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研究论文_季玲霞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普通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整体组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出血、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精神状态指标的差异。结果:整体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普通组,P<0.05;整体组出血、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整体组精神状态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183-02

子宫肌瘤临床发病率高,其是女性生殖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在30~50岁女性中发病率高,可通过手术治疗切除而达到治愈目的,降低恶变率。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明显提高,其可有效减轻创伤,减少出血,加速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但仍不可忽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1-2]。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整体组患者23岁~52岁,平均年龄为38.11±2.93岁。子宫体和子宫颈发病各有16例和8例。经产妇17例,未产妇7例。普通组患者24岁~52岁,平均年龄为38.25±2.14岁。子宫体和子宫颈发病各有17例和7例。经产妇18例,未产妇6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普通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整体组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做好访视工作,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有效疏导,通过音乐疗法、倾听、介绍成功例子等方式减轻其焦虑感,提高其手术信心和配合度。同时做好术前禁饮禁食、灌肠和脐部卫生清洁护理。告知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微创特点和术中配合要点,以提高其手术配合度。(2)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给予患者鼓励和心理疏导,协助其采取合理的手术体位,做好麻醉护理,术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汇报医生。(3)术后护理。第一,体位护理。术后6小时给予去枕平卧位护理,确保头部偏向一侧,预防误吸。第二,给予低流量吸氧,以减轻因气腹建立所带来的肩背痛现象和高碳酸血症。第三,疼痛护理。指导患者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候用手按住切口,避免牵拉而导致疼痛加重。通过和患者聊天、播放轻音乐等方法缓解患者疼痛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泵或止痛药。第四,加强切口渗液观察和护理,保持敷料干燥,若出现渗血和渗液,需及时更换敷料。第五,术后给予易消化、丰富营养饮食,以加速机体康复。告知患者保持愉快心情对加速康复的重要性,并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出血、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精神状态指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 20.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

整体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普通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例数(%)]

3.讨论

目前,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子宫肌瘤治疗过程广泛借助腹腔镜实现微创治疗目的,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术期仍需注意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以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升治疗效果[5-6]。

围术期整体护理是一种系统化、全面性、个体化护理措施,其可完善术前病人心理疏导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知识健康教育,说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配合要点,介绍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因手术所带来的紧张不安感,以确保手术成功。同时,整体护理还强化了对患者术后饮食、体位和切口等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加速病人术后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7-8]。

本研究中,普通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整体组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整体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普通组,P<0.05;整体组出血、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整体组精神状态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萌,付赛红,王文娟,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11):1070-1072.

[2]孙秀军,张梅,李政玲,等.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16-919

[3]姜亚平,戴文英,严丽芝,等.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2):131-132.

[4]陈静.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8):3684-3685.

[5]任香丽.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对比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98-99.

[6]谢卫洁.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619-620.

[7]黄迎春.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718-3718

[8]殷淑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临床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2):168-169.

论文作者:季玲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研究论文_季玲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