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余意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余意

(浏阳市集里医院神经内科ICU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患者均在急诊早期实施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组(日常护理)各143例,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对比。结果 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无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实验组NIHSS指数低,Barthel指数高,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短,满意率也高,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其自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缩短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效果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就是急性脑梗死,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具有发病急及病情重等显著特点,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疾病患者加以治疗,则对其生命健康可能造成直接威胁。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往往采用急诊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其能确保闭塞血管再通,逐渐恢复至脑血流,对患者缺血半暗带加以挽救,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与病死率,属于国际公认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措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但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导致其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相关医师治疗。有研究指出,该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从而改善预后情况[1]。为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随机分组各143例。实验组:男80例,女6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为(54.92±8.63)岁;常规组:男75例,女6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55.28±5.27)岁。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与急性脑梗死相符,符合诊断标准[2];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精神疾病;具有凝血功能障碍;对所用药物过敏;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患者排除[3]。

1.3 方法

若患者症状发作或距离最后正常时间保持3h内,则需静脉注射0.9mg/kg的阿替普酶,最初1min保持10%推注,1h内最大剂量保持90mg也属合理,相关医师需合理审查患者适应证标准。

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合理建立静脉通道,完善相关检查,提前做好药物准备工作。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首先相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加以密切观察,确保静脉通道畅通,同时化验分析相关血液标本,出现异常情况时需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处理[4]。其次,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纾解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结合其自身病情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发病机制、所用药物、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强化患者及家属对该项疾病认知,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5]。

(1)溶栓前护理:床旁备静脉溶栓专用治疗车及相关物品,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到迅速、准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测量患者双侧上肢血压,取血压值偏高侧肢体监测血压。血压控制180/100mmHg以下,同时建立双静脉通道;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提前准备溶栓药物,合理计算药物剂量。

(2)溶栓中护理:定期监测血糖(国际溶栓指南推荐血糖值:7.8-10mmol/L),实际溶栓过程中需保持血氧在94%以上,确保血液中氧气浓度,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心电监护变化,听取患者不适的主诉;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以免诱发颅内出血。整个输注过程中需注意,若患者出现过敏反应(低血压/舌源性肿胀)神经功能恶化、意识水平下降(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病情加重(NIHSS增加>4points)、Bp﹥185/110mmHg持续存在或伴随神经功能恶化及胃肠道或腹腔内出血等情况,则需立即停止输注。

(3)溶栓后护理:静脉溶栓结束后应严格卧床休息24小时,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及NIHSS评分,维持血压低于180/100mmHg,溶栓时或结束至少30分钟内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最初24h不使用阿司匹林或抗凝制剂,观察有无出血顷向,遵医嘱给予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最初24h尽量避免下鼻饲管,最初24h尽量避免中心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定期开展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对瘫痪肢体进行早期的被动运动,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溶栓护理流程改进方式有:抽血时间提前:由以前的病房护士抽血改为卒中急诊分诊台护士抽血,估计节省4-5分钟;送血标本由之前通知外勤抽血改为抽血护士亲自送,节省了5-10分钟时间;配药时间提前:由之前医嘱打单后配药改为一旦确认患者家属同意用药签第一个字开始双人配药上药,节省3-5分钟。上述时间的缩短有利于减少溶栓总DNT时间,为患者大脑争取宝贵治疗时间,提高溶栓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Barthel指数:以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两组患者各项评分,NIHSS分值低,Barthel指数分值高,护理越显著[6]。

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出院时填写健康问卷调查表,分满意、良好与不满意三项,满意率越高越好。

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统计两组配药与溶栓总DNT时间,时间越短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分析数据,护理满意度[n/(%)]表示2检验。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Barthel指数(X±S)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比较

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无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NIHSS分值低,Barthel指数分值高,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对比(X±S)

组别NIHSS分值Barthel指数配药时间(min)溶栓总DNT时间(h)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实验组(n=143)21.26±6.349.64±3.2768.29±11.2573.19±19.425.24±3.023.17±2.59

常规组(n=143)21.45±6.1816.15±7.2668.01±10.3654.27±22.369.46±2.575.64±2.31

t0.25669.77690.21897.639412.72568.5109

p0.79770.00000.8269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满意率高,P<0.05,如2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n满意良好不满意满意率

实验组143124(86.7)14(9.7)5(3.4)138(96.50%)

常规组143110(76.9)17(11.8)16(11.1)127(88.81%)

2--------6.2185

P--------0.0126

3 结论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就是急性脑梗死,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部血管血流量不再稳定,导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疾病患者加以治疗,则对其生活质量可能造成直接影响。临床上往往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该疾病,其自身属于溶栓药物,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其对机体血管具有疏导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但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导致其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最终治疗效果。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该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相关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成立专业化护理小组,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积极主动与其交流,纾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相关医师治疗。另外,护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其病情康复。郭晓雪等研究中明确指出[7],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确保溶栓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与流程化,减少患者在医疗服务各个环节的滞留时间,有效缩短院内延误时间,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高。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无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实验组NIHSS指数低,Barthel指数高,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短,满意率也高,P<0.05。由此可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其自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缩短配药时间与溶栓总DNT时间,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凤霞,阿依古丽·达克什.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46-146.

[2]李振环,张斌.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79-80.

[3]郦晓.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护理研究[J].海峡药学,2016,28(11):195-196.

[4]王晓燕,谢炳玓.阿替普酶与巴曲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4):504-505.

[5]姜平舟.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9):132-134.

[6]王华丽.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23):70-71.

[7]郭晓雪.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65-266.

论文作者:余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余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