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陈月花

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陈月花

陈月花(百色市第四中学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历史故事的教学形式特点就是栩栩如生的描述历史上的一些细节,完整精短的讲述了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将历史实践中的情节还原后呈现在初中生的眼前。而对于历史课本中比较难懂的事件、时间、地点等,都可以很好的转化为历史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记忆。同时,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老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与历史内容相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从而使其变得具体化,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印象,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性。

关键词:历史故事 教学方式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170-01

历史作为初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记录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历史故事虽短但情节生动可感,有着较强的趣味性,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时将历史课程内容与历史故事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以下几种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科学选取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能够有效辅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在进行历史故事选择时必须以史实为基础,不可选择胡编乱造、歪曲历史的故事。比如进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的《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后进行夏、商、西周三朝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奴隶制,可以讲述历史故事,告诉学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随后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建立西周。西周在政治上实习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动乱发生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这样通过微故事将夏、商、周的王朝更替过程介绍清楚,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奴隶制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时,引入历史故事

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观察到,许多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讲课时总是大篇幅的侧重于理论知识,也能够观察到初中生对于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一点点的兴趣,这样长期下来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一点点的耗尽,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老师讲再多也是徒劳的,这时老师便可以在学习新课时,在课堂的前5分钟左右可以引入新课相关的历史故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使全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循序渐进的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目标,继而顺利的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老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下林则徐先生小时候的事迹:林则徐年小时候参加过一次童子试,他的父亲怕他走路累了影响考试成绩,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到了考场,考官见林则徐年龄小,想考考他,便出了上联,让林则徐对下联,以此作为进考场的条件。上联是“子骑父作马。”林则徐不慌不忙,一边下地,一边说出下联:“父望子成龙。”主考官听了林则徐的下联,不断点头,对其赞不绝口,很高兴地放林则徐进了考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故事讲完之后,学生们都对林则徐从小的聪颖连声称赞,对林则徐的事迹都非常感兴趣,这时初中历史老师可以把握住这个契机,引入新课——鸦片战争,通过巧妙的历史故事将教学内容直接过渡到该节课的内容中,顺利的完成对新课的导入,同时让学生通过历史故事的导入,真正了解鸦片战争所讲的知识,掌握住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的情况,鸦片走私给我国当时社会带来的危害,还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事迹等等。同时,老师要注意的是在新课导入时,历史故事的时间不能过长,不能占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更不能使历史故事的运用导致起到喧宾夺主的负面效果。因此,选取历史故事时可挑选导入效果强且精简的小故事即可,这样才可以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在教学中插入历史故事

有效的新课导入对于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而每节课的时间有四十五分钟,如果想要学生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注意力应该不是每一个初中生能做到的。因此,老师要考虑到全班的学习效果,可以在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时,适当的插入一些简短的历史故事,以此来改变不太活跃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再次活跃起来,继续保持学习历史的热情,有效的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历史故事的选材,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故事插入进去,使历史课程内容与历史故事紧密结合,从而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生动讲述历史故事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时,应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历史故事中认识历史。比如进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的授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进行课程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妥协的电影片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巴黎和会”以及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发展。为使学生深刻了解当时的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为学生生动描述爱国学生的举动,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当时全国人民的愤怒之情。这样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历史故事讲述,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影响,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五、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重难点进行拆分讲解,以讲述故事的方式突破重难点。比如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经济危机”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1924年至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政局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经济危机为何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接着教师为使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可以进行知识点拆分,将经济危机拆分为标志、特点、灾难,并引入历史故事《黑色星期五》,为学生讲述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通过历史故事,学生了解了当时经济危机所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坏力之大。教师接着可以讲解罗斯福新政,将罗斯福新政拆分为新政目的、中心措施、效果、启示,并以历史故事讲述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群众生活,使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回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可见,利用历史故事突破知识重难点,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引入历史故事能够满足学生的趣味学习需求,方便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教师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收集与整理也能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从而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同时,老师不能够局限于现有的小小成就,还要继续研究历史故事的运用,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历史课堂,把历史故事的应用作用发挥到最大。

论文作者:陈月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_陈月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