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看亚里士多德的诚信思想_政治学论文

从“政治”看亚里士多德的诚信思想_政治学论文

从《政治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廉政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里士多德论文,政治学论文,思想论文,廉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廉政,即清正廉洁的政治,它是与腐败的政治相对立的。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证明,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政党、哪个国家,政治清廉,人民就拥护,政权就巩固;反之,政治腐败,人民就会反对,丧失民心,丢掉政权。“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自古皆然。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一切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总是提倡廉政,反对腐败。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儒家一贯主张“仁政”,提倡“以人为本”。 孔子曰:“节用而爱人”〔1〕;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荀子则进一步提出以“平政爱民”、“重法爱民”、“节用裕民”、“爱民而安”〔3〕,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原则。 廉政的确切含义最早见于《周礼》:“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政,五曰廉法,六曰廉辨。”〔4〕。 《周礼》提出的“以廉为本”的六条标准,成为判断、考察统治阶级吏治优劣的一般原则。无独有偶,在西方古典世界同样也留下了关于廉政的思想遗产。古代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大力提倡“善政”,反对腐败。其实,无论是中国儒家学说中的“仁政”,还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善政”,其含义都是相同的,即廉政。《政治学》是西方剥削阶级政治学的创始之作,内容极其丰富,本文仅就《政治学》中反映出的亚里士多德的廉政思想及其借鉴意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廉政思想是国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国家政权执政者的行为规范及其指导思想为研究对象,包括立国之目的、政体之形式和执政之优劣。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开宗明义地论述了国家产生的目的。他认为,一切社会团体建立的目的都在于完成某种“善业”,求得某种“善果”。“城邦则是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因而城邦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高而广泛的“善业”,谋求至高而广泛之“善果”〔5〕。正是从这种至善国家目的论出发,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的本性就是政治动物”这一著名的命题。在他看来,家庭、村落只是使人们的生活成为可能,而实现快乐、自足、至善的生活则在于国家。只有城邦才可以使人们“得到自足而至善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谓人类真正的美满幸福”〔6〕。所以,每个人都是与城邦密不可分的, 个人如果离开城邦则无法生存,游离于城邦之外的人,不是神灵,就是野兽。

任何城邦国家产生后都必须以一种政治体制的形态而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体即城邦分配公职和权利的政治制度的形式。由于各个城邦所采取的分配形式的不同,因而政体也就表现出多样性。通过对当时各种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亚里士多德将全部希腊城邦划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与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六种类型。划分政体类型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执政的宗旨;二是执政的人数。亚里士多德认为,就宗旨而言,凡统治者顾及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并为之图谋优良生活者,皆为正宗政体,如君主、贵族和共和;反之,仅图统治者之私利者则为变态政体,或称之为腐败政体,如僭主、寡头和平民。就执政人数讲,在正宗政体中,由一人统治者为君主政体;为少数富有且有教养的贤人进行统治的叫贵族政体;由多数具备才德且有一定财产的中产阶级统治的叫共和政体。这三种政体因腐化而变态后,则分别演变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于城邦政体的选择,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具备了最优良政体的城邦,才能有最优良的治理;而治理最为优良的城邦,才能获致幸福的最大希望”。〔7〕那么什么是理想的优良的政体呢?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政体应该是城邦凭以实现最大幸福的政体。”怎样才能使人民实现最大幸福呢?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用命令、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人民手里了。他们这样做显然做得对,因为少数人总比多数人更容易接受金钱或权势的影响而腐化。”〔8 〕同中国儒家的“民本”思想一样,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想闪烁着民主的进步的火花。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正宗政体,皆为较好之政体;而所有变态政体都是坏政体。在正宗政体中,贵族政体优于君主政体,共和政体又优于贵族政体。在三种变态政体中,寡头政体稍好于僭主政体,而平民政体又比寡头政体略胜一筹。在六种政体形式中,最坏的是僭主政体,因为僭主往往只顾个人的享乐而置全邦人民的生死于不顾。共和政体是中产阶级执政的,能够顾及到全体人民(包括贫富两端)的共同利益的政体,因而是人世间能够求得的最现实最理想的政体。只有共和政体,才能使整个城邦实现最大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国家目的论和政体划分学说,是他的廉政思想的基础。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立国之目的与执政之宗旨,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只有立国以廉,才能执政为民,为了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并为之图谋优良之生活;立国以贪,必然掌权为私,为了少数统治者或独夫民贼的享乐腐化。只有立国以廉,才能选择合理的优良的政治制度;只有在合理的正义的政治制度下,执政者才可能执政为民、廉洁奉公,才能做到为政清廉。

政治制度的优良与合理是实现廉政的基础,但任何社会制度总要有人去执政和治理,因而执政者的品德、素质和才干则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下并非一定政治清廉,关键在于执政者是否具有“善德”。只有执政者有善德,才能实践善行,治理才有善政,城邦才能成为善邦。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的执政者必须具备的“善德”,实际上就是一种廉政道德。执政人员的一切廉政行为都是这种廉政道德的外化。只有在廉政道德的支配、约束和调节下,执政者才能正确使用权力,表现出廉政的行为。不可设想,一个廉政道德沦丧、天理良心泯灭的执政者会施行廉政。在这种“善德”指导下的“善政”主要表现为:对内公平正义、节欲遵法、廉洁奉公、体恤人民;对外抵御外侮、睦邻友邦、和平相处、不谋霸权。亚里士多德严厉抨击了一些城邦统治者的不义之治:“在我们今日的希腊……许多人都倾心于建立专制霸国,统治各族,借以取得物质的繁荣。……我们全都可以看到那里并不是一个幸福(快乐)的社会,他们的立法家是不足称颂的。那些颂扬霸道的说法,以及实行霸道的法制(和政策)没有实际的好处而违反正理,不应当为政治家所崇尚。”〔9 〕他并且进一步指出:“掌握权力就不顾正义,这种不问是非(义或不义)的强迫统治是非法的。” 〔10〕“凡不合乎正义的政体一定难以久长, 被统治的人们将联合四邻的人们共谋革命,而统治集团和这样多的仇敌相比,为数实在太少,就无可与之相竞了。”〔11〕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已明确指出,统治集团与被统治者相比,毕竟是少数,假若政体不正义,施政者贪婪暴虐,那么迟早会激怒人民,淹没于人民共谋革命的滔滔洪流之中。“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既然能够把某一政治集团拥上统治的舞台,也同样能够把它推下历史舞台。亚里士多德详细地考察了当时政体变革(革命或政变)的原因,指出不平等或不正义是引发政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掌权者拥有特权、恃权凌人,假借公职、谋求私利,侵吞公物、贪婪自肥等等,都会引起骚乱或政变,甚至统治者生活细节的不检点也可能成为引发革命或政变的导火线。只有内修外和,政治清明,方可长治久安。

要实现政治清明,长治久安,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慎重选拔执政者。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了选拔城邦最高执政者的标准:“担任一邦中最高职务,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效忠于现行政体,第二是足以胜任他所司职责的高度才能,第三是适合于该政体的善德和正义。”〔12〕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坚持这三项标准,唯才是举、唯德是举、任人唯贤、选官以廉,才能使城邦的执政者德才兼备、忠于职守、勤政廉政;才能做到廉于自身,志行修洁;廉于职守,秉公执法;廉于邦国,施善于民。所以,坚持廉政道德,坚持德才兼备,选官以廉,是实现廉政的根本途径。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理想的共和政体下,要实现最优良的治理,不仅要选官以廉,使执政者具有善德,而且“一定要使参与政事的公民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那么,公民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善德呢?亚里士多德指出:“欲达到理想城邦的最大幸福,必须公民都具备四德:勇气、节制、正义、明哲(智慧)。”〔13〕即抵御外辱要有勇气,对待私欲要有节制,参与公事要有正义,辨别是非要有明哲。公民的四德又从何而来?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所由德成善者出于三端,这三端为(出生所禀的)天赋,(日后养成的)习惯,及(其内在的)理性。”〔14〕这三端是培养人生诸善德的根基。要使人们在此根基之上形成善德,就必须进行教育和启导。“立法家就必须保证他的公民们终于个个都要成为善人,并应该熟筹采取怎样的措置(教育)而后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15〕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公民的善德教育,他在《政治学》中自第七卷第十三章至第八卷,十分具体而详细地阐述了公民教育的一般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应达到的教育效果。认真分析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亚里士多德强调公民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公民的勇气、 节制、正义和明哲这四种善德而进行,即围绕对公民的廉政教育、育民以廉这个中心来开展,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针对性。

2、亚里士多德根据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对于婴儿、 儿童、少年和青年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施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尽力避免形式主义,增强教育效果,具有施教的层次性。

3、亚里士多德主张在公民教育中,要以德育教育为中心, 同时兼顾知识教育和实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不仅有德育方面的内容和知识教育的内容,还要进行体操训练和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教育,从而陶冶性格、提高审美观念、增强体质,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因而教育内容具有丰富多样的全面性。

4、亚里士多德以斯巴达的教育为例,强调要加强善德教育, 反对为增强武力而单纯对公民进行军事素质训练。他列举实例,注重典型教育的感染力。因而教育方法具有典型示范性。

总之,亚里士多德十分注重对城邦公民的善德教育,认为只有不断加强对公民的教育,育民以廉,不断增强公民的廉政意识,才是消除腐败、推行廉政的治本之策,才是保障城邦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推行善政,建立优良的城邦,仅靠育民以廉、加强公民教育还是不够的。因为教育并非是万能的,还必须以建立法治、加强法制建设作为保证。在他看来,没有法律,实行“人治”弊端颇多。人虽然聪明睿智,但个人的智能总是有限的,而且人总是受到感情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性中固有的恶性等天赋弱点,没有多少肉体凡胎的人能够超脱,常常会被金钱、权势所诱惑,从而使贪污成风、贿赂公行,拉帮结派、形成党争,借用公职、谋求私利,造成了政治的腐政和政权的腐化。法律则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它具有不因人而异的严肃性、不得随意改动和废止的稳定性以及在适用范围上的统一性。因而,用法律来统治,建立法治的社会就可以避免“人治”中的上述种种弊端。所以他十分强调建立法治的重要性,指出:“为政最主要的一个规律是:一切政体都应订立法制并安排它的经济体系,使执政和属官不能假借公职,谋求私利。”〔16〕只有建立法治,健全公民的监督机制,使公民一方面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一方面能够监督政府,使执政者依法办事、秉公执法,才能够建立起城邦普遍良好的社会秩序,做到政治清廉,人民安居乐业。在他看来:“法律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的习惯。”〔17〕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的统治是最好的统治,法治优于人治。只有健全法制,以法倡廉,才是推行廉政的重要保证。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从立国以廉、选官以廉、育民以廉和以法倡廉等各个方面,论述了一整套的廉政思想体系。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廉政思想是他所处的时代的产物,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危机时期,那是个动荡的年代,也是希腊城邦制度走向没落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使交战双方均元气大丧,战后希腊各城邦都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各邦内部内战频仍,粮食投机猖厥,高利贷盛行,土地兼并加剧,下层自由民纷纷破产,贫富对立日益严重。这种危机反映在思想领域内,表现为人们对于传统的城邦制度丧失信心,对于传统的正义观念发生动摇。当时北希腊的马其顿王国日益崛起,对希腊各邦怀有征服之心。希腊各邦不是联合御敌,而是混战不息,使各邦奴隶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各城邦内部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结党营私、政变不已,政局动荡。目睹希腊,尤其是当时作为希腊经济、政治、文化重心的雅典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作为代表奴隶主中等阶层利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痛心疾首。他主张用强化中等阶层力量的办法来平衡、缓和富有者与贫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希望这些既拥有财富,又具有善德的中等阶层能够推行善政,建立优良城邦,又挽救希腊城邦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然而在广大奴隶的反抗和城邦内部自由民之间斗争的双重冲击下,希腊奴隶制城邦日渐走向没落衰微,已成为无可挽回的历史定势。所以尽管亚里士多德苦心孤诣、精心设计了一整套的廉政方案,在当时根本无法实施,最终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在他的廉政思想里必然打上他所属阶级的烙印。他的立国以廉的至善国家目的论,夸大了伦理道德的意义,掩盖了国家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根本实质。他对于奴隶根深蒂固的阶级偏见,使他说的“人民”、“公民”仅限于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奴隶主各个阶层。他的优良城邦理想及各种廉政措施,均不过是为了调节奴隶主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强对广大奴隶的统治,巩固奴隶主的政权。

尽管如此,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形成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廉政思想体系,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廉政方案,以求改良政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亚里士多德的廉政思想,作为古典世界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仍然闪烁着文明的进步的耀眼火茫,具有借鉴的意义。

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仍存在着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仍是一场复杂、艰巨、长期的斗争。认真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廉政思想以及他所倡导的立国以廉、选官以廉、育民以廉和以法倡廉的廉政方案,对于我们今天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1、加强党的建设,端正执政宗旨,立国以廉, 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基础

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在成为执政党后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决定了我们的各级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决定了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然而在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却出现了贪污贿赂、贪脏枉法、失职渎职、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等歪风也严重存在。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听任腐败现象蔓延,党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18〕所以江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使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乘机而入;三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体制、法制和政策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使消极腐败现象容易乘机滋生。所以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新的历史性变革的考验,理想丧失,信念动摇,世界观发生蜕变,经不起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而走向腐化堕落。一句话,当前在我们国家还存在着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要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关键在于把我们党建设好,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尤其要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宗旨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端正执政宗旨,立国以廉,这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基础。只要我们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广大党员能够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党风廉政建设就一定能够搞好

2、改革用人制度,坚持廉政道德标准,选官以廉, 这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

应当看到,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近些年来,在资本主义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确有一部分人廉政意识日渐淡漠直至丧失,使自己的行为失去道德支撑和内在制约,私欲膨胀,在权力、金钱和美色等考验面前一败涂地,其中一些人滑向了罪恶的深渊。究其原因,与我们的用人制度不完善,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缺乏民主监督大有关系。致使一些人不是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拉关系、找门子、寻靠山,一门心思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一旦他们目的得逞,居高位,握重权,便必然大肆谋私、肆意搜刮、侵吞挥霍,从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因此,改革用人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推行公开选拔、择优聘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扩大透明度,把好干部关,把政绩突出、廉洁奉公、群众公认作为推荐、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选官以廉,这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

3、立足防范,加强思想教育,育民以廉, 这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增强全党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因此,我们既要惩处腐败分子,更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在全党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此目的,我们就要大力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要通过深入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廉政监督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参政、议政的能力。历史经验证明,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它们与加强思想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是建国以来党风和社会风气最好的时期。那时我们的广大党员和干部自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涌现出了千千万万象雷锋、焦裕禄那样的英模人物和优秀干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仆形象,党群、干群之间建立了血肉相连的鱼水之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党在执政后重视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光荣传统,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近些年来,党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放松了思想教育,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致使党员干部中一些人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蜕变,重财轻德,重利轻义,有的不择手段地损公肥私,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成为千古罪人。古人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按照党中央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活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正确对待和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育民以廉,这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

4、完善廉政法规制度,健全法制,以法倡廉, 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

回顾近些年来有些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还在一些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蔓延,大案要案、共同违法违纪案件呈上升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法制尚不健全,党内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当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有效的制约时,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因此,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就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完善廉政法规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我们要通过完善机制、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通过强化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群众团体的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的作用,使任何人都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要通过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同时,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制定道德和行为规范,明确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从而以法倡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维护法纪的严肃性,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5、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惩腐倡廉,常抓不懈, 是我们进行廉政建设的基本方针

亚里士多德是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奴隶制社会面临严重危机,城邦分崩离析的情况下提出他的廉政思想的。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家或思想家大声疾呼推行廉政之时,正是当政昏庸、吏治腐败,“苛政猛于虎”之日。任何剥削阶级政权在其建立之初,一般能够接受前朝覆亡之鉴,政治比较清明,吏治比较清廉,轻徭薄赋,于民休息,因而政权也就比较巩固。但是任何剥削阶级的政权都是建立在阶级对抗的基础之上的,剥削阶级的本质使这种清明、安定带有极大的相对性。所谓河清海宴、四方升平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腐败已经扎根,危机正在滋生。唐代安史之乱的祸根不正是根植于开元盛世吗?只不过在这种盛世,统治者们正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做着江山永固、万代相传的美梦,是很少有人提倡廉政的。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是铲除一切剥削和压迫的根子,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最彻底的革命,才能够从建立政权之初,就大力倡导并真正做到廉政勤政,反对腐败。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19〕1945年,黄炎培先生参观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出,纵观中国历史,历代统治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莫不与廉洁、腐败息息相关。中共政权如何跳出从艰苦创业到腐败灭亡的周期率?当时毛泽东同志十分有信心地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完全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自然会廉洁奉公,不会人息政亡。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谆谆告戒全党,要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廉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之初,党领导开展了三反、五反、整党整风运动,坚决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党内腐败分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整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法制遭受践踏,国家和民族遭受严重损失,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更是造成了严重危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反腐败斗争抓得不力,腐败现象迅速蔓延,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到了“不抓不行”的地步。1990年3月, 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以后,又召开一系列会议,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大力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严肃查处了一系列大案要案,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振奋了党心民心,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建国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抓紧了廉政建设,党风、社会风气就明显好转,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就得到加强,经济建设就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我们放松了廉政建设,腐败现象就会滋生蔓延,党群关系遭受破坏,党的事业遭受损失。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20〕反对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国有句老话:“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只要我们始终如一,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既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认认真真地抓好廉政建设,我们的政权就一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党就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注释:

〔1〕《论语·学而》。

〔2〕《孟子·尽心下》。

〔3〕分别见于《荀子》中的《王制》、《强国》、《君道》。

〔4〕《周礼·天官家宰·小宰》。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一24 页。 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本文的《政治学》引文,全部引自该译本。

〔6〕《政治学》卷三第四章140页。

〔7〕《政治学》卷七第十三章382页。

〔8〕亚里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46页。

〔9〕《政治学》卷七第三章351页。

〔10〕《政治学》卷七第二章347页。

〔11〕《政治学》卷七第十四章386页。

〔12〕《政治学》卷五第九章271页。

〔13〕《政治学》卷七第九章367页。

〔14〕〔15〕《政治学》卷七第十三章384、385页。

〔16〕《政治学》卷五第八章269页。

〔17〕《政治学》卷七第四章354页。

〔18〕1990年3 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19〕《毛泽东选集合订本》488页。

〔20〕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标签:;  ;  ;  ;  ;  ;  ;  ;  ;  

从“政治”看亚里士多德的诚信思想_政治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