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有效保证市场经济和竞争的有序性,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要探讨。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分析;存在问题;对策
1 工程管理中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意义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取向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而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又是价格改革的中心,传统的计价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对计价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显得格外重要。与传统的计价模式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计算方法上更加简洁明了,通过合理的计算,将工程费用一目了然的表示出来。在工程管理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有利于投标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在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招标单位提供出统一的工程量,投标企业都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竞争价格,在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会集中力量评估、分析、测算自身的各项费用单价高低的情况,合理选择具有竞争性的施工组织和措施方案,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提高效益。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1 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招投标管理阶段,招标人员需要对市场环境中的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工作中,要对工程项目承包的市场环境,进行系统调查。通过对投标人的业绩项目、经济实力以及综合信誉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在确保潜在的投标人具备竞争能力和完成工程实力的情况下,对投标人的数量进行限定。一般来说,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可以将投标人的数量控制在7~9 家,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确保一定竞争性的同时,为工程项目的发展,留有充足的可选择余地,从而减少项目风险的产生。
2.2 施工环节中的应用
根据工程量的清单计价方式,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模式进行科学系统地安排。通过制定与实际施工管理需求相符合的施工方案,有利于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进行科学有效地约束,以此确保施工建设的质量。在施工中,承包商所提供的合同价格,会根据市场环境中工程项目的变更、物价的波动等多方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工程量的变动,没有超过施工合同约定的范围,可以采用原清单综合单价,如果工程变更引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项目或其工程数量发生变化,超出了施工合同约定的范围,需要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进行协商或根据合同约定规定,对该项目清单的综合单价进行调整。
2.3 竣工结算中的应用
与传统预算定额计价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一种新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是工程造价深化改革的产物,在新的计价模式下有效的控制工程竣工结算,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牵涉到设计变更、地基处理、经济签证、材料价差等调整合同价格的内容,竣工结算前要收集齐有关资料,整理并做好分类归档工作,因为清单模式下,一般是综合单价已经确定,所以涉及到工程变更的和合同外增加的施工内容,必须及时办理签证资料、索赔依据并进行分类归档,竣工结算时才能做到有理有据。在实际的工作中,利用科学的竣工结算管理模式,及时有效地对工程价款进行重新计算,以此避免出现竣工结算久拖不决的情况产生。工程量清单计价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投标时的分项工程单价在工程设计变更计价、进度报表计价、竣工结算计价时是不能改变的,从而大大简化了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预结算编审工作。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没有意识到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因素
在我国当前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给工程造成停工、返工,当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时必然会增加工程的造价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过程中,投标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建设中的风险,从而在报价单上就会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合同履行的时候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3.2 清单计价与定额依存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现了量与价的分离、合同风险共担,做到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竞争价格”,但该模式的实现基础依然是定额。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还停留在使用地方定额计价的习惯上,部分发包方和承包商仍然在依据定额计价,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的质量保证率有待提高。对非政府投资和非国有投资的工程计价,仍然允许使用定额计价,政府投资项目大部分实质上仍是地方定额计价,不利于企业展开良性竞争。
建筑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定额,缺乏自主报价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关键在于企业自主报价,但由于施工企业未能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在制定综合单价时,仍沿用地方定额计价模式去处理。由于地方定额主要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企业定额是反映企业在施工生产中的生产要素消耗水平的数量标准,它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用地方定额来确定资源消耗和投标报价,不能体现建筑企业的个性特点。依赖地方定额,施工企业则不下功夫研究市场价格,缺乏通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来降低工程成本的积极性,在信息、管理、技术革新等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4 工程管理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强化风险意识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标时,需要在合同中写明一旦出现风险需要双方合理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通过合法合同明确需承担的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原则相符合。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也要树立一定的风险观念,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影响因素太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造价成本。然而在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过程中,一些投标人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不去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运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报价方式,导致施工过程出现一些问题,以致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使投标人更有风险意识,在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时,充分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从而保证双方的经济利益。
4.2 完善法律法规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与当下建筑行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模式,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的监管,并且需要不断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出台一些相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法律条文,对违反了法律条例中强制性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分。虽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强工程计价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规定和办法,但建设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如规划、设计、质量、监理等领域,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仍较薄弱。需进一步完善与新的计价模式相配套的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完善相应的工程招标范本及评标办法,以满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需求。
5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量清单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国工程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完善清单计价模式,从而控制好工程的成本。如果能以法律法规为源头,从国家到企业对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科学性,将使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早日与国际实现真正接轨,增加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完善[J].才智,2016(8)
[2]张其分,张其平.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
作者简介:
林录昌46000419841012XXXX,男,汉族,海南海口人,大学本科毕业,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林录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工程量清单论文; 模式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