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论文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论文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彭双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青岛 26658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户外运动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现中国户外运动研究总体上呈现出良性增长的态势,其主要经历了初期萌芽阶段、持续发展阶段以及进一步升温三个阶段,现已形成户外游憩、户外产业、户外探险、户外竞赛以及户外教育五个核心的领域,发展的趋势主要偏向于评定与测量户外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与锻炼效果、户外运动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与评定以及户外运动的安全保障等。

关键词: 户外运动;发展特征;趋势

户外运动是指人们在自然环境条件或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背景下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其形式主要有户外探险活动、户外竞赛活动、户外教育活动、户外游憩活动等。户外运动作为体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人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户外运动的不断发展,对此的研究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根据过往的研究来看,我国户外运动研究在总体上较为良好,但是也存在薄弱环节,如梳理与反思等方面。鉴于此,本文就基于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简单探讨了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虽然现在对于椰果采摘机的研究有所加强,但是仍局限在一些地方的研究所还有一些大学的实验室,而真正意义上的属于椰果采摘机的专项的研究中心还没有诞生。要想在椰果采摘机的发明上取得真正的实用性突破,最好是能够建立专项的椰果采摘机研究中心,并且吸引一些专项的科研人员。本文设计了椰果采摘机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综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指对于道路自觉和道路创新的自信,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不动摇并最终实现发展目标的自信心。正确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特征,是坚定道路自信的动力之源。自觉坚持科学道路,就要坚决反对走上“老路”与“邪路”。

一、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分析

(一)初步萌芽期

在初步萌芽期,户外运动研究的关键词表现出词汇表达不明确、聚焦度低等特点,即便在这一时期有学者对户外运动有所提及,也只是开展了简单探讨,缺少深入的研究。如程志理提出了新的身体运动观,即在尊重个人自我发展及身心完善的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运动中来。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户外运动的起步较晚,对此的研究环境还没有形成。

(二)规范发展期

这一时期主要呈现出内容丰富、聚焦度较高以及研究量激增等特点,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才进入中国的新兴运动项目,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积极影响。而这也使得户外运动用品、俱乐部以及产业的发展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三)持续升温期

根据上述三个时期的分析可知,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越来越明确户外运动的内涵,其语义边界也更加明晰,研究内容分类清晰、主题逐渐聚焦;二是研究内容存在不均衡性,绝对主导为应用性研究,比较缺乏理论研究;三是形成了五个核心领域,有户外游憩、户外探险、户外产业、户外教育以及户外竞赛。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具体实践在上海自贸区条例中有所体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㉔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各类市场主体在自贸试验区内,在监管、税收和政府采购方面享有公平待遇,这实际上就是OECD提出的竞争中立制度所包含监管中立、税收中立、政府采购中立等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竞争中立政策仅强调公平竞争,我国竞争中立还包含了自由竞争的目标,自由竞争的目标更多被规定在我国竞争法中。同时,《条例》是在法治环境章节具体规定竞争中立制度的,这不仅强调了竞争中立制度的法律权威性,也表现出竞争中立作为自贸区基本价值尺度的地位。㉕

相较于前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呈现出研究内容分类清晰、户外运动内涵进一步明确以及研究主题高度聚焦等特点,户外运动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其开展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水上运动、冰雪运动以及航空运动等。

二、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

对此的探究主要是通过时区共现图谱所进行,其通过将这一领域专家的研究认知呈现在相应的发展趋势图上,利用对主题词词频的时间分布探究,来探测出变化率比较高的词,并基于词频的变化来判断未来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户外运动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评定、户外体育运动的安全保障以及户外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及运动强度测量与评定是未来主要研究的方向。

户外运动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评定这一研究方向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有利于参与者将内心不良的精神状态释放,从而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过,这些目前还都处于定性研究,只有少数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如刘恒君通过横向比较参加定向越野的大学生,得出定向运动参与者在自我效能和问题应对方面好于其他运动项目;王云燕在对IT行业工作人员进行焦虑、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治疗时,采取户外疗法后明显有所改善,对接受治疗的患者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这些定量研究采取相同的考评量表,面对不同的群体所得出的结果是否科学合理地反映了真实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户外体育运动安全保障,这一方向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如齐震提出构建一个基于运动装备为主,救援与保险为侧翼的安全保障体系,其需要在相关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李中华就根据相关文献数据,对影响户外运动安全风险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构建以安全保障为核心目标,安全教育与预警体系、安全控制与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后续保险理赔体系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目前呈现着良好的增长态势,研究面辐射比较广,有着明显的产业化趋势,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一些体育类高等院校,其中户外教育及课程是研究比较深入和辐射范围比较广的方向。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有:主要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导,研究内容不均衡以及在理论研究方面较为匮乏,逐渐明确了户外运动的内涵,其语义边界也趋于明晰。而发展的趋势更多倾向于评定与测量户外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与强度、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影响与评定以及户外运动的安全保障等。

[ 参 考 文 献 ]

[1]宋学岷,司虎克.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

[2]王立平,孙妍,王磊.当前我国大众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28(4):19-23.

[3]刘天太.我国户外运动发展趋势与普及方式[J].运动,2015(2):147-148.

中图分类号: G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0-0295-01

标签:;  ;  ;  ;  

中国户外运动研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