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陈鑫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陈鑫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很高,作为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大体积施工技术的应用备受重视。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要积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了解其技术要点,这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频繁,人们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旦由于施工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所以难度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受到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不能及时消散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加之混凝土自身的问题,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会对混凝土结构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还会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施工技避免出现裂缝,或者减少裂缝带来的不利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采用较多的水泥,如果处理不恰当,就会受到水泥水化热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通常,为了避免产生裂缝,在块体混凝土施工中要使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并采用性能完善的冷却系统,与之相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考虑到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并进行科学的配筋与设计,确保浇筑方案合理,并加大养护力度,这样就可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裂缝,还能够对温差进行有效控制。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采用全面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的方式。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可以允许振捣,初凝后则不允许进行振捣操作。二次振捣的目的是弥补一次振捣中存在的不足,避免混凝土出现微孔,将残留的水分去除,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牢固性,避免出现脱离,使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下层混凝土即将初凝之前,就要进行振捣,这样就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这种方式需要增加先进的振动设备,还对操作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要确保振捣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严格保证振捣时间。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及时确保表面的平整度,对其进行压实和抹平处理。

三、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要点

1、合理进行混凝土配比

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合理开展混凝土配比。为保证配比准确,满足施工需求,就要开展严谨的设计,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进行混凝土配比时,要确保混凝土结构有充足的强度,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可以节约材料用量。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水泥,并在其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

2、对温度裂缝的控制

为实现对温度裂缝的控制,就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首先,合理控制配比,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和粉煤灰,在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第二,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冷却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搅拌温度。要尽量延长混凝土的混凝时间,可掺入适量的缓凝剂,这样就可以保证热量及时消散。通常,要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18℃以下。第三,混凝土之所以会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差过大导致,因此,要缩小温差,这样据可以减少温差带来的不利后果。要合理控制拆模时间,进行科学测温,确定内外温差不大于25℃后,方可进行侧模拆除。如果温差超过25℃,就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及时缩小温差,确定温差在规定范围后,就可以拆模。第四,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进行动态监控,掌握其变化的情况。通常,要在关键部位设置测温点,这样就可以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一大发现温差超标,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温差继续扩大。通过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就可以保证内外温差最终满足相关要求。要对各部分温度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将每一个环节的控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就可以缩小温差,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第五,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做好保温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减少温差所带来的比例影响,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不会轻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也不会发生收缩,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裂缝。对混凝土进行拆模后,要及时回填土,这样就可以确保底板湿润,减少混凝土变形的可能性。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首先要考虑到大体积施工初凝之前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后续覆盖,并落实振捣工作。其次,要对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控制,并考虑到钢筋设置的间距是否合理,以及其他因素对浇筑形成的影响。

进行全面分层浇筑时,通常要确定第一层的浇筑工作工作完毕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浇筑时,要确保操作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每次浇筑均要遵循这一原则,逐层浇筑,保持浇筑的连续性。全面分层浇筑技术适合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浇筑顺序是从短边到长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从两端开始浇筑,再向中间推进;反之亦可。

进行分段分层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保持一定距离再对第二层进行操作,以此类推。进行顶部浇筑时,通常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并没有初凝,因此,从第二段开始再进行浇筑即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适合应用在厚度比较小、面积比较大的工程之中。

除了全面分层浇筑和分段分层浇筑之外,还有斜面分层浇筑。这种浇筑方式强调斜面的坡度不要超过三分之一,需从下方开始浇筑。斜面分层浇筑技术适合长度过长的工程。

三、混凝土养护技术要点

1、结合要求开展保温与养护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搭配完善的养护工作,并结合相关要求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处理。首先,要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符合要求,保持合理的降温速度。第二,进行养护和保温处理时,需结合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情况控制养护时间,通常养护时间不能小于两个礼拜。要逐层拆除保温覆盖层,确保保温工作得到落实。第三,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降低内外温差,同时,还可以减少应力。降低降温速度,这样就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避免产生裂缝。由于养护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需确保混凝土的养护环境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还要明确温度控制相关指标,这样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养护措施。

2、其他养护要点

为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塑形裂缝,要及时对其进行二次浇灌或二次压光处理。为提高保温效果,可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将其覆盖在混凝土与模板之上,如塑料薄膜。如果气候比较寒冷,就要设置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棚,同时可以阻挡大风的侵袭。要结合温度控制的具体指标确定覆盖的厚度,并保证保温材料性能优异。要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进一步降低保温材料的使用成本。

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日益频繁。为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要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浇筑质量,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保持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毋扬贵.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47-48.

[2]韩斗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6.

[3]赵廷帅.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39-40.

[4]厉志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5):45-46.

论文作者:陈鑫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陈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