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25.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20.88亿元,比1978年增长1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4 元, 增加786元,按可比口径比1978年增长2.6倍。全省贫困面已由65%下降到了20%,绝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

为了全面了解和系统研究甘肃农村奔小康的现状,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农村小康16项指标,对照全国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甘肃农村小康综合评分为30.06分, 离完全实现小康还差69.94分,比全国农村小康综合评分50.6分低20.54分。其中,高于全国指标的4项,即:蛋白质摄入量、服务消费支出比重、 享受五保人口占应享受五保人口比重、万人刑事案件发案件数。低于全国指标的12项,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衣着消费支出、钢木结构住房比重、电视机普及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安全卫生水普及率、用电农户比重、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

综合分析甘肃农村奔小康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地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从1990年起,全省农村综合评分达30.06分, 说明甘肃农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已向小康目标迈进了30%的路程。单从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看,除17个县未达到300元的标准外(占19.8%), 其余县市区均超过了温饱线。但是,就全省而言,人均纯收入未达到300元的户仍高达20 %以上,特别是中东部地区的40多个县市区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在贫困的边缘徘徊,一些脱贫户一遇灾年还会大面积返贫,且地区与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1995年,全省已有3 个县市区率先实现了小康,小康综合评分达到94分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而陇南地区的宕昌县小康综合评分还不足10 分, 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70.99元,按1990年不变价算只有208元,还未达到温饱标准。

2.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实现小康目标难度很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7年间,甘肃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17年间共增长746元,年均增长44元, 其中“七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29.62元,“八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82.6元。 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在加快,增幅在逐步加大。但是,由于近几年物价上涨很快,收入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如“八五”期间收入只增长10%,而物价却上涨了78%,导致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农民收入只增长43元,年平均只增长8.6元。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直接影响到小康综合评分的提高。1995 年,全省农村综合评分达48.89分,比1990年只增加了18.83分,年平均只增长3.8分。按此速度,到2000年,甘肃农村综合评分只能达到68分,离小康目标还差32分。所以,到本世纪末甘肃农村奔小康的难度非常大,任务十分艰巨。

3.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明显改善,但仍需下功夫进行教育和引导。从物质生活看,除钢木结构住房比重未达到温饱标准外,恩格尔系数、蛋白质摄入量和衣着消费支出三项指标均超过了温饱值,且恩格尔系数1995年比1990年降低了6个百分点,蛋白质摄入量提高了14克, 衣着消费支出增加了3元。从精神生活指标看, 电视机普及率和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均超过了温饱值,且增长较快,电视机普及率5 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消费支出比重5年提高6.2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但是,全省农民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大部分支出仍主要用于吃、穿等温饱的基本方面,居住条件相当差,钢木结构住房比重1990年仅为5.6%,1995年也只达到50%,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刚刚越过了国家确定的温饱标准。饮食结构也比较单一,主要以粮食为主,年人均消费粮食在230公斤以上,蔬菜仅45 公斤,食用植物油仅5公斤,肉类仅9公斤,且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大部分集中在年节期间。所以,从总体上衡量,甘肃农民的消费结构仍处于温饱线附近,在短期内还难以有大的改变。

4.人口素质低,生活环境差。从人口素质看,1995年,甘肃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67岁,还达不到国家确定68岁的温饱标准;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仅5.8年,也达不到温饱标准。从生活环境看, 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虽已接近小康值,达80%,“八五”期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但未通公路的村大都在条件十分严酷的贫困山区,通公路的难度越来越大;安全卫生饮用水程度低,仅占58%,刚刚超过温饱线;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更小,只有20%,离温饱值还相差30个百分点;用电农户比重虽接近了小康值,只相差7个百分点, 但未通电的户几乎都分布在一些偏僻落后的深山区和边远山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将要付出很大的低价。这些都将严重地阻碍甘肃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5.社会保障程度有较大提高,但标准低,保障能力弱。1995年,全省享受五保户人数占应享受五保人数的比重已达80%, 比1978 年增加44.3个百分点,农村参加社会保险的面也从无到有,已达10万人。但就总体而言,五保标准很低,全省年人均供养标准为375元钱、282公斤粮。且在五保人口中,由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人数只占到9%, 绝大多数为分散供养,生活保障程度很低。全省万人刑事案件发案件数为5件, 虽达到小康标准,但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近年来有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城市郊区、铁路沿线的社会治安状况较为严峻,要真正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难点:区位劣势与体制转轨中的矛盾交互影响的结果

从甘肃农村奔小康的现状分析中不难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素质低、生活环境差、社会保障能力弱等都是影响中西部奔小康的因素,但是,笔者认为上述问题仅只是矛盾运动的表象,而真正制约和影响中西部奔小康的难点主要是由区位劣势带来的一系列硬约束和由体制转轨带来的一系列软约束两大方面交互影响、交互制约的结果。

1.地缘约束。中西部地区都处于我国的内陆腹地,一方面自然条件差,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小,特别是西部地区,或为干旱贫瘠的黄土丘陵区,或为阴湿高寒的青藏高原区,或为荒漠、戈壁的蒙新高原,个别地方生存条件严酷,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空间十分狭窄,生产经营方式还处于自给自足或半自给的传统落后阶段。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程度低,一些外商和外资企业由于交通、通讯、投资环境等的制约,都不愿把资金投到中西部地区,如甘肃实际利用外资额仅占全国的0.4‰。 再加地势高寒,气候恶劣,一些科技人员都不愿在此长期工作和生活,造成经济开发速度慢,社会经济发育迟缓。

2.产业约束。由于农业的落后,无法为地方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始积累,造成中西部地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中西部现有的工业体系大都是国家为了开发资源建设的“飞地企业”和“注入式企业”,对资源的开发采取垄断的做法,地方没有建立起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能力弱,一、二、三产业不协调,工、农业之间相互割裂,农、轻、重之间的比例极不协调。改革开放后虽然放手发展了一批乡镇企业,但从总体上看,一是其发展速度、效益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二是这些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设备等由东部淘汰下来的粗放型企业,许多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都难以为继,更不可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更多的支持和贡献。

3.投入约束。近几年,由于中央三令五申要重视农业,中西部地区都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但是,一方面由于中西部地区自身财力十分有限,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如甘肃省有60多个县靠财政补贴过日子,年补贴额达3亿多元;近70个县不能按时发放工资, 有的县拖欠工资长达半年之久。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趋利行为,不可避免地出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流向的市场化,因此,必然会拉动社会资金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从粮棉等种植业流向经济作物及其加工业。而中央又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资金支持中西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致使中西部的农业只能在维持传统粗放经营的基础上缓慢地向现代化转变,但这一转变却由于投入水平的严重滞后而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4.科技约束。80年代以后,世界农业的增产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但是,中西部农村却由于受人才、科技和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业科技含量低,如甘肃省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只有40 %, 比沿海省份低10—20个百分点,农产品量短质差,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部分优质产品也由于批量小、运距长等原因,无法打入国际市场,外向型经济所占份额非常少。再加上劳动力素质普遍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速度慢,一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一般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试验示范,延缓了科学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普及。

5.政策约束。由于国家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向东南沿海倾斜的政策,造成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在政策上的不平等。建国后,国家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调整产业布局,工业建设的重点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始投向中西部。如1953年至1957年期间,我国建设的694 个大型项目中,2/3建在内地。投资比例“一五”和“二五”的前3年,内地为58.2%,沿海为41.8%;到“三五”和“四五”前期,内地上升到60%。这种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使得东西部发展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小。如工业总产值,1949年东部地区占54%,西部地区占46%;而到了1978年,东南部地区已降到了43%,西北部上升到了57%。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的宏观政策又进行了重大调整,国家建设投资在东部某一个省的份额是西部七、八个省的倍数,西部连年下降。甘肃省“一五”时期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4.1%, “七五”下降为0.9%。再从1994年的统计数字看,基本建设投资东部人均722.5元,西部322.6元,最少的省人均只有167元。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东部占57%,中西部占43%,人口和耕地与国民生产总值份额成了反比例。国家在财政、税收、价格、投资、信贷、外汇等方面均对东部进行倾斜。例如,在价格改革中,下游产品先放开的“效益漏斗”每年使甘肃省的上游产品平议价差流出35亿元,下游产品放开价格又使甘肃多支付35亿元,这“一少一多”每年流失70亿元。而东部沿海的工业体系,或为过去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并以加工业为主),或为改革开放后新发展起来的地方加工业,这些工业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松缓,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设备更新、高新技术运用、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矛盾小,在政策机制上形成了东西部之间的很大差异。

6.观念约束。由于长期以来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东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差异极大。东部地区由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高于西部,观念更新也快一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快摆脱了姓“社”、“姓“资”的困惑,抓住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机遇,用足用活了国家的政策,特别是在发展私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东部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干部群众则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常常担心姓“社”还是姓“资”,不敢也不会运用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错过了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在:一是守旧意识浓厚,怕担风险,不愿冒尖,不敢创新,不求进取;二是产品经济意识浓厚,自给自足,自我满足,对发展商品生产不习惯,不适应,顾虑重重,驾驭市场的能力不强;三是内陆意识浓厚,缺乏大市场、大开放、大流通、大开发的思想观念,只把眼光盯着本地、本省,走出去联合发展的意识很弱。

三、对策:实行全方位开放开发,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奔小康,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同时完成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必须既要处理好国家宏观战略和中西部地区自身战略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关系等等。所以,要加快中西部农村奔小康的步伐,必须既要有国家宏观战略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又需要中西部自身的艰苦努力。笔者认为,重点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和突破。

1.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要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这为制定和确立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创造了良好机遇。笔者认为,应确定“东西合作,优势互补,立体开放,综合开发”的总体战略,重塑区域经济运行发展的新秩序。“东西合作”就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通过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使东西部市场主体联手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就是把东部的资金、技术优势同西部的资源和劳务优势结合起来,把东南沿海的区位优势同西部连接东亚、中亚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立体开放”就是指中西部各省区要充分利用沿江、沿河、沿线、沿边和空中等优势,特别是亚欧大陆桥和西部的沿边优势,东进西出,南来北往,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联合打通走西口的大通道;“综合开发”就是指利用西部农牧业、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和军工企业的优势,加快水利、土地、交通、能源开发,把西部建设成粮棉和畜产品、石油化工、能源、有色金属基地。

2.加快中西部对外开放步伐,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要加快中西部农村奔小康,必须加快中西部的改革开放步伐,以此带动中西部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对国外开放。一方面利用沿海地区开放度强的优势,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积极发展外贸,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或以沿海为跳板,把西部的产品“跳”到国际市场上去。另一方面利用西部沿边优势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开通的优势,扩大对邻国的开放,积极发展边贸,以边贸带动全面开放。其次,要加快对国内开放。西部地区要积极与东部沿海地区建立各种各样的横向联系,扩大省际之间的开放度,建立向国内外大市场靠拢的切入点和生长点。西部地区之间也要加强自身的开放与联合,一是联合发展对外贸易,二是联合开发资源,三是联合发展交通,四是联合发展旅游业。

3.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生长点,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一要突出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建国以来国家在西部建成的一批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优势,一方面进行扩散联营和配套服务,兴建一批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卫星”企业和子企业;一方面直接兴建一批高技术企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加工业,转变单纯出卖初级产品的现状,提高产品的附加效益。二要突出发展外向型经济。广开门路,积极招商引资,兴办“三资”企业。尤其要发展一些资源开发型的“三资”企业,以便使西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另外,要直接兴办一批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型企业和特色企业,争创外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三要突出发展非国有经济。要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不限身份、不限规模、不限速度、不限比例、不限领域的“五不限”政策;鼓励小型工商企业通过转、卖、租等形式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要在法律上为非国有经济创造良好环境,保障其所有权、财产权不受侵犯;制定和落实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四要突出发展高效农业。通过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大名优特新农产品的开发步伐,建立高效农业开发区和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系列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五要突出发展城镇经济。新建的乡镇企业尽量向小城镇集中,要放开小城镇户籍限制,鼓励有经营项目、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农民到小城镇集中定居,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加快培育市场经济主体,积极运筹生产要素。中西部地区必须立足水土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市场主体,积极运筹生产要素,根据市场利益原则,把各项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在一起,推动中西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资金运筹上,除积极向国家争取外,要加大股份合作制改革力度,鼓励不同性质的经营主体、不同经营项目、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股份联合,要把中西部地区自身无力开发的土地、水面、山林、草场等资源拿出来进行拍卖、租赁、承包,广泛吸引外资和内资到西部进行开发性生产或兴办农业企业。在技术、人才运筹上,要通过改善西部科技人员的生活工作待遇,千方百计把人才留住,并善于发现和敢于启用人才,创造使人才能放心放手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氛围。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东部科技人员到西部来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如东西人才培训合作工程、城乡人才培训合作工程等,为西部地区培养大量的有用人才。

5.调整倾斜政策,支持中西部农村小康建设。缩小地区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是中央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为此,国家要下决心调整向东南沿海倾斜的政策,在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重点向中西部倾斜。一是要重点支持中西部的农田水利事业和农用工业建设,立项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农用化肥厂和塑料厂。二是鉴于西部地域辽阔的特点,通路、通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简单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要以中央支持为主。三是针对东西部已经形成的过大差距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双方在奔小康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一刀切”,应当研究制定对西部在市场经济转换中宏观调控方面的“特别优惠政策”。包括:①加大对中西部的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比例。②针对西部农业基础性建设和资源开发型项目一般都投资大、见效慢、原材料效益偏低的情况,可对西部的基础性产业转移中央财政支付,银行实行差别利率。③财政分级吃饭后,考虑到中西部地区的大工业都是中央直接管理的情况,应适当增加中西部的地方留成比例。④要对东西部地区的外汇留成比例一视同仁,并适当加大西部的进出口配额,鼓励西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⑤为了鼓励东西部的联合开发,在产品购留比例和价格政策上,对联合开发的产品应加大双方的留成比重,自主经营。且要理顺价格体系,让双方在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中都有利可图。

6.坚持运用“两点论”,正确处理好小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要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坚持四个两手抓:一是要正确处理小康建设与扶贫攻坚的关系,一手抓小康建设,一手抓扶贫攻坚,以小康带扶贫,以扶贫保小康。二是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是要正确处理小康建设与市场建设的关系。四是要正确处理坚持标准与因地制宜的关系,要坚持一手抓小康工程建设,一手抓考核验收,保证农村小康建设顺利进行。

标签:;  ;  ;  ;  ;  ;  ;  ;  ;  ;  ;  

关于中西部地区小康社会运行对策的思考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