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过程中人格问题的研究模型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衰老过程中人格问题的研究模型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老化过程中人格问题的研究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中论文,人格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8

1 引言

狭义的老化是指人进入成年以后生理和心理的衰退过程。老化过程中的人格问题主要探索的是人格及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化的范围与本质。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一是人格的跨情景的一致性。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在研究老化过程中的人格问题时,主要的理论模式有特质模式、背景模式和发展阶段模式等[1]。其中特质模式以人格特质理论为基础,注重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老化过程中个体人格结构稳定性及其稳定的时间范围;背景模式和发展阶段模式则注重理论探讨,它们分别为老化阶段提出了与人生其他阶段不同的理论构想。

2 特质模式

特质模式分为多种特质模式和单一结构模式两类,前者主要以Costa和McCrae的多种特质模式为基础,后者主要以Rottor的控制点(locus-of-control)理论为基础。

2.1 多种特质的研究模式

在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导中,特质模式是一类有效的、充满活力的研究模式,其代表人物有G.Allport和R.B.Cattell。他们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反映环境刺激时的一种内在倾向,它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对个体行为有动机作用;Allport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Cattell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他们的分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格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思想,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是Costa和McCrae的工作。他们根据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两方面的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格特质模式,在1985年编制了测量人格特质的问卷NEO-PI,后又于1992编制了修订版NEO-PI-R。该模式包括5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括6个子维度,它们的名称分别如下:

(1)神经质(Neuroticism):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敏感害羞、冲动、脆弱;

(2)外倾性(Extraversion):热情、乐群、支配、忙忙碌碌、寻求刺激、兴高采烈;

(3)开放性(Openness):想象力、审美、感情丰富、尝新、思辩、不断检验旧观念;

(4)宜人性(Agreeableness):信任、直率、利他、温顺、谦虚、慈悲;

(5)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自信、有条理、可依赖、追求成就、自律、深思熟虑。

简称NEOAC模式或五因素模式。很多测试工具、研究程序设计、被试年龄段和测试时间等不同的研究结果都高度支持五因素模式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多种特质模式的心理学家根据以上人格特质理论对老化过程中的人格问题作了大量研究。

依据人格特质理论研究老化过程中人格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德国Angleitner等人1971年的横断研究和Angleitner1974年的纵向研究[9]结果表明成年和老年的德国人的人格特质的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很小;日本Shimonaka等人(1986)用句子完成法研究发现,自我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美国Tarnowski等人(1996)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老年人在与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和责任感等相关的因素具有相同的模式,且均与青年人有很大差异;美国研究者Finn(1986)用MMPI模式做的30年纵向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个体外倾性和神经质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从0.47到0.78,此研究结果说明,在老化过程中个体内人格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也说明,年龄越大,人格特质稳定性越强。

直接使用五因素模式的研究主要有:Costa(1986)曾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一项近10,000对35-84岁夫妇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神经质、外倾性和开放性三个因素均呈现线性下降,但与年龄的相关性都很小(从0.12-0.19)。这说明在该时期人格变化很小,也就是说在老化过程中人格特质稳定性很强。但其他研究者通过对青年人与中年或老年人的比较研究则显示人格特质的某些年龄差异。如Caprara等人[14]的研究表明,年青人(18-28岁)与老年人(55-85岁)相比,在外倾性因素上显著较高,在责任感因素上显著较低。McCrae等人[2]对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克罗地亚、韩国等国进行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五个国家中大学生与成年中期相比,神经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素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宜人性和责任感因素随年龄增加而提高。他们认为这种不受文化影响的共同人格变化趋势是由于成熟过程的影响所致。

基于五因素模式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心理学家们也曾探索过五因素在老化过程中的不同个体间随研究时间跨度不同表现的稳定性。Costa和McCrae(1988)用自我报告法和配偶评定法进行研究,通过间隔3至6年的数据得出不同个体间五因素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的结论。而Conley(1984)用自我报告法进行的纵向中,采用间隔25-45年的数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和外倾性两个因素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Conley随后(1985)采用包括同伴了解和配偶评定法的多特质—多方法—多场景分析表明,研究具有很好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有人认为人格长期稳定的结论是由反应定势或评定误差造成的,是不存在的。Conley的这种跨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观点。

2.2 单一结构的研究模式

单一结构的研究模式的基本理论是Rottor的控制点(locus-of-control)理论。控制点也叫强化的内外部控制(internal vs.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简称IE),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内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即将行为的结果视为自己的努力或特征之故。外控者相信凡事不操之于己,把成功归因于幸运,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即将行为的结果视为运气、命运或其他力量的产物[3]。该模式的支持者们假设:在老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因为受到无法控制或极少能控制住的消极的生活事件的打击而导致外控性增高、内控性降低。

关于该研究模式的实证研究比较少见,连续研究很少超过6年。但有限的证据也能说明控制点的内在稳定性。Lachman(1983,1985)、Gatz(1986)、Siegler(1983)等人的纵向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点结构保持显著稳定的时间跨度是2至6年,这与多种特质结构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背景模式

物质模式在研究老化过程中的人格问题时,把人的行为作为变量,注重从时间性上研究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化,而对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或生活背景对个人人格塑造的影响作用则考虑得很少。而实际上社会历史文化(生活)背景在个人塑造人格时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的人所形成的人格必定与未经历过的有很大的不同。Neugarten(1977)提出在研究人格和老化问题时,应考虑到人格与年龄阶段角色转变和社会历史文化变化的关系。之后,背景模式的心理学家为此作了大量研究,其中著名人物有Helson,Caspi和Veroff等,其研究结果因实验设计和使用工具的不同而不同。

3.1 社会钟程序(social clock project)模式

Helson,Mitchell和Moane等人认为“成年期人格变化的主要根源是人们是否保持了原有的社会钟程序”。他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一系列对女大学生被试及其20年后对她们的重测研究建立了一种社会钟程序的模式,该模式把成年女性的社会钟程序分为三种:(1)家庭型妇女(the feminine social clock),该种女性在成年期以家庭生活为重,简称FSC型;(2)职业型妇女(the masculine occupational clock),该型妇女在成年期以追求职业上有所发展为重,简称MOC型;(3)非型妇女,该型妇女包括既不属于FSC型,也不属于MOC型的妇女,简称NSC型。研究[27]结果表明,不论是FSC型还是MOC型,不论是取得成就的还是失败的妇女们整体上都表现出常规的人格变化,如民主性、独立性、自我控制、忍耐性等增强。而NSC组的妇女们则没有这些变化。所有这些说明社会钟程序的模式是个体人格变化的缓和剂(moderator)。

综上所述,Helson等人认为在老化过程中生活背景影响了个体人格塑造,导致人格发生变化。

3.2 人格-角色交互作用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代表人物是Caspi,他和他的同事们认为“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年龄阶段角色转变问题是怎样进行对峙、适应和调节的学问”,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人格与角色是交互作用的。Caspi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年对人格如何影响人的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如教育、军役、工作、婚姻和成为父母等)的研究发现,儿童期是坏脾气的人,成年后男性在工作中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而女性则在典型的母亲角色中适应不良。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人格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仍保持稳定,也就是说在老化过程中个体人格仍保持稳定,而且会影响对社会角色的适应。

3.3 成年期的动机理论模式

Veroff等人在“特质”与“动机”两者之间选择“动机”作为人格结构基本单位。Veroff认为“动机是发现一组诱因的吸引力的倾向。动机越强,诱因吸引力越强,而且那一组诱因中的任何一个诱因都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某一年龄段动机的模式受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通过研究把动机分为以下四类:成就动机(achievement)、亲和动机(affiliation)、脆弱恐惧动机(power as fear of weakness)、权力欲动机(power as hope of power)。他们研究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有工作的女性成年中期的成就动机下降的幅度比成年晚期的大,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主妇型女性中则没有这种现象。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有工作的女性刚开始工作时有很高的职业抱负,但她们的生活背景限制她们在工作中只能取得很小的成就,由此导致她们的成就动机在成年中期有大幅度的下降。

由此Veroff等人得出结论:在老化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生活背景是动机类型和水平的首要决定因素,也就是说Veroff认为在老化过程中,人格是变化还是稳定应视其生活背景有无变化而定。

总之,背景模式中的学者们以不同的研究变量和方法对老化过程中的人格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Helson认为在老化过程中生活背景影响了个体人格塑造,导致人格发生变化;Caspi等人认为人格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仍保持稳定,在老化过程中个体人格仍保持稳定;Veroff则认为在老化过程中,人格是变化还是稳定应视其生活背景有无变化而定,即稳定和变化都有可能发生。

4 发展阶段模式

在人格和老化研究领域中,除了特质模式、背景模式之外,发展阶段模式是另一类著名的人格理论模式。相对于特质模式的注重观察和实验而言,发展阶段模式更注重理论探讨,关于该模式的实证研究则比较少见,其代表人物有Erikson,Loevinger、Levinson、Havighurst和Jung等人[4]。

4.1 Erikson模式

Erikson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有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是信任感对不信任感阶段;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2岁到4岁,是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是主动性对罪疚感阶段;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是勤奋对自卑阶段;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淆阶段;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是亲密对孤独阶段;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从25岁到65岁,是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为老年期,从65岁直到死亡,是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根据此观点,老化过程处于第七、八阶段,即繁殖对停滞和自我整合对失望两阶段。依据Erikson的观点,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两阶段各自的任务,就有助于老化过程发展出与创生和整合相关的优良品质。关于成功的繁殖是否是后来成功的整合的先决条件的纵向研究还没有,但Snarey等人用访谈法来评估已婚中年男性的繁殖性实验[31]和Ryff[32]等人用自我报告法来评估繁殖性和整合性的实验均支持了Erikson的观点。

4.2 Loevinger模式

Loevinger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了解了自我的发展也就等于认识了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的改变也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自我发展既不单纯是序列的,也不单纯是类型的,而是二者的综合,即发展类型说:自我的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Loevinger用“句子完成测验”作为测量自我发展水平的工具。他把自我发展过程出现的类型分为八种,每种类型代表着自我发展的一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分别为前社会阶段(presocial stage)、共生阶段(symbiotic stage)、冲动阶段(impulsive stage)、自我保护阶段(self-protective stage)、遵奉阶段(conformist stage)、公正阶段(conscientious stage)、自主阶段(autonomous stage)和整合阶段(integrated stage)[4]。老化过程中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后四个阶段。

已有研究表明,自我发展水平与年龄有正相关,但并没有显著的年龄阶段性,它与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水平等变量有密切关系。这与Erikson的理论不同。在Erikson的理论中,老化过程中的人格品质受生理年龄的影响,而Loevinger的理论中则表现出自我发展没有显著的年龄阶段性。

4.3 Levinson模式

Levinson的理论是发展阶段模式中与生活阶段联系最紧密的理论。他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就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所谓生活结构就是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综合体。按Levinson的观点,40-65岁这一阶段发展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及各种承诺。他提出了“中年转折”这一阶段(midlife crisis)的概念,指出这一阶段是由成年初期向成年中期过渡的桥梁,原来青少年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是谁?”“我将走向何处?”又变得非常重要,人们开始按照先前确立的目标来评价所取得的成就,并根据当前取得的成就和期望取得的成就来调整自己的目标,最后达到自我概念和幸福感都上升到另一个档次的目的。Reinke等人(1985)和Robert等人(1987)的研究结果中均显示出妇女的“中年转折”现象比男性的显著。这些结果都支持了Reinke的观点。但Costa和McCrae(1984)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在中年期没有出现人格特质的顶峰,因此认为不存在“中年转折”。由此对于是否应该有“中年转折”存在及其存在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4 Havighurst模式

Havighurst认为个体的发展主要源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的压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成年中期是人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在家里,中年人必须精心培养孩子,使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和幸福的人,必须维持好与配偶的和谐关系。在工作中,面对工作的压力,他们必须达到和保持职业活动的满意水平;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接受和履行社会赋与他们的责任与义务。根据Havighurst的观点,中年人还必须寻找消磨闲暇时间的新方式,新的方式往往能够反映出身体、兴趣、价值观、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变化。Havighurst把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具体地归纳为如下7点:(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6)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5]。

4.5 Jung模式

Jung认为人格发展过程中内倾-外倾这两种倾向与年龄密切相关。根据Jung的观点,生命力内流占优势的人属于内倾型,内倾者重视主观世界,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幻想之中;生命力外流占优势者属于外倾型,外倾者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纵观整个人生程序,人的前半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当跨入中年进入后半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倾向重新逆转,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一些心理学家于50年代起在堪萨斯城(Kansas)开始了一项以40-80岁的成年人为被试,采用投射测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的有关成人人格发展的系列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内在心理生活过程”之中,表现为对外部世界积极趋向的态度日益减退。该研究结果验证了Jung的观点。

5 结尾

就老化过程中人格的稳定性和变化性而言,三种研究模式各有其侧重。特质模式强调人格特质的长期稳定性,特别是成年中晚期其稳定性更强;背景模式强调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或社会生活背景对老化过程中人格稳定性的影响(该模式中社会钟程序模式认为背景引起人格的变化;人格-角色交互作用模式认为背景会引起人格的稳定;动机理论模式认为背景既可能引起人格的稳定也可能引起人格的变化);发展阶段模式注重成年不同阶段(特别是成年中期)人格的变化。但人格的稳定性和变化性是相对的,三种模式研究角度、方法和内容不同,各自得出的结论似乎有很大差异。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三种模式也存在一致性。如发展阶段模式中成年期各阶段跨度较大(如Erikson的成年中期是从25岁到65岁),在某阶段内人格特征的稳定性便很强,而这与特质模式似乎并不矛盾。

总之,正是由于多种研究模式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对老化过程中人格的发展变化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标签:;  ;  ;  ;  ;  ;  

衰老过程中人格问题的研究模型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