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要点论文_徐先光

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要点论文_徐先光

重庆中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7

摘要: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建设以及铁路等工程建设大面积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工程质量。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材料,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工程结构,因此,混凝土质量与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混凝土生产特点及混凝土特性,重点阐述了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的控制措施,旨在促进我国混凝土生产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目前,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广泛,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获取的材料之一,实际上,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性能差等现象,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生产设备、人为因素及判断偏差等都容易造成混凝土生产质量差。因此,生产企业应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下大力气,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业务能力,并加强科学化管理,提高生产质量。

一、现代混凝土生产概述

现代工程应用中使用的预拌混凝土相对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具有很多特点,例如:(1)相对于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且生产过程中的计量精度较高;(2)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浇注施工现场一般相隔比较远,因此需要专门得混凝土运输环节;(3)针对不同建设工程对混凝土需求的差异,预拌混凝土能够实现对不同品质要求的混凝土于同一生产线进行交错生产;(4)预拌混凝土对生产相关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同时,考虑到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以及施工浇注一般存在较长的时间间隔,因此,在对其配合比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以及坍落度保持率等进行重点考虑。

二、混凝土特性

1、和易性

和易性是混凝土的第一个特性,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流动性反映的是新拌合混凝土拌合物的稀稠状况,它决定了混凝土施工的难易程度;粘聚性是混凝土不同材料之间的粘合程度,粘聚性一般要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以不发生离析、水泥与砂石料不发生分离作为合格标准;而保水性要求混凝土在振捣的时候不产生严重泌水,它反映了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稳定性。

2、强度

一般我们提到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内部结构来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水泥与骨料面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最终强度。

3、变形特性

变形特性主要是指当外界及内部环境变化的时候,混凝土产生的收缩货膨胀的性质,像化学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以及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都是混凝土变形特性的具体表现。

4、耐久性

耐久性是混凝土在后期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它主要包含了抗渗性、抗酸碱性、抗腐蚀性、抗冻性等等,通俗点说,耐久性表现了混凝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能够保持不被该环境中有害物质改变的性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要点

1、加强原材料控制

加强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是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关键,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砂子等,一般来讲,混凝土生产企业都会采用外购的方式,因此,首先要加强对这些原材料质量的检验,应按照行业标准,可以通过目测、实验及复验等方法,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工程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立即返厂,并通知供应商进行质量整改,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后方可进入生产环节。当原材料产地有变化,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等由试验室负责调整设计配合比,按规范进行混凝土试配并提供其强度记录,做为配合比确认的依据,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主要原材料的关键控制项目见表1。

2、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同要求按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生产企业可根据常用材料设计出常用的配合比备用,在使用前予以验证或调整。对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或当主要原材料品种质量有明显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配制强度。配制强度按fcu,0≥fcu,k+1.645σ确定,其中σ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偏差,基于前期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生产资料,一般取3.0MPa(强度等级≯C30)或4.0MPa(强度等级C30以上),此时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要求的概率为95%以上。

(2)掺合料的品种和掺加比例。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要求,可以适当用部分粉煤灰或矿粉,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但使用量应符合JGJ55的规定。

(3)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外加剂应与水泥相适应,不能有急凝和闪凝现象,应进行适应性试验。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加入的外加剂必须经过试配确定。

3、设备与计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设备对于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例如,对搅拌机衬板、搅拌叶片间隙调整,叶片磨损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维修,通过定期维护能够及时检查出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避免生产作业时出现安全隐患,影响生产进度,并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在搅拌机大修后,应对设备参数重新调整确认,确保参数符合生产标准。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还必须依靠生产工艺和计量系统的准确执行,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计量精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依据,为了保证计量系统的精确性,每年应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不少于一次,并取得计量部门签发的《检定证书》,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允许误差见表

4、加强质量监测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监测,是混凝土审查质量过程控制中最为关键的程序。由于混凝土产品检测结果滞后的这一特殊性,对混凝土生产特殊过程需要进行确认方可进行生产,才能保证混凝土产品合格。在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监测的主要要点有,一方面是核对生产设备上输入的配合比与实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是否一致,确保不存在错误;另外,还要在混凝土正式拌合前,检查混凝土搅拌设备各个区域部件运作状态是否良好正常,生产过程的控制重点是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稳定性和保证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变,及时掌握各原材料尤其是砂石料的含水量的变化,做好坍落度的控制;不同标号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严格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总结:混凝土质量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降低工程质量,影响工程效益,同时还会对用户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后果严重。因此,现代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生产流程,强化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上到生产设备使用及工艺选取上,确保生产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 张希黔,黄乐鹏,康明.现代混凝土新技术发展综述[J].施工技术.2016(12)

[2] 侯永利,郑刚,梁青.大流动性再生粗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建筑材料学报.2016(02)

论文作者:徐先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混凝土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要点论文_徐先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