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美操与民族健身操编排技法对比分析论文

大众健美操与民族健身操编排技法对比分析

□ 谢永罡(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比目前广受欢迎的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两大健身项目,从起源及在我国发展情况入手,从运动负荷、音乐特点、技术特点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在编排技法方面的不同,为我国国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民族健身操 大众健美操 编排技法 对比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总体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身体亚健康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主流问题之一。为了增强人民体质,贯彻《全民健身计划》,越来越多健身项目被人类开发出来。其中大众健美操与民族健身操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追捧,两大健身项目均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鉴于这两大健身项目受欢迎程度较高,本文将对这两大健身项目编排技法加以论述,并随机选取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爱好人群对两大健身项目的项目基本特质等问题进行调查,对其各自的健身价值分析研究。用以帮助两大健身项目的教学,提高全民健身积极性,帮助选择适合自身的项目,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大众健美操,民族健身操以及100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运动爱好者。

将青少年列为重点普法对象,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教格局。结合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的“小手拉大手,争做国土小卫士”系列活动相关要求,走进实验小学、慈吉小学等学校宣传青少年法治观念,形成校园浓厚的法治文化宣教氛围。

黑龙江天气四季分明,但有时也喜怒无常。“春天冰雪融化时,就得抢着开始春耕,要不赶上雨水天气,春耕就会受到影响。秋天有时说冷就冷了,或者下雪都会影响秋收。所以,加油站再忙,确保农民两季保供也是第一要务。”张文兴说。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的相关文献;(2)问卷调查法:对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运动者随机发放1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91%;(3)数理分析法:将研究调查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资料在计算机上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完成相关统计;(4)访谈法:根据本文需要走访沈阳市部分健身俱乐部,从大众健美操与民族健身操教练了解相关信息。

2、两大健身项目基本特质分析

民族健身操在编排上要融入现代文明内涵,要符合现代的传播方式,这样可以使民族健身操在现代环境中散发传统民族文化魅力。民族健身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并没有给这些民族健身操文化提供较多的生存空间,导致这些瑰宝面临失传的困境。所以民族健身操的编排必须赋予民族健身操时代感,充分满足现在观众的审美观,适应时代需要。

由表3可以看出,大众健美操的动作以操化动作和弹动技术作为主,同样融合了其他元素,但相对民族来说较少,由于其动作奏的限制,目前融合了拉丁、搏击、街舞,爵士等动作元素。

2.1、运动强度负荷

民族健身操的根基是各民族人民的真实生活,是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民族健身操起源于人民日常生活,但表达的却是最纯粹的自然艺术形式,融合了人类生命意识里的情感,信仰,文化,观念等要素。所以民族健身操的编排一定要深入民族生活中,在人民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吸收对创作有益的信息。

表1 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运动强度负荷对比表(N=100)

2.2、音乐特点

表2 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音乐特点对比表

动作编排针对性原则。大众健美操在编排动作的选择上会考虑练习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技能水平以及场地器材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内容、强度及身体各部分锻炼时间。充分体现大众健美操的健身、健美、娱乐的功能,制定合理大众可接受运动量,使以健身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动作创编更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点。

近年来,“生态文明”“生态红线”“舌尖上的安全”“粮食安全”“现代农业”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出台,给腐植酸产业带来了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2014年6月5日,“让腐植酸水溶肥普惠全人类”的8个科学故事,首次在联合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唱响,腐植酸普利惠民新产业展现出的成就,让世界为之喝彩,让中国人为之骄傲,让“腐植酸人”为之自豪。对此,2014年,协会将组织召开“2014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 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希望全行业“腐植酸人”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腐植酸绿色环保新农资产品在美化地球大家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将征文范围和要求编发如下。

民族健身操中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来源也各异。民族健身操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节奏变动幅度可大可小,没有明确规定。多元的舞曲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年轻人可激情洋溢,别放热情;中老年人可以选择优雅,柔情,舒缓的音乐。

2.3、技术特点

表3 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的技术特点对比表

在临床脑血管的疾病当中,闹静脉窦血栓是其中不多见的一种,该病所属于的范畴为颅内血栓[1]。该病的发病概率虽然比较低,但是病情一旦发作其情况会比较危急和凶险[2]。并且该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难度比较大,从而会对治疗造成延缓[3]。本文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相关临床以及影像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民族健身操的动作技术多元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动作特点。舞步的自由度高;(1)载歌载舞,自由活泼。舞蹈和歌曲相结合,舞蹈内容通俗易懂,受广大人民喜爱;(2)巧用道具,技艺结合。巧妙运用道具如:扇子,手绢等加强了舞蹈的艺术的表现;(3)情节生动,形象鲜明。以故事为依据,人物性格突出,寓情于景。(4)自娱娱人,意旨统一。民族健身操常常是自娱和表演统一,在表演时不仅表演者自身愉悦也给观赏者带来身心愉悦。

2.4、编排技法

表4 大众健美操与民族健身操编排技法对比表格(N=100)

(1)大众健美操的编排技法。

虽然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但只要思想高度重视,教育引导得力,督促推动得当,提高站区长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就不是难事,本文分析认为,其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动作编排安全、有效原则。大众健美操的动作编排应使整个机体充分动员参与运动,使机体得到全面锻炼,另外大众健美操编排动作还要注重锻炼的安全性,有些动作对身体锻炼很有效果但不一定安全,所以动作的创编要在安全健身的前提下进行。

由表2可以看出,两大健身项目的音乐特点差异明细,各有特色。大众健美操音乐多取材爵士、摇滚等现代音乐,节奏快慢没有明显变动。大众健美操强调动作力度,所以音乐的节奏鲜明强劲,其音乐的节奏一般控制在140-155拍/分钟,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的音乐,也有助于练习者对动作的记忆掌握;而欢快、热烈、富有节奏的音乐,能有效地激发练习者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热情,使练习者闻声自娱,欲动不止。悦耳动听,热情奔放的大众健美操音乐,具有振奋精神的情绪效果使大众健美操更加体现出音乐美和强烈的现代韵律感。

动作编排的遵循对称性原则。首先大众健美操动作编排应达到身体全面锻炼为主要目的,促使人体在外形上的匀称、健美,加强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性。在动作的编排上注重各部位肌肉的对称练习动作编排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大众健美操动作编排的主要特点,在动作创编的整体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动作的实效性而且要考虑动作的艺术观赏价值即艺术性。

(2)民族健身操的编排技法。

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均是现代较为流行的健身项目,所以从两大健身项目的健身特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适宜的编排方式。

周岱翰说,不同人有不同口味,如有人偏爱咸,太淡了他一点也不想吃。如果他患高血压,为身体着想他应该吃淡,但太淡了,他可能什么都吃不下去,没了胃口,营养跟不上,身体更差。还不如让他吃点咸,只要总量控制,不会有大问题。很多癌症患者家属认为鱼、鸡、鸭皆属“发物”,不让他们吃,这也是不对的。其实鱼类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又易吸收的优质蛋白质,还能养阴补血,完全可以作为癌症患者常用的滋补佳肴。忌口,根据情况遵医嘱即可,享受美食也应是癌症患者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

由表1可以看出,两大健身项目都有极高的健身价值,运动强度控制的稳定性和运动量由低到高依次是大众健美操,民族健身操。从运动时间看,民族健身操的运动时间因运动强度的相对稳定而持续时间较长,大众健美操的运动强度较高但运动时间相对民族健身操较短,运动量及运动强度控制稳定程度低于民族健身操。

编排民族健身操要抓住舞蹈本身的“动律”要领,“动律”要领是民族健身操编排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同的民族健身操都有其各自不同且明显的特点,抓住了舞蹈中的“动律”特点就等于抓到了舞蹈创作的方法和灵感。

讲究点、线、面的融合是民族健身操编排的要求之一。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而平面构成又是现代造型艺术的基本理论,在民族健身操的创作过程中应更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因为这种创编方式能够让换面更具视觉冲击性,使舞蹈的叙事性和起伏性突出的更加明显,舞蹈中所蕴藏的内涵可以通过点线面的运用表达的淋漓尽致。

3、结论

(1)运动强度方面,大众健美操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强度比民族健身操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强度大;

(2)音乐特点方面,大众健美操的音乐节奏强劲、欢快,但节奏快慢无明显变动。民族健身操音乐节奏幅度可大可小,多元的舞曲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

(3)编排技法方面,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的编排技法大相径庭,大众健美操更注重实用性而民族健身操更注重观赏性。

4、建议

(1)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应注重音乐的选择和创作,适度调节音乐的节奏、频率调整运动强度使适宜人群更广泛;

(2)在编排技法方面大众健美操和民族健身操应相互借鉴,促进自身发展,为运动者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君怡.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及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6.

[2]刘春荣.基于民族风格的民族健身操创作探讨[J].黄河之声,2012,(7).

[3]李沛,马鸿韬,孟宪君.健美操概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4]高伊依.民族健身操编排技法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1,(2).

[5]贾海英.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2003,(4).

[6]沙建国.基本体操教程[M].沈阳:辽宁师大出版社,1998.

[7]黄宽柔,姜桂萍.舞蹈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 G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5-024-2-ZQ

作者简介: 谢永罡(1992-),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  ;  ;  ;  ;  

大众健美操与民族健身操编排技法对比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