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电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论文_赵建永

浅谈风电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论文_赵建永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013350)

摘要:根据世界能源组织测算,风力发电年增长均在30%以上,到2020年,全世界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12亿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世界电能总需求量的12%。由此可见我国风能资源具有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潜力。[1]最重要的还是要打破制约风能利用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精心的培育和呵护市场。风能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

关键词: 风电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一、发展风电的资源基础条件

中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对中国陆地10米高度层风能资源的理论值统计,风力技术可开发的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技术可开发的沿海海域面积为15.7万平方公里在,陆上技术可开发量为6-10亿KW,海上技术可开发量为1-2亿KW,陆海共计可开发风电资源总量达7-12亿KW。[2]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备极为丰富,具备了大力发展的资源禀赋。

二、我国风电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

风电行业一向被视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新领域,风电企业和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在多地上市。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就有风电企业,而有风电企业的地方,则分布着风电装备企业。

如今,国内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正在为此前的“蜂拥而上”付出代价。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步伐逐渐放慢。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智能电网等风电基础设施的改进,预计在未来,一切不利因素即可消除,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由于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三北”一线地区大规模限电,在现有电力运行体制下无法消纳更大规模的风电,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下降。为了避免更严重的限电形势,国家控制“三北”一线地区风电发展规模和速度,重点发展山西、陕西、宁夏、河北、辽宁等电网接入相对较好的“三北”二线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内陆低风速地区。[3]然而,在现有电力市场运行体制下,山西、陕西、宁夏、河北、辽宁等省区电网可继续接入的风电容量也是有限的,而沿海地区和内陆低风速地区省份受风电开发成本、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等因素限制,在现有技术手段、电价政策、管理体制条件下可经济开发的风电规模也有限。

三、我国大力发展风电的障碍和对策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发展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从市场消纳上看,特别是在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普遍出现了严重的弃风现象。尤其是在冬季供暖期间,为了满足供热需要,需优先保障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占用了夜间的主要电力负荷空间,使风电被迫大量弃风,有些地方的弃风电量已超过了50%。

风电弃风问题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我国风电建设多了,而是暴露了我国电力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风电建设集中在风能资源条件好的“三北”地区,这些地区电力负荷比较小,在当地消纳困难;风能资源的间歇和随机特性,给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受发电计划管理体制制约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以及上网电价审批制度的限制,大大影响了地区间电力和电量的合理交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

其次,在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是风电上网电价的补贴问题。对风电发电上网电价给予优惠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做法,但对优惠电价部分的补贴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各有不同。美国采取的是税收抵扣政策,规定给予每千瓦时风电发电量2.1美分补贴,由风电投资者在其上交的税收中予以抵扣;澳大利亚实行的是配额制度,规定售电企业在其销售电量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由售电企业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购买可再生能源发电证书,这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发电市场和绿色电力交易体系;德国是从终端用户随用电量征收资金,用于补贴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中高出当地平均电价的部分。[5]我国采取的也是这样的政策。从我国的实践看,这种补贴政策在受补贴企业和补贴资金量少的时候是比较适宜的,但随着受补贴企业和补贴资金量的增加,这种补贴办法变得很繁琐,效率也比较低,这是近年来补贴资金发放缓慢的重要原因。

二是风力发电的税收政策问题。为了支持风电的发展,国家一直对风电实施增值税减半征收政策,这既体现了对风电场建设的支持,地方也可以通过风电场建设获得税收收入,是较适合风电特点的税收政策。但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后,风电场建设在短期内不能为地方带来税收收益,许多地区为了增加税收,盲目引进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强制要求风电开发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风电设备,不仅助长了风电设备制造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而且严重扰乱了风电正常的建设秩序。

我国风电市场潜力很大,关键是要做好风电的消纳工作。

一要加强不同地区电力交换的能力,扩大风电消纳范围。

二要提高常规能源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更好地适应风电持续变化的特性,加强储能设施建设,除必要的抽水蓄能电站外,在城市供热网络中配置必要的储热设施,这比建设储电设施要容易得多,合理释放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能力,热电联产机组不能以供热为由不参与电力系统的调节运行。

三要加快建立电力市场化运行机制,取消发电量计划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方式安排各类机组的发电次序,实行由电力供需形成电价的机制,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建立电力辅助服务机制,真正形成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力管理体制。

结语

风力发电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有效解决了国家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对我国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产业。并对风电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将逐步走向常规化,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

参考文献

[1]刘彦东.风力发电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5):74-75.

[2]孟明,靖言,李和明.风电多元化应用及其相关技术[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1,38(3):1-6.

[3]侯喆瑞,张鑫,张嵩.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智能电网,2014(2):22-27.

[4]杨峥嵘.对风力发电技术发展及趋势的认识[J].电源技术应用,2012,12(15):69-70.

[5]王大陆,郝永旺.风电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J].能源与节能,2011(9):9-11.

论文作者:赵建永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浅谈风电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论文_赵建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